从卢氏宗祠走了出来,回到房间,将曾经过往的五年,连同一把长刀一块封存,走出卢氏大门,启程长安城,以后只有大理寺少卿卢致羽。
马车缓缓的从东城门驶入,直到大理寺门前,此一次掐算着时间,已过三日。一双骨节明显,抓着车帘的手指修长,指甲圆润干净,腹间带有粗糙磨损痕迹的手撩开车帘,身形修长但是劲壮掩盖在银白色的袍衫之中。
来到大理寺内,在侍从的招待下,坐在大厅之中,等候大理寺丞的接待,卢致羽不紧不慢的摩挲着茶杯的纹路,丝毫没有要喝的意思,直到杯中的茶水逐渐变凉。
卢致羽的嘴角逐渐勾起,露出嘲讽的笑容,还没等笑容收回,就听见:“大人莫怪罪,这大理寺案件众多,一时忘记时间,都是我的不好。”来人连忙走了过来向卢致羽致歉。
卢致羽没有搭腔,只是缓缓起身,他知道这不过是这个人的下马威罢了,又不是没有见过,比起军中的那些老油条,这种伎俩卢致羽倒是看不上眼,说道:“是有罪,不过不是怠慢不周的罪,是无能的罪。”来者被卢致羽不留情面的话,愣在原地,一时说不出什么。
卢致羽继续说道:“能积累这么多案件都没有办完,你确实办事不利。还有,你是?”
来人满脸通红,不过不是羞愧,倒像是憋得,硬邦邦的说道:“崔英恺,大理寺丞,主要负责审判事务。”
“好,崔寺丞,麻烦带我去我的办事处吧,请。”卢致羽显然没有把崔英恺的语气的变化放在心上,就走出了大厅。
等一切都收拾好了,崔英恺走出卢致羽的房门,身边的随从说道:“不就是一个公子哥,去了燕云十三州一遭不就是做个执笔当一个文书嘛,还这么牛气。”崔英恺说道:“不可妄议。”随后又补充说道: “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卢大公子有几分本事。”
卢致羽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颗玉珠,在手中不断的把玩,脑海中回想起,刚回长安城太子对自己说的话。
羽林卫大将军陆廉在东门一路将卢致羽带到一处酒楼的包间之中,卢致羽在陆廉的示意下,带着一丝迟疑推开了房门,直到看到拓黄色的熟悉的身影的那一刻,脸上的眉毛舒展开来,眼角带着笑意,快步行至案前,行礼说道:“太子殿下,怎么来了。”声音当中充满愉悦。
太子起身,扶起卢致羽胸前行礼的双手,说道:“这没有外人,何必多礼,我来看看,我的少卿大人。”
见太子提起,卢致羽也不装了,面容染上些许的无奈且自嘲的说道:“明郎,你也打趣我。你知道我不想。”
太子的脸色沉了沉,说道:“此事我也知晓,确实这件事对你诸多不公,但是,阿羽,我现在需要你。”
卢致羽愣了愣说道:“不辱使命。”这是卢致羽和李明多年的默契,卢致羽永远都不会问李明到底要做什么,他只需要去相信,去做,去完成。
“大理寺少卿一职,悬空许久,我需要有人在这个位置上。”李明说道。“我需要一个真正的大理寺少卿,一个被百姓信赖的,有声望的大理寺少卿。”
“好。”卢致羽的眼睛充满坚定。
“你此次离开长安城的五年,它变了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跌进漩涡。阿羽,大理寺少卿是多少人眼红的职位,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李明不放心的叮嘱道,深怕这个心直口快的好友,一不小心就得罪人。
卢致羽不以为意的说道:“不还有你吗。”看到李明的脸色,补充说道“好。”
卢致羽看向太子的背影,多年的陪伴,无论是君臣之谊还是知己之交,他没办法去深究到底为何此次回长安城,背后到底牵扯到谁,太子如今境地,身不由己,为好友感到不公也好,还是身为臣子的衷心,使卢致羽再次开口说道:“定不负太子所托,百姓信任。”
在这一刻起,又或者说从少时相遇的那一刻起,卢致羽和太子本就站在一起。这是少时卢氏一族的选择,也是现在卢致羽的选择。
自从长公主痊愈之后,李应缇作为长公主的近身女官,便不离左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五年之前那次人物中看到了卢致羽的画像,还是探子来报,卢致羽回到长安城之后,李应缇敏锐的察觉到,公主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她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不过无论变成什么样,公主都是唐朝的大长公主。
长公主,拍了拍身边李应缇的扶着的手,轻声说道:“准备好了吗?络儿,唐朝快要变天了。”
李应缇眼中锐气更甚,勾了勾唇,脸上写满了志在必得,说道:“公主尽管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