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慈禧:我后悔了,当初我不应该阻止戊戌变法啊!
第90章:慈禧:我后悔了,当初我不应该阻止戊戌变法啊!
【谈判会场上,李鸿章虽然慷慨激昂,但真正让洋人让步的并不是李鸿章强势的表现,】
【精明的八国列强,之所以退步,那也是基础现实情况考虑。】
【毕竟瓜分华夏大地就得配兵驻守,而洋人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兵力统治。
其次华夏子民的一个华夏观念早已经根深蒂固,这一点不同于欧美或他们殖民的非洲。】
【一旦瓜分华夏的话,势必会引起一致对外的反抗,义和团就是很好的例子,那就会永无宁日。】
【所以一个统一但不强大的大清,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
【既然不能瓜分,如果换一个傀儡皇帝的话,谁又能让全天下的华夏子民接受呢?】
【如果选不出来,同样会面临持续的对抗和武力冲突。】
【这也不是洋人想要的。】
【在他们给华夏子民做的体检中,华夏子民的体力和智慧并不低人一等,所以不管怎么考虑,
驯化当下的清政府,把清政府作为代理人,才是最明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
【于是最终的条约又增加了以下几条。】
【第二,划定外国使馆区域,北京东郊民巷不许国人居住,各国可以派兵驻守。
第三,拆毁大沽炮台,天津可以驻扎洋兵。】
【第四,是两年内禁止大清进口武器。】
【第五,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全心全意为洋人服务。】
【第六,派出使节去德国道歉,给那些死在义和团手里的德国大使立碑。】
【看完条约后,李鸿章老泪纵横,并多次大口吐血。】
【谈判团里的奕匡看不下去了,虽然奕匡的双手也在颤抖,。但还是很讲义气的对李鸿章说:这个字还是由我来签吧。】
盘点画面中。
李鸿章婉言拒绝了奕匡的提议,摆摆手道:
“庆亲王你以后的路还很长,没必要把自己搭进去。”
“这卖国的条约,还是让我来签订吧。”
而签完字后,油尽灯枯的李鸿章微血管爆裂,在病榻之上,发出了此生最后一封奏折。
......
【最后的辛丑条约中,慈禧被从祸首的名单中除去。】
【赔款金额从10亿两降到了亿两,
就是每个华夏子民赔偿一两银子,
但是以39年分期付款,还得算上利息。】
【总数也超过了亿两。】
盘点画面中。
躲在西安的慈禧,
在得知赔款金额后,倒也是不惊讶,
只要自己能活着,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反正又不要她一个人出钱。
“虽说这赔款是多了一些吧!”
“也只好量我中华物力财力给人家就是了。”
.....
大秦位面。
始皇嬴政气炸了:“将近10个亿啊,慈禧你这个败国女啊!”
大汉位面。
刘邦也是愤怒的痛批:“有女执政,大清亡国不远矣。”
大唐位面。
李二也看着条款上白花花的巨额银两赔款,也是对慈禧这个女人恨到了极点:
“那位汉人英雄赶快出来,把这个祸害收拾了吧,看着是真辣眼睛啊!”
大清位面。
雍正此时此刻的心情,就像是在滴血一样,这大清的物力财力,那都是他和先辈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啊,、
却让后世从慈禧,不要钱的往外送,往外赔偿,
“我大清一统华夏,原本是想打造不世之功,如今朕多年的功绩,最后居然被慈禧那毒后给....”
.....
【李鸿章本人,在辛丑条约签订后的2个月后,于1901年11月7日在北京病逝。】
【享年79岁。】
【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天天盼着李鸿章的好消息。】
【盼了将近一年,终于盼来了李鸿章发来的电报。】
【不久后,
便等来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这这关乎条约也成为华夏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自此之后,清政府彻底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华夏的工具。】
【而华夏则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慈禧看了电报中条约的内容,大喜过望,这下命终于保住了。】
【可当得知李鸿章死讯的一刻,
她伤心欲绝,眼泪更是止不住的往下流,这下又少了一个签订条约的他替罪羔羊了。】
【大局未定,可再也没有人能为我分担了啊!】
【辛丑条约大清赔款八国联军亿白银,
没有让慈禧难受,
各种丧权辱国出卖利益,
也没有让慈禧难受。】
【但条约中规定,
天津租界20里内不许大清驻军,这让慈禧相当难受,
这意味着没法回北京了,
因为天津到紫禁城朝发夕至,回到京城,性命就随时都受到洋人的威胁。】
【不过就在慈禧穷途末路的时候,她的手下,荣禄帮她想了一个法子,那就是让远在山东的袁世凯护驾回京城。】
【原本慈禧犯下战争罪责,本该是不可能再有活命的机会,可李鸿章拼死维护下,不仅仅把战犯罪去除了,还有惊无险的回到了紫禁城。】
【这慈禧原本就是罪孽深重,如果李鸿章在跟八国联军的谈判中,稍作不作为的话,以慈禧在战犯黑名单上高居榜首的位置,最后是很难逃脱的,最轻的处罚都是处以绞刑。】
【而随着这次死里逃生后的慈禧,她对着身边的人诅咒发誓,今后她慈禧要发愤图强,并且在李鸿章死前的几个月,确立了大清特色的封建主义改革路线。】
【1901年1月29日。】
【慈禧在西安,发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
鼓励全国的干部,就大清改革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富国强兵的改革意见。
史学界称其为:清末新政。】
【慈禧这次改革的决心很大,并一直维持到清王朝的落幕!
只是可惜这次新政的内容跟戊戌变法的内容大同小异,略有遗憾,
当年若是慈禧没有阻拦戊戌变法,
或许大清王朝如今也不会面临人人欺辱的局面。】
......
但见,盘点画面中,寒月高挂长空,乌鸦凄鸣深宫大院。
慈禧躺在软塌上,心中思绪完全,回望往事,不甚唏嘘。
“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假若当年,我没有阻止戊戌新政,我大清是不是就不会沦为如今的局面?”
“我....我后悔了...”
“我对不起先皇,我慈禧对不起大清的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