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杨家丑闻
第二天,张秋一大早就被村里的喧闹声吵醒。
从村里的李婶口中得知,杨老汉从他散布的消息里,知道杨德不是自已的种后,气得火冒三丈,回到家就对那老妖婆和隔壁老王大打出手。
围观村里人对这种扒灰的丑事深感不耻,本来是不想帮忙的,可看见杨老汉出手没轻没重,那凶狠的架势眼看就要打死人。
这才有人赶忙上去阻拦,可杨老汉正在气头上,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最后没办法,只能报警,警车来了以后,就把杨家一行人全部带走。
至于杨德,他从始至终都没有露过面。
相信出了这件事以后,他再也没脸来骚扰张萍了吧?
张秋坐在木墩子上,听着李婶绘声绘色的描述,那生动的神情仿佛她全程参与其中一般。
李婶眉飞色舞地讲着,双手还不停地比划着,周围的老婶子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说完后,其他老婶子也纷纷开口点评,有的说:“杨德他娘可真是丢尽了杨家的脸,他们以后在村子里还怎么抬得起头哟。”
有的附和着:“就是就是,做出这种丑事,真是败坏了咱们村的风气。”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好不热闹。
最后说着说着,话题竟然转向了荤段子。
上了年纪的女人根本不知什么叫顾忌,说得荤话一段段的,直让张秋这个被后世网络洗脑的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张秋实在受不了这越来越离谱的话题,刚想离开,可一道身影比他还要快。
他好奇地望去,咦,这不是崔芳吗?
不得不说,真是女大十八变。仅仅半年没见,崔芳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
张秋心中感叹的同时,嘴可不慢:“崔芳,你跑什么,好久没见了,一起聊聊呗。”
刚一开口,巧的是崔芳的母亲也在。
她笑着说:“我说张秋,你这么喜欢欺负我家闺女,你干脆娶回家算了。”
张秋乐呵呵地没接话,反倒是被叫住的崔芳受不了,脸红红地跺了跺脚:“妈,你说什么呢,我今年才高二。”
“哎哟,崔芳今年也有 17 了吧?和我们大作家相差不大,这缘分呐,所谓肥水不出外人田嘛。”一位婶子跟着打趣道。
“就是就是,阿秋这孩子有出息,崔芳长得又俊,多般配呀。”另一位婶子也凑起了热闹。
众人见状,纷纷开口取笑。
崔芳被说得越发不好意思,索性也不跑了,直接走回来挨着张秋坐了下来。
这一举动,让大家又一阵起哄。
崔芳没理会大家的玩笑,眨着眼睛看着张秋,好奇地问:“张秋,大学里面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有老师说得这么好吗?”
张秋笑了笑:“你们老师是怎么跟你说大学的?”
崔芳想了想:“老师说,上了大学以后就是大人了,可以做自已想做的事情了,所以大家都要盼着去大学。”
闻言,张秋若有所思地说:“你们老师说得也没错。
不过,有一点我觉得不对。
那就是大学没有说得那么神奇,里面什么也没有,却又什么都有。
你可以选择努力学习,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选择参加社团,发展自已的兴趣爱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选择去谈恋爱。
但如果你能明确自已的目标,合理规划时间,那么大学将会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崔芳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听起来好复杂,不过也很有意思。那你在大学里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吧?”
张秋笑了笑:“你现在见到我不还是这样?你说我有没有?”
闻言,崔芳气鼓鼓地说:“你……”
话还没说完,小卖铺老板喊道:“张秋,电话,有人找你。”
张秋赶忙起身去接。
不出所料,是贝心怡打来的。
她清脆的声音传来:“张秋,我想你了。”
听着这熟悉的声音,张秋心里也满是柔情:“我也想你了。”
贝心怡接着说道:“妈妈知道我跟你的事了。”
张秋不动声色地问道:“她是不是反对我们在一起?”
贝心怡的声音低落下来:“是啊,她让我在大学毕业前不要和你见面。”
张秋追问:“你同意了?”
贝心怡急切地说道,“我当然没有同意,所以我就把你是作家的事告诉她了,不过她好像不相信。”
张秋早有预料,平静地说:“你告诉她,明天记得看央视采访。”
贝心怡好奇地问:“为什么?”
张秋没有回答,而是神秘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贝心怡嘟囔着:“连我都要瞒着,哼。”
张秋温柔地说:“你只要知道过了明天,你妈妈就再也不会阻止我们在一起。”
听到自已心上人的这番笃定的话,贝心怡的心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原本烦躁不安的情绪顿时消散了许多。
过了半晌,她轻声说道:“好,明天我会和妈妈一起看的。”
挂完贝心怡的电话,张秋想了想,还是打电话给骆婉淑确定一下,明天是不是“活着”实体书发布以及自已接受采访播出的日期。
电话那头,骆婉淑的声音传来:“张秋,你就放心吧,一切都安排好了。明天就是‘活着’实体书发布的日子,同时你的采访也会在央视准时播出。”
得到肯定的答案以后,张秋这才心中大定。
挂完电话,张秋想着,看来要在家里拉一根电话线才行,不然每次都要跑到小卖铺接电话,实在太麻烦了。
嗯,顺便连房子也重新装修一下,毕竟咱以后说什么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方面可不能落了面子。
想到这,张秋来到了张燕家,告诉自已想要拉电话线和重新装修房子的想法,让她帮忙找人,钱不是问题。
张燕一听,先是惊讶侄子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打算,随即笑着说:“行,阿秋出息了,这事儿包在姑身上。”
张秋接着回家和姐姐细细描述了自已对于房子装修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