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权凰裕跟着杨双玉把广陵好吃的好玩的逛了个遍。广陵的百姓对权凰裕的态度也很友善。
权凰裕问过杨双玉原因。
杨双玉沉思了一会儿,总结说道:“唔,我们家刚来广陵的时候,栗太守得知我们的身份后对我们也颇有照顾,追根溯源来说,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十三,你知道大将军征南夷吗?”
权凰裕点点头,她当然知道,南裕这么多年的和平就是大将军打仗打来的。
南裕在中原风雨飘摇,摩擦不断时,经常对中原的边城进行劫掠,包括但不限于抢夺财物,屠戮百姓,贩卖人口。
在南裕与北陈的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沈文生就带着沈家军把南夷平定,收复失城。只是南夷和北陈一样,在完全收复之前,大将军奉旨还朝了。
杨双玉在给权凰裕编花环,接着补充道:“南裕的边境是理城,而广陵距离理城并不算远,当年理城被南夷攻陷后,广陵亦不能避免夷人的侵略, 就算广陵有名的世家大族栗氏也不能免受其难。但是,当广陵处于一片战火时,作为南裕祥瑞的你出生了,而大将军也在湘江之战中大胜。所以之后才会那么快赶赴广陵平定南夷。”
“所以,广陵百姓甚至广陵栗氏对沈家军都怀有好感和感激,对于你和大将军更是诸多赞美与追捧。”
权凰裕听的津津有味,从某些方面来说,外祖真的是一个大英雄。
杨双玉的花环编到一半,主簿房绍和房绍和匆匆赶到杨府,对权凰裕行礼。
“殿下,太守大人请您到知府,有要事相告。”
权凰裕看到神色匆忙的房绍和,有些疑惑:“是何事栗大人让栗大人如此匆忙?”随后站起身。
“殿下,请。”
“双玉姐姐,实在抱歉,我先走一步,改日再会。”
杨双玉豁达道:“没事,既是太守大人相邀,你就赶紧去吧。”
权凰裕跟着房绍和出了杨府上了马车。
杨双玉看了看手中的花环:“可惜花环还没有编完,算了,下次再给十三编吧。”
知府议事堂。
权凰裕进门看到的就是神情焦灼的栗晓丰。
权凰裕问道:“何事让栗大人如此困扰?”
栗晓丰拿起桌上的文书递给权凰裕:“殿下请看。”
权凰裕翻开文书,神情逐渐凝重。
“可是理城寄来的。”
栗晓丰回答:“正是。”
权凰裕对栗晓丰说:“此事非同小可,立刻向上汇报,我和杨爷爷会带沈家军立刻支援理城。”
栗晓丰点点头,立刻行动起来。
文书被放在书桌上,上面写着十万火急的内容。
‘南夷休养生息数年,且此次有预谋的偷袭理城驻备军,理城恐危,请君速调广陵军备支援理城。’
权凰裕把文书内容告知杨忠贤,杨忠贤立即披甲,表示愿意跟随沈家军赶赴理城。
权凰裕并未拒绝,杨忠贤本来就是外祖派给她的副手,而沈家军由他带领再合适不过。
权凰裕收拾好东西,披甲上马,赶赴理城。
凌一等暗卫也被她带走,只剩下深羽和长风留守在广陵,正好,林三水和林河也由他们照顾。
大军行进两日,进入理城的地界。理城太守虞庆义亲自带人迎接沈家军进城。
权凰裕带着凌一来到理城知府。杨忠贤去整顿沈家军。
“虞大人,情况怎么样。”
虞庆义脸上有些担忧:“南夷这次来势汹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这几天时常有预谋的偷袭,焚毁了理城好几所镇子。”
“所幸殿下来了,但下官还是斗胆请殿下向陛下陈明情况,请大将军赶赴边疆,彻底收复南夷。”
权凰裕点头。
沈家军驻守理城,让虞庆义稍稍安心。
夜晚。
一队训练有素的夷人突袭了沈家军驻地。那是权凰裕第一次看见战场。
权凰裕手拿长枪一把将马上的夷人挑下马。马受惊后从夷人的身上踏过去,人断气了。后面的士兵源源不断地补上来。枪尖穿过眼前敌人的胸口,血溅在权凰裕的脸上,权凰裕有些微微怔愣。旁边还有人陆陆续续向这边攻来,凌一拿剑砍下了攻向权凰裕的夷人的脑袋。权凰裕回过神,又刺死了一个人。
沈文生送给权凰裕的沈家军是沈文生养出来的私兵,跟着大将军上了无数次战场,经验丰富。
过了不一会儿,夷人全部被消灭。
权凰裕抹了一下脸上的血,吩咐凌一去清点人数,检查伤亡情况。
沈家军的损失很小,但杨忠贤脸上并无轻松之色,夷人,南夷,十二年的休养生息,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