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后,语文老师黄石为了加强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布置了背诵课文的作业。文竹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作业,她知道记忆不是她的强项。所以她昨晚花了很长时间背诵课文,直到深夜才上床休息。由于睡得晚,今早起床时,文竹感到非常疲惫,她在刷牙时都忍不住闭上了眼睛,脑海里还在回想着那些课文的内容。

黄石老师,已步入知命之年,他的面容总是带着一种天生的严肃,仿佛是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痕迹,每一道都透露出他对教育的严谨态度。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教学过程中,黄石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极为严格。

到了课堂上,黄石老师决定抽查学生们的背诵情况。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每个被点到名字的同学都站起来背诵,有的流利,有的结巴。文竹看到前面的同学因为没能流利背诵出来,被老师用戒尺轻轻打了脚趾头,心里不禁感到紧张和害怕。

终于,老师叫到了文竹的名字。文竹站起来,她的心跳加速,手心也开始出汗。她尝试着开始背诵,但由于紧张,她的脑海里突然一片空白,之前背诵得滚瓜烂熟的课文此刻却想不起来。

黄石老师看着文竹,语气严厉地说:“文竹,你昨晚没有复习好吗?这么简单的课文都背不出来。”

文竹感到非常委屈,她小声回答:“老师,我复习了,但是刚才太紧张了,突然忘记了。”

黄石老师皱了皱眉头,但还是用戒尺轻轻打了文竹的脚趾头,作为提醒和惩罚。他严肃地说:“记住,学习要认真,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文竹点点头,感到有些羞愧。她心里明白,尽管自已确实复习了,但一紧张就脑子空白这一点需要自已克服。这次的惩罚也给了文竹一个深刻的教训,让她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已的缺点,后面要更努力克服加以改正。

放学的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收拾书包准备回家,但黄石老师却叫住了那些没有背诵出课文的学生。教室里的气氛变得严肃起来,被留下的学生们忐忑不安地站在一旁。

尽管黄石老师的外表严肃,但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黄石老师看着这些学生,语气平和但带着坚定地说:“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有能力背诵好课文,今天没有做到,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或者没有足够的练习。”

一个学生小声地回答:“老师,我昨天一直在玩,没有好好复习。”

另一个学生也说:“老师,我背诵的时候总是分心,记不住。”

黄石老师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你们可能面临的困难,但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分心的时候,试着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或者和同学一起背诵,互相监督。”

他继续说:“背诵不仅是为了记住课文,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提高你们的语文素养。我希望你们能够从这次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以后更加重视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学生们听了老师的话,纷纷表示会努力改进。黄石老师鼓励他们:“好了,现在你们可以回家了。记得利用好时间,用心准备,我相信你们下次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学生们齐声回答:“谢谢老师,我们会努力的。”然后各自收拾书包,带着老师的教诲和自已的反思离开了教室。

这次放学后的教导,不仅让学生们意识到了自已的不足,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期望。黄石老师的耐心和理解,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励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