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不愉快的交友经历之后,文竹和文平虽然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但他们之间的互动变得非常有限,仅限于普通的同学关系。在课堂上,他们各自专注于自已的学习,偶尔在必要的时候交流学习相关的问题。

在课间休息时,文竹和文平各自与不同的同学群体交流,他们偶尔会在走廊上相遇,彼此点头示意,但不会有深入的交谈。文竹有时会注意到文平在某些活动中的表现,心里默默为他加油,但她也明白,文平的妈妈不允许他们交友,他们之间只能是同学关系。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期中考试。在期中考试结束后,文竹凭借着自已的努力,取得了全班数学第一名和语文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老师为了表彰学生的努力,特意颁发了奖状。

文竹一路蹦蹦跳跳的拿着奖状,回到家兴奋的向在打水的祖母喊着:“奶奶,你看,老师给我发奖状了,还是两张呢!”

祖母听到非常高兴夸赞着:“哎呀,我的孙女真是了不起!”

文竹听了祖母的夸奖,心里暖洋洋的,她回答道:“谢谢祖母,我会继续努力的。”

随后,文竹坐在客厅里,一边做作业,一边等待父母回家。当太阳下山,天边还剩一抹余晖,文竹的父母扛着锄头回家了。

文竹立刻迎了上去,兴奋地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今天拿到了奖状,数学全班第一,语文第二呢!”

父亲放好了锄头,满脸笑容接过奖状,赞许的说:“真是太棒了,竹儿,你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爸爸为我的女儿感到自豪。”

母亲也走过来,轻轻地抚摸着文竹的头,温柔地说:“看看我们的女儿,多么优秀,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之后父亲他把奖状粘贴到了墙上最显眼的位置,每当有客人来访,他都会自豪地夸赞女儿很努力很优秀。在这个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文竹的心灵得到了滋养,她的成长之路也更加坚定和明朗。

一天,文竹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玩耍,偶然听到文平的妈妈在教训他。文平的妈妈声音中带着不满和失望:“你看看你,连个数学第一名都没拿到,连个女孩子都不如,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学习?”

文竹和小伙伴们听到这番话,都感到非常不理解和困惑。文竹小声对小伙伴们说:“我觉得文平很不错啊,他数学只比我低了一分,如果我马虎一点他就是第一名了。而且他在语文上比我高很多分,作文写得特别好。”

文明附和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长处和短处,考试分数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全部。”

另一个小伙伴文华说:“我爸爸妈妈总是告诉我,只要我尽力了,他们就会为我感到骄傲,不管成绩如何。”

文竹脸上带着同情,点头表示同意:“家人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考的好家人都会夸赞我,没有考好家人都会安慰鼓励我。也不曾似文平妈妈这样责备,我觉得文平有点可怜。”

文明和文华也点头同意:“确实有点可怜。”

文竹叹气:“唉,文平的妈妈都不让我们跟文平玩,不然就可以安慰安慰他了。我们现在也帮不上忙,不纠结了,我们继续去玩吧。”

说完就一窝蜂的相互追逐着跑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