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坐马车回宫,到了半路,出言改路去魏征府上。
此刻的魏府,一片愁云惨淡,府上众人都是人人自危,就怕有人带兵抄家灭族,投入大狱。
魏征知道早朝有很多官员弹劾自已,而自已这次确实是误会了陛下,若是陛下降罪,自已无话可说。可是想到府上众人,总归是不忍心的。
可是,自已平日里得罪了太多的官员,他们恐怕会借机生事。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自已作为孤臣,是陛下信任自已,自已才能立于朝堂之上。现在陛下也已经厌弃了自已,恐怕我魏氏一族这次是在劫难逃了,我魏征对得起黎民百姓,对得起陛下,对得起祖先,唯独对不起亲眷及府上众人。
“老爷,老爷,陛下来了,已经到门口了!”一门房下人喊道。
“什么?陛下来了!”
魏征已经做好抄家入狱的准备了,却没想到陛下会来,慌乱了一下,立马恢复镇定,出门迎接陛下。
“臣魏征参见陛下。”
“起来吧!”
李世民看着魏征不似往常一样看见自已就抢着上奏,而是起身站立在一旁,像等着自已治罪一样。
李世民稍微一合计就知道,肯定是自已早朝上对魏征罚俸半年,被有心人传成是朕要拿魏征开刀了。还好朕今日来了魏府一次,不然的话就会彻底寒了魏征的心,也会寒了前天子旧部中想到投诚官员,以及朝廷御史等勇于上奏,百姓为先的文武百官的心。
“魏征,朕来此不是想要降罪于你,只是想要对你说一句话,这一句话是有人对你的评价,朕听后感慨万千,朕在对你的评价上不如他。”
“那就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希望你魏征可以成为朕的一面镜子,时刻监督朕的言行,让朕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已的过失。”
魏征感觉这一句话直接说到了自已的心坎里,自已从来只想为百姓做实事,却没有找到自已在朝堂上的位置。现在陛下想让自已成为镜子,监督朝堂百官,监督陛下,不是就自已的毕生追求吗?若有一日,我魏征能看到朝堂百官清正廉明、奉公守法,陛下恪守已身、虚心纳谏,天下百姓难道还没有好日子过吗?
魏征越想越激动不已,当即跪下道:“陛下对既对臣寄予厚望,臣自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
之前虽然魏征为了百姓答应出仕了,但是李世民明显地感觉到有时候魏征像是特意激怒自已,想让自已降罪于他,好证明朕听不得逆耳忠言。但是,这一次不一样,魏征是真心诚意臣服朕,想要辅佐朕成就大业。
“好!好!朕与你君臣一心,其利断金。”李世民最近好久都没有心情这么好了。
“陛下,臣敢问这一句话是出自哪位大人之口?”
“他没有功名,只是一位酒馆掌柜。”
“什么?酒馆掌柜?”如果不是陛下亲口说出,魏征很难相信是一个酒馆掌柜能说出的话。
“没错,就是一个酒馆掌柜,朕很看好他,他也是利用水车充盈国库之人。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定会在朝堂上大放异彩。”
魏征听后,对我不免十分好奇。因为学识都掌握在世家手中,一个普通人想要读书,难如登天。更何况能说出这等富含哲理的话,并不是简单的读书识字就能做到的,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的。
能有以人为镜的看法,绝对不是普通人,魏征很想与我结交,但是他知道陛下是不会说出我的身份的,就识趣地没有多问。经此一事,魏征在小事上也不会似以往咄咄逼人,不给陛下面子。
知道魏征想结识我,但是李世民知道过早地把我暴露在朝臣面前并非好事。一则他认为我年少,担心我轻易得到官职后,不再努力上进,最终泯人众人矣。二则我现在入朝,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很容易就会联想我与最近的水车、吐蕃等事都有关,如果说这些事会让其他人嫉妒,那么石碑计就会让我成为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必会对我除之而后快。
不管怎么想,还是隐于幕后更利于我的成长,等我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就是我迎接风雨之日。
天色已晚,李世民说完让魏征明日恢复早朝就回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