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明宝钞的问题如何解决?”

“按照一定比例,对新币进行兑换。”

朱允题道:“你可想过,天下到底有多少宝钞。”

这话。

让朱大国都卡壳了。

他愣在了原地。

看向了朱大政。

朱大政一脸的沉思。

朱元璋悄无声息,充当透明人。

看不到咱,看不到咱。

不管咱的事情。

朱允题微微摇头道:“还好朕找到了一个银矿啊。”

“不然的话,这个事情还真不好办。

谁让洪武朝随便发行宝钞呢?

要想收拾这个残局。、

只能是出奇招了。

“银元。

朱允题说道:“先从银元下手。”

“掺杂一点银子,制作一个银元出来。”

“在世面上流动,其购买力跟日常生活用品挂钩。”

朱大政眼前一亮,道:“对啊,陛下英明。”

“以我们的技术,银元不用全部都是银子,都能制作出来跟真银一样。”

“其价值,是由朝廷赋予的等同于白银。”

“我们一两银子,铸造出十个银元,就能还回来十两银子,赚一辆银子.....。》

“再将银元与日常生活用品挂钩...。

打开思路之后。

朱大政跟朱大国就滔滔不绝起来。

破局了啊。

用什么纸币来的话。

百姓们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可用掺杂少量银子的银元来说,但从银元的卖相来看,就能让人更容易接受。

“陛下。

“臣以为可以拿出一些百姓不曾有的日用品出来。”

“限制只能用银元购买。”

“只要从日常的东西起,证明了银元的购买力,就不用担心百姓们不会使用了。

“先用银元,后续过渡到纸币。”

朱允题心里还想着。

还能收刮一番天下的银子呢。

“既然如此。”

“你们就先办。

朱允题道。

“是!”

没过几天。

朱大国就拿出完整的银币方案来了。

只不过。

在一个问题上。

却是卡壳了。

“陛下,这银元的样式,臣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朱大国很是坦诚的说道。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银币就银币,还需要什么款式?”

“直接照着铜板的模子印呗。”

朱允题道:“用朕的头像来做吧。

“正面是朕的头像,背面用龙徽。

朱元璋似乎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他出声问道:“等等。”

“允题。

“你这个是什么意思。

“你的头像,可以在银元上面吗?”

朱允题道:“为什么不能?

这话噎的老朱差点没呛到。

朱大国做事很快。

银元的设计款式,很快就完成了。

并且还制造出来了样本。、

马上就送到了朱允题这儿来。

老朱惦记着这个事情,随时都在。

看到银元的那一刻。

朱元璋不淡定了。

他咳嗽了两声,道:“允题啊,咱觉得,咱的头像似乎也能在上面的。

朱允题道:“不错,这个款式很不错。”

“你想的也很充分。

“不同价值的银元都有。

“这样更加能够让银元灵活使用。

“嗯?”

“皇爷爷,你刚才说什么?”

朱元璋黑着脸,道:“咱说,这银元这么多个,印上咱的头像,似乎也不是不可以的。

朱允题微微摇头道:“还是算了吧,皇爷爷的不吉利。”

“放屁。。”

朱元璋脸红脖子粗的说道:“咱就觉得很合适。”

最终。

朱元璋也获得了一个头像印在银元的机会。

新的货币工坊,效率很是快。

银元本来就有参考对象。

至于货币制度。

朱大国更是信手拈来。

不过朱允题还是为了让他能够做事更快,特意招募了一个货币人才来辅助他。

“陛下,这有了银元,还要有官府的兑换机构。

朱大国说道:“银行是该着手成立了。”

“同时,大明帝国银行还要肩负起推行,制定货币.…。

朱允题点了点头,道:“这个事情,确实该着手,你负责跟进。”

“到时候与银元一通进行。

朱大国道:“遵旨。”

“陛下,臣以为,可以跟天下各地的钱庄联系。”

“他们在各地都遍布钱庄..…。”

钱庄。

大明也有许多。

他们的性质跟银行类似。

有着储蓄交易的功能。

但他们要收钱的。

要收客户的钱。

这对现代人来说,是绝对不能理解的。

当然。

这是古代人的局限性,没办法说。

“钱庄吗?

朱允题微微沉吟,道:“你觉得他们会合作?”

“陛下,其实可以试一试的。”朱大国说道:“利用我们的设备与手段,将他们这些钱庄,整合重整一个大型的银行。

“当然,我们朝廷要站大头的股份,”

朱允题皱眉道:“让私人进入?

他摇头。

不能接受这地主士绅们,跟官府合作。

“利用他们的话,能够最快的推进银元。

“如果是这样的话,朕还不如直接推行纸币了。”

朱允题大手一挥,道:“朕能理解你的想法,先跟他们合作,后面再慢慢的将他们赶出去。

“那完全没有必要。

“等到大明帝国银行成立后,就要肩负起来,保证天下百姓的财产安全。

“绝对不能寄托与钱庄的信誉,来承担风险。”

“天下所有的钱庄,必须要到帝国银行报备,取得经营许可。”

朱允题说道:“朕相信,你在这方面,是专业的。”

朱大国道:“明白。

“臣这就下去安排。

“去吧。”

朱大国办事就是雷厉风行。

当然。

也是现在朝廷必须要用货币来打开经济困顿的局面。

他当下就是当成最主要的事情来做。

银元确立的设计之后。

工坊就是大批大批的生产。

这还得益于辽东那边的山门银矿产出。

不然的话,还真不好做。

银子的原材料缺乏啊。

“此物,乃是天启银元。

朱允题面对朝臣说道:“上面印着朕的头像,背后有着龙徽。”

“这一枚银元,可与一两银子兑换。》

“这一枚银元,有着太上皇的头像,五钱。

“这还有一枚,印着大明的江山社稷,一钱。

大臣们人手一个银元。

他们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上。

老朱把玩着手里的银元,那叫一个爱不释手。

越看越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