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张爱卿不愧后世来人,所思所想皆是办实事,却不想朝堂所谓重臣,一个个除了什么古制和之乎者也,啥也不会!”

朱元璋这话确实有失偏颇,朝堂百官确实尊崇古制,可是也不是什么都不做。

每天每个部门其实要处理的事也都不少,如果说他们只会之乎者也,那也是在胡扯。

朱元璋这时却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张爱卿啊,你的想法都很好,可是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

“我大明初立,百业待兴。天下物资不均之,百姓虽然生活好了很多,可还是难买新衣,难食脍肉。”

“如果我大明的绫罗绸缎,锦衣玉食都销售往国外,让那些国外的王室贵族享受,而我大明百姓却还在地里刨食,这符合张先生心中的理念吗?”

张中正微微张嘴,脑海中想起二十一世纪华夏的艰难奋斗史。

欧美国家可以剥削非洲亚洲,来让他们的子民过着高福利的生活。可是我华夏却做不出这种食他人血肉,饱自己之腹的事。

就算与非洲东南亚做生意,那也是堂堂正正的,正大光明的做生意,而不会去剥削其他国家的子民。

可惜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如果想要百姓过的轻松幸福,那你要么剥削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要么就是压榨自己的内部。

如果华夏只甘心当一个二流国家,那华夏自然可以不在乎国际声誉,和欧美同流合污,一起剥削第三世界。

可是哪个华夏人甘心做老二?没有一个华夏人会甘心,自己的国家永远只做老二!

张中正缓缓吐出一口气“陛下所言,微臣已经了解了。微臣这里也有个问题,还望陛下解惑。”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吧!”

张中正面色沉重,口吐寒气“陛下,就算我大明现在关闭互市,这群商贾就会把锦衣玉食绫罗绸缎,卖给百姓吗?”

只需一言,朱元璋便惊讶的双目圆睁,随后又倒吸着凉气,一边摸着下巴在那思考。

不过半晌,朱元璋微微摇头“别说是天灾时候,就算是盛世时期的商贾,也只会把一小部分的物资卖给百姓。”

张中正缓缓开口“陛下拳拳爱民之心,微臣只觉自愧。不过现实是现实,并不会以人力而变。”

“就算没有互市,商贾也不会将绫罗绸缎卖给百姓,所以海贸一事,必不能等。不过微臣还有另一个办法来解决百姓物资缺乏。”

“此法名为供销社!以镇为基础,设立供销社。”

“第一,供销社只收宝钞,以促进宝钞在民间的流通性。”

“第二,供销社物资售价只允许高出成本两成,摊平人力成本便可。”

“第三,供销社的第一目的应该是稳定市场物价,为百姓兜底。所以物资绝对不能缺少,甚至要做到富裕。”

“第四,为了市场,供销社绝对不能售卖良品,当以陈米陈糖粗布粗盐等满足下层百姓生活物资基础为主,更高级的物资则可以允许民间自我调节。”

“设立这四个目标,成立供销社为百姓谋福,陛下可满意?”

朱元璋见张中正低头作揖,又看了眼朱标。

此时朱标正在奋笔疾书,记录着供销社的想法。

“标儿,咱问问你,张爱卿这万全之法,可有什么问题?”朱元璋显然注意到了什么,却没有直接开口说,反而问到朱标,显然是要考验朱标。

一旁的张中正也是疑惑,自己的供销社可是经过二十世纪华夏市场验证的,能有什么问题?

朱标闻言,在一旁低头沉思,不过片刻便缓缓抬头,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是因为,管理供销社需要新的官位,而供销社又必然要管理大量物资,父皇是担心,在此位的官员,贪墨百姓血肉?”

朱元璋缓缓点头“是也。”

“和供销社看似为民保底,可实际上权利极大,一但成立,可谓是把握百姓命脉。”

“而这样一个,能和咱一样把握百姓命脉的人,标儿你说,咱怎么放的下心?”

张中正听着朱元璋的抱怨,这才明白过来。

现在可不是后世的现代化共和制国家,现在可是帝制。

有着这样一个巨大权力的官员,怎么让朱元璋放下心?甚至别说朱元璋,放在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是无法接受的。

或许有人会好奇,难道以前的宰相的权力就不大吗?然而实际上这两个位置是有本质区别的。

宰相权力很大,可是职位的位置也过于高高在上,实际上离百姓还很远。

可是供销社的官员可不一样,他们距离百姓可太近了,又拥有宰相部分的权力,这就导致了如果供销社的官员有了异心,那破坏力是远远超过宰相的。

然而,张中正能记住再多的历史和政治,他归根结底也从没实践过。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张中正陷入了沉默,过了片刻还是朱元璋率先开口。

“你们俩啊,还得再学学啊。”朱元璋笑了笑“这个问题的解法,其实很简单啊。”

“咱刚才还抱怨百官不顺从咱,因科举新设百家而不满。”

“南北科举新上学士,总不能一上来就要他们当官吧,可是如果一直在翰林院或者学士院,那也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熬时间而已。”

“既然如此,不如分布到全国各省的供销社管理岗位,让他们去实习去。”

“考核两到三年,咱在派出锦衣卫记录他的言行举止,根据百姓口碑和工作效率给这群学士评级,如此一来,虽说不算完美解决,也总比没有监管的,或者直接空降官员要强。”

张中正和朱标互相看了看,作揖拜服“父皇/陛下英明!”

朱元璋见状,笑得脸上的胡子都翘起来了“哈哈哈!你们啊,还是年轻,还要多学学。”

“不过嘛…也不必妄菲自薄。你们毕竟还年轻,还有无数年头可以让你们学习成长。”

“国家发展慢不了,你们的成长却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