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船一艘艘启航又停靠,从大明的福建山东等地,到明占区的出云港和石见港中来回往返。
冯胜将大量被俘虏来的倭寇当做矿工,直接加大对石见银矿开采的力度。
等浅层的银矿开采差不多之后,冯胜才知道为什么这座银矿被叫做银山。
整个银矿就像是金字塔一样,越往下开采出来的银矿含量就越高,到了地下,甚至能看到自然聚合起来的自然银块。
因为港口的开放,从大明而来的商船也是数不胜数,多数售卖的为瓷器或者丝绸,后来的商贩则卖一些低端香料和麻布之类的低端货。
最开始出于对大明的恐惧,倭寇的商人还不太敢来。
但是无论在哪,都有不在乎国仇家恨的资本家。自有了这些资本家带头,并且在极短时间内发了第一桶金之后,倭寇中的商人算是意识到了这海茂其中的利润,开始蜂拥着向明占区而来。
而冯胜为了能在极短时间内稳定明占区的统治,便效仿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明占区内所有的文字,语言,车轨宽度和计量单位,全部使用上如今大明的标准。民间的语言和文字最难改变,但是在高压之下,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大量从大明贬下来的腐儒分到明占区各地去教化倭寇。
除了识文断字之外,只允许教导程朱理学和宋代的文人规矩。
这对于这群腐儒来说,可真是信手拈来,什么长幼尊卑,无用空谈,盘算私利,甚至连二十四孝的前身愚孝都讲了出来。
朱元璋是打算用腐儒瓦解倭寇岛的民族之意,这群腐儒却愚蠢的认为这是陛下看好他们,是明贬暗褒,让他们来拯救愚蠢的倭寇来了。
自负,傲慢,无德,贪婪,可谓是在这群腐儒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发现没有锦衣卫看管他们之后,只是当个教书先生,这群腐儒居然都能搞个“助学礼”来收黑钱,平时也不好好教导,交了“助学礼”的晚上给开小灶,完全就是现在补课的雏形。
倭寇中的老百姓知道了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交,不交官府每三个月考核一次不通过可是要打板子,多次不通过甚至还要罚款,还要没收土地和渔船。
冯胜看着明占区各地送来的报告,乐的眼睛得快睁不开了“这群腐儒,在不做人这方面还是他们擅长啊。”
“管好了,不让他们跑了就行,其他的不用管。等到时机成熟就把他们赶出明占区,让他们去倭占地区内部讲课去。”
此时大明奉天殿,早朝。
朱元璋兴高采烈的让身旁的满福太监念诵着倭寇岛传来的喜报。
“看看,这才是咱的国家柱石,这才是咱的好国公啊!”
“等宋国公回来,咱要好好的赏他!”
底下武官羡慕,文官难受。吸取了大宋教训的朝廷上,本就文官势弱,如今宋国公冯胜又立功,武官的势头又碾压过了文官的头顶。
这时一名言官终于是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啊!”
“倭寇一直归属我大明藩属,宋国公屠戮藩属百姓,占据藩属领地,甚至还掳掠藩属百姓屠杀不充之人,如此行径,让其他藩属国看了,该如何是好!”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
言官跪在地上,话刚说完就感觉朱元璋冰冷的眼神一直在盯着他。
言官紧张的咽了口唾沫,心一横,继续说道“陛下,莫要忘记,圣人所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啊!”
朱元璋闻此言官言论,不由得冷哼一声“如果咱说,是咱让冯胜这么干的呢!”
言官此时已经紧张到了极点,身体都在微微发抖,但是为了文官的未来,这言官也只能继续说下去“陛下此举,屠戮他国百姓,实乃……实乃……”
言官没敢继续说下去,朱元璋这时却开口替他说了“实乃暴君之举,是吧。”
这句话一说出口,文武百官齐刷刷全都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当今天子自称暴君,他们谁敢接这个话茬?看着台下文武百官,朱元璋是越想越生气,最后直接脱口而出“放你妈的屁!”
“暴君?杀敌人就算暴君?那按照你这么说,敌人来了,我大开城门迎敌入主,是不是还能再史书上留个千古圣君的名头!”
“你们都给咱抬头!都给咱看看沿海受灾的百姓!”
“倭寇袭扰我大明,之前咱不反击,那是咱没钱,咱打不起!现在咱有钱了,难道还要咱看着自己的百姓继续被倭寇袭扰吗!”
“暴君?暴君?好,既然你们说咱是暴君,那咱就当这个暴君了!来人传史官!”
一名叫史文疏的史官觐见跪在地上。朱元璋看着史官“来啊,赐笔墨!”
“就给咱写,咱要冯胜出兵伐倭,占倭地称明占区,斩杀倭寇数万人头,俘虏数十万倭寇男女为矿奴。”
史官接过纸笔,哆哆嗦嗦却不敢下笔。朱元璋见状,随手抄起鞋底子便扔了过去“废物!咱让你写!你怕啥,怕咱砍了你不成!”
“春秋时,崔杼杀君,太史家详记。崔杼知道后为让太史家改写,连杀史家数人,史家依旧直言‘史家记史,一字不改’,你再看看你,你还有一点史家风骨吗!”
史官史文疏被骂的呆愣在原地,过了片刻,满眼热泪盈眶,对着朱元璋郑重的磕头三下,随后执笔写下【明帝洪武令冯胜宋国公,侵占倭岛五地,掳掠奴工,屠杀老幼。以报大明沿海受扰多年之仇,望子孙谨记,犯明者,不留老幼,虽远必诛。】
看着史官写完,朱元璋扫视在场的文官,大声问道“怎样,现在你们满意否?”
“咱直到今天才明白,我大明天朝上国这个名号,不是别人送的,是咱自己打出来的!关上门自己歌颂自己,那这鱼肉百姓的民脂民膏去安抚贼寇?这不是畜生这是什么!”
“把这个腐儒给我拖下去,送到倭寇岛!”
“既然你这么喜欢你心目中的明君,那你就去倭寇岛找吧,找不到永远都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