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明园的时间匆匆而过。
自胤禵那件事之后,胤禛似乎就突然变得忙碌起来。
这段时日里除了晚上见着他回来休息,宜修唯一一次在白日里见他也只是上次在市集的偶遇。
今日已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和在现代时一样,过了今天官员们的休沐时期便到了尾声。
不仅是京中的官员们,年节时入京朝圣的蒙古王公和外国使臣也会在元宵节后相继离京。
故而作为“团圆宴”又兼“告别宴”,今日皇帝会在圆明园设宴,留守在京中的其余近支宗亲们也会陆续启程前来圆明园赴宴。
胤禛需要帮着病中的皇帝招待宾客,今日也早早去了九州清宴。
弘愿这几日睡眠颇多,宜修在含韵斋中陪了他一会儿,见他还处于睡梦中,便觉得实在无聊,留下槿汐照顾着,带着剪秋便打算出去逛逛。
毕竟是元宵节,行宫里也到处张灯结彩着,好不热闹。
宜修本饶有兴趣地观赏着各种花灯,却是又遇到了年羹尧。
这次只有他一个人。
剪秋想着避嫌便要拉了宜修走,却被宜修拦住。
“年大人。”
年羹尧似乎没有想到宜修遇见自己不会避嫌,愣了愣才回了礼:
“福晋万安,唤臣可是有事?”
“年大人,中秋那日是妾身冲撞了年大人的家眷,还望大人勿怪。”
年羹尧想起那日的事,也赧然一笑道:“那日是家中小妹未曾注意到福晋,才惹得误会,福晋莫要放在心中才是。”
宜修见年羹尧提及世兰,脑海中也浮现出那人明媚骄纵的模样,隐隐有些期待她早些入府了。
“原是年大人的妹妹,那日虽是第一次见,却是觉得十分投缘,今后若是再有机会相见,定要认作姐妹才是。”
“世兰得娘娘赏识是她的荣幸,亮工在此替小妹谢过了。”
“年大人言重了。宫中人多眼杂,这就先行别过了。”
与宜修相别后,年羹尧陷入沉思,却是想起一桩旧事来。
前年自己刚投靠雍亲王时,曾带着小妹与他一起骑马狩猎过,雍亲王那时便已有意于世兰,只是当时考虑到世兰年纪尚小,自己便替她回绝了。
现在世兰也到了该出阁的年纪,又得雍亲王福晋青睐,况且……
若是成了,自家小妹虽做不成皇后,却也能做个贵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想到这,年羹尧决定找个好时机跟胤禛提及此事。
……
晚上的宴会倒也没什么有趣的。
本就是为了给那些王公使臣饯行,席间皆是些场面话,宜修此时仅仅只是个亲王福晋,倒也不需要做些什么,寻了个借口便带弘愿早早地回了含韵斋。
等弘愿睡着后,宜修又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才等到胤禛回来。
胤禛今日喝了些酒,看起来略微有些神志不清。
将他扶至榻上,宜修试探性问道:“今日赏灯时妾身遇到几位闺中密友,不知怎的竟说起年大人的妹妹来,听说名唤世兰,才16岁便已出落得明媚大方。”
见胤禛并未言语,宜修继续说着:“妾身想到前几日在宫内市集遇到年大人的时候,十三弟对此人也是赞不绝口,想必作为他的妹妹,那年世兰应该不仅美貌出众,人品秉性也是好的。”
“妾身想着,如今府中侧福晋之位尚有空缺,王爷不如……”
胤禛虽喝多了些,自觉得意识还是清楚的,早在听宜修提到年世兰时,他心中便浮现出前些年与那女子一起策马奔腾的场景来。
那时年世兰还不过是个小丫头,便已是亭亭玉立、顾盼生辉的模样,想必现在确实也应该如宜修听来的那般美艳动人。况且除了面貌,那女子骑术精湛,那一袭红衣随风飘扬的英姿飒爽如今回忆起来仿佛近在眼前……
“不如怎么?小宜这是想将本王拱手让人了?”
宜修感到脑门被人敲了一下,有些吃痛,心里依旧想着华妃那般骄纵可爱的模样,有些迫不及待让她入府,便继续争取道:
“年大人年纪轻轻便已是四川总督,想必是个可用之才,如果王爷将年世兰纳入府,既不是如虎添翼?何况亲王侧福晋之位,不是她也会有旁人,相比起宫中哪位贵人心血来潮随便塞个人进来,才子配佳人岂不更是一番美事?”
“这是夸本王是才子了?你呀,就是太为本王着想了,小宜难道不怕纳了那美人,本王就冷落了你?”
我巴不得,而且你真的会!
宜修心中又翻了个白眼,却仍旧装出一副柔柔的模样,略做吃味道:
“王爷岂会是那般负心郎,妾身相信王爷对妾身的真心,万不可能厚此薄彼了去。”
胤禛听着宜修这话,感到心里十分舒坦,又捏了捏她的鼻子,将她抱上榻来。
……一夜红被翻滚。
第二日宜修扶着酸痛的腰起来时,暗暗捏了拳。
一定、一定要早些将年世兰接到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