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王浩想通了一切,不再纠结。再次回到了京师一中。刚一回来,蒋进之就苦哈哈的找上门来:“哎呀王校长,你可是甩手掌柜啊,你把这么大的摊子一扔就走了,把我可难受死了。”
蒋进之一进门就是一通抱怨,跟在他身后的陈校长和陆一鸣倒是笑眯眯的看着王浩。陈校长说:“王校长,多亏了蒋局长在咱学校坐镇,硬是把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给解决了,而且还成效显著呢。”
“别提了,得罪人的事都让我干了,王浩啊,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是坑我,”蒋进之看上去很不满,“你抛出个改革方案,硬是把得罪人的事留给我,坑人啊!”
“您可是堂堂大局长啊!像京师一中这么点儿小事儿,对您来说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就能解决掉吗?”王浩脸上堆满笑容,谄媚地说道。其实他心里暗自嘀咕:“哼,不坑你坑谁呀?既然你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那我干嘛不利用一下呢?”然而,尽管心中如此盘算,王浩表面上却依然表现得十分恭敬,继续说道:“我这次之所以要暂时离开,实在是迫不得已啊,真的有非常重要紧急的事情需要去处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有您这样德高望重、权势滔天的蒋大局长撑腰,我哪敢轻易离开这里啊!”
就在王浩拼命讨好蒋进之时,一旁的陆一鸣插话道:“王校长啊,咱们京师一中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圆满成功,那些因此失去职务的中层干部大部分还是留下安心工作,只有五个人离开了。”
王浩很高兴,这些中层干部的选择还是出乎他的意料:“好啊,咱们的干部还是不错的,那两个委员会怎么样?”
王浩一问,陆一鸣立刻激动起来:“正要和你汇报呢?学术委员会成立之后,学校的教学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大家集思广益,热情很高,都积极地发挥自已的能力呢,现在我校的教学氛围空前的好,我在一中这么多年,这次是真的感觉老师们的积极性太高了。”
“嘿!你这个主意可真是妙极了啊!没想到竟然会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如今的一中简直就是焕然一新,哪里还需要领导去催促呢?每个人都是那么地积极主动!”蒋进之迫不及待地打断了陆一鸣的话,兴奋地喊道:“想当年我当校长那会儿,总有那么几个懒散度日、不思进取的人,但现在他们也开始奋发图强啦!看到他们这样子,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啊!”话音刚落,他便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这就好,这就好。我还担心老师们不愿意呢?”王浩也笑了,他是真的高兴啊,“多亏有你蒋大局长呢。”
陈校长接着说:“还有啊,我是真的没想到哦,校务委员会成立以后,大家的评价很高,社会上也很关注,最近一直是头条热点,好多媒体联系采访,最直观的效果是,浪费上了,饭菜质量好了,价格下来了。”
“好了,既然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效,那是不是该进行下一步了?”王浩看着三人,“我们的步子还要迈得大一点,官本位的改革还要全面彻底一些。”
蒋进之王浩这么说,吓得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你还要干什么?这件事还没完全结束呢?你可千万别在挖坑了。”
王浩哈哈大笑:“我是想啊,这次给自已挖个坑,你不用担心。”
蒋进之疑惑地看着他:“说说看。”
“这次真的要对自已下手了,校长也不能终身制啊!我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向大家提议校级干部任命改革。具体的方案如下:首先,校长以及其他校级领导将实行有条件的选拔制度和任期制。第一,想要成为校级干部,年龄必须达到 45 周岁,而且还需要担任过至少 10 年的班主任工作,并拥有累计 15 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人,才有资格被提拔为校级干部。第二,校级领导任期四年,每年述职,由全体教师打分,不合格这第一年整改待定,第二年还不合格直接辞退。第三、校级领导要想续聘或者升级,实行一刀切,必须任期内每次考核都合格。”
王浩的话刚刚说完,蒋进之便像被踩了尾巴一样,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他气急败坏地用手指着王浩,怒不可遏地说道:“我就知道,你这个家伙就是不安分,不搞点事情出来心里就不舒服。你提出的这两条建议,简直就是要了你自已的命啊!”
“干部年轻化是目前国家的政策,咱们学校要是实行了你的提议,这不是和国家政策相悖吗?”陈校长接着说,“这一点上级领导肯定不会同意。”
“蒋局长,京师一中可以继续做试点,我接你的第一刀,怎么样?”王浩看着蒋进之,“既然咱们要消除官本位,那就猛一点,不动校长,光动几个中层干部有什么说服力?教育行政化,首先该下猛药的就是校长。”
“事实确实如此,可是难度大啊,”蒋进之叹口气,“京师一中的校长是市管干部,如果要改革,不是教育局能决定的,很难啊!王浩沉默片刻后,说:“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必须尝试。教育改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骨髓。”他目光坚定地看着蒋进之。
蒋进之无奈地摇摇头:“好吧,你总是有自已的想法。但这事需要从长计议,不能草率行事。我们先和上级领导沟通一下,看看他们的意见。”
王浩点点头:“嗯,我会写一份详细的报告,阐述我的观点和理由。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
此时,陆一鸣插嘴道:“如果能够实施这项改革,对于学校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推动力。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要敢于挑战传统。”
陈校长也表示赞同:“没错,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人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努力推动校级干部任命改革。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他们坚信,只要怀揣着改变教育现状的信念,就一定能够为京师一中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浩微笑着从背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从昆仑带回的茶叶,然后将它们分成若干小份,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接着,他又熟练地拆开其中一份准备泡茶。这时,眼疾手快的陆一鸣立刻走上前去,接过王浩手中的茶叶,并主动拿起杯子为大家逐一冲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
刹那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让人闻之心旷神怡、精神焕发。众人纷纷陶醉在这股清新宜人的香气之中,仿佛置身于一座美丽的茶园。
\"好茶啊!真是太香了!\" 陈校长情不自禁地端起茶杯凑近鼻尖嗅了嗅,满脸陶醉地说道,\"的确如此,这股香味简直沁人心脾啊!\" 他对这款茶叶赞不绝口,显然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蒋进之则轻轻抿了一口,细细品味后也不禁感叹道:\"王浩,你这次外出究竟去了何处?竟然能寻得这般上等佳茗?若还有剩余,能否再给我我几包呢?我想拿去送给老领导尝尝,想必他定会欣喜万分。\"
面对众人的赞誉和请求,王浩露出淡淡的笑容,谦虚地表示这些茶叶只是他旅途中的意外收获。然而,关于具体的来历,他却并未过多透露,蒋进之见他不说,也不再提此事,毕竟在座的只有他知道王浩不是一般人。
大家喝着茶,蒋进之又说:“王浩,这件事虽然我从心底里也是觉得好,但要说服领导统一,还要有一套具体的说辞,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这样吧,我给你讲件真实发生的事,虽然说出来不大好,但领导听了说不定有效果。”王浩稍一沉思,“彩云市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学校的校长,35岁就被提拔起来,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他在校长任上一干就是十五年,再没有升迁。这个校长后来十分迷信,一开始是找了大师看风水,先是把办公室从四楼搬到三楼,装修的像个佛堂。后来还是没有升官,又找大师,大师让他把学校的大门改了位置,又在大门的后面建了一道屏风,屏风的形状向佛像。这些行为,学校老师无人敢反对,班子成员无人敢提意见,为什么呢?因为校长的权力,也因为校长长时间在一个学校形成的权威,这就是独断专行,这样的校长怎么能搞好教育教学?”
陈校长和陆一鸣都没有言语,蒋进之道:“一个校长在一个地方干的长了,确实会形成独断专行。”
“不仅独断专行,还无法无天,没人管得了。这个校长因为上边有人,所以丝毫不顾及学校老师们的反应,每年的实绩考核也是弄虚作假,你猜怎么着?他在上级来考察的时候,固定每个人的座位,打完票放在桌子上不用投票,有专门的人来收,你说谁敢给他打差票?听说有不同意见的都被穿了小鞋。”
“确实过分,没底线了,”陈校长气愤地说,“这真是把学习搞得乌烟瘴气。”
“还有更过分的,你们想不想听?”王浩笑咪咪的说。
“虽然知道有些校长很过分,根本就不像个搞教育的样子,但你说出来后我核实很惊讶,”蒋进之摇摇头,“更是很难堪,教育界最近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