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柔嘉近日用晚饭时,见到江琛紧皱眉头,忍不住多问了两句。江琛只说是公事繁忙,并未多说什么。祁柔嘉也懒得多问,搁下筷子准备回自已院中。
突然身后江琛抬起头来问她,
“陆府的大姑娘,陆念一,与你是旧识?”
祁柔嘉愣在原地,她不明白江琛此问是为了什么,心中一紧,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听说陛下常召她去宫中下棋呢。”
江琛低下头拿起桌上的酒杯,略微沾了沾嘴唇又放下。祁柔嘉并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在原地站了一会,见江琛没有再要说话的意思,便转身往院子的方向走去。
桌边江琛见她远去,夹了几筷子已经有些微凉的饭菜,仰脖将杯中的酒喝了干净。他想到今日朝堂之上,殿试中陆离九那小子虽武试输给了江淮,可笔试竟高过众人好大一截。
如今廖老将军家的孙女拔了头筹,陛下又对陆离九青眼相加,更是把他留在禁军当中。反倒是江淮虽入了榜,可陛下却只是指了一个不咸不淡的军职,让他随着廖良伐北宁去。下个月便要动身。
江琛重新给自已满上了酒,正欲再喝个干净,又想到坊间传闻。陆家有意与廖家结亲,这酒便咽不下去,只觉得刺的喉咙疼。
江淮如今顶着彭二的名字,即使北伐归来有了战功,最多也就是再升一等,如何能比得上陆家那小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守在皇城,扎根在禁军之中。
陆家廖家若再结亲,这军中哪还有他能插手的地方。
“可恶。”
他将酒杯重重的放下,杯中的残酒飞溅到了桌上。江琛怎么算也没有算到,自已精心下的这一步棋,竟成了废棋。
他拿起酒壶,站起了身子,有些醉意上头,踉跄了两步想去院中,吩咐了身边的小厮莫要跟着。
庭院中的大树抽出了绿叶,四月的天气,看着分外青翠。清风吹过,绿叶随着风摆动沙沙作响。可江琛如今却没有了赏景的心情。
他从鼻腔中轻轻哼出一声,
“树大招风。”
他自言自语着仰头将酒壶对准自已张开的嘴巴。没喝两口,酒水顺着下巴流到了脖子和衣服上,用袖子随意擦掉嘴角和脸上的酒水。掐着日子,再过两月到了夏日,后宫中江南便要临盆。
江琛饮完了最后一滴酒,把酒壶随手丢进了花丛中,
“且等着,看谁斗得过谁。”
大军出征两个月不到,刚刚抵达北境。穆昌平虽力排众议,用了廖老将军家的孙女,却心中并没有底。北境戍边的将军对地形和北宁军队也算熟悉,只盼着若是廖良真不顶事,也能兜底,不要辜负他的一番期望。
后宫中太医去为贵妃把平安脉,说就在这两日便要生了。
夏日炎热,穆昌平心中更是烦闷,他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太阳穴。身边的大内官瞧着,便命人端上了御膳房早早备好的凉茶。
穆昌平喝了两口,长舒一口气,这才觉得心中烦闷抵消了不少。
“黑衣卫可曾有奏?”
“未曾送来书信。”
穆昌平点了点头,苦笑了一下,如今离他吩咐黑衣卫暗中调查陆念一的身世已经过去了快一年。想来或许只是他自已庸人自扰,白日做梦才以为陆念一是他的女儿。
“罢了,下个月便召黑衣卫回京吧。”
“是。”
穆昌平又重新拿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一口。昨天他刚刚召了陆念一下棋,见这丫头近日脸上欢喜,问她有何事开心,她说,
“九哥既得了军职可以报效国家,又能留在京都。我自然开心。”
“何况九哥有了中意的女子,我替他高兴。”
穆昌平听了这话,本身子僵了一下,担心这丫头莫非是想让自已替她兄弟赐婚廖家孙女?军中联姻最是忌讳,可又看着她孩子气的笑容,并没有打算说下去。
这才也跟着她笑起来,原来真是想说出来与自已同乐。
即使不是先皇后与他的孩子,那丫头的脾气秉性也与先皇后十七八岁时一模一样,喜怒写在脸上,聪慧却没有心计。让他怎么能不像待亲生女儿一般待她。
想到这时,穆昌平嘴角带上了一抹笑意。
凉茶还没在口中咽下去。门外的小太监急匆匆的走进了书房,跪下传话。
“陛下,贵妃娘娘,正在生产呢。”
听了这话,穆昌平忙站起身子,他挥了挥手,身后的宫女内官便也小跑着跟上了他。平乐宫内,江南脸色惨白地靠在床榻的软垫上,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般顺着她苍白的面颊滚滚而下。她紧紧地咬着牙关,面目因痛苦而扭曲,时不时从喉咙里发出痛苦的叫声。
“娘娘,您再加把劲,快看到头了。”
江南没力气回话,刺骨的疼痛从下身传来,江南强忍着剧痛,只是拼了命的拽着床头用来借力的白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穆昌平在门外焦急的踱步。正是中午,烈日当头。他的里衣早就被汗水浸湿,大内官几次想请他去偏殿坐着,消消暑再等。他都没有点头。
宫人进进出出,不断从平乐宫中端出血水。
终于宫中传来响亮的婴儿哭啼声。穆昌平这才松开紧皱的眉头,推门便要往里走。
“陛下,是个皇子啊,陛下!”
围在床榻边的产婆和太医脸上满是笑容,穆昌平坐在床榻边,来不及反应这句话的分量,只是笑着接过襁褓中皮肤微微泛紫的婴儿。那孩子嘹亮的哭声回荡在平乐宫中。
“赏,都赏。”
穆昌平笑得开怀,他小心翼翼的抱着那孩子,直到奶妈在一旁提醒,他才把襁褓递回了奶妈手中。看向躺在床上,用光了所有力气的江南。
“贵妃辛苦了,生了皇子。”
他温柔的抚摸着江南的脸,替她擦去额间的汗珠,只见江南虚弱的笑了笑,张开嘴想说些什么。穆昌平将耳朵凑到她的嘴边,这才听见她轻声问着,
“陛下,这个孩子叫什么?”
“穆承泽。”
“朕要他承天下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