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有“东方芝加哥”之称,中华的母亲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自古以来,武汉所处的江汉平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代,秦昭襄王派大良造白起伐楚,扩地千里,一举夺得湖北地区,奠定了秦帝国大举东出的格局。东汉末年,关羽北伐,魏、蜀、吴三大势力以荆州为中心,展开了惊天动地的大混战。

近代以来,每一次中国政坛上的“大地震”,似乎都与武汉乃至湖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最著名的当属“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惊天地,南国升起十八星。而随着抗日战争的逐渐深入,国民党数十万大军云集武汉,面对日军凌厉的兵锋,一场空前的大战一触即发。

1938年4月,郑龙、赵德胜、刘振强、秦坤率领他们的特别行动队,在徐州一带完成奇袭日军炮兵联队的任务后,也来到了武汉。在安顿好兄弟们后,郑龙旋即赴第87集团军司令部开会。

在司令部会议室,刘元参谋长向郑龙介绍了武汉会战的战略要点。

“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郑龙眼睛一亮,“这个策略好!提出这个策略的人确实有水平!我们利用江汉平原多水、多山、多丘陵的地貌,在武汉外围采取运动战、游击战,与日寇短兵相接、近身搏斗,这样,小鬼子的飞机大炮就没有用武之地,损失必然大大增加,我们的胜算就提高了!”

“是啊,在上海,在山西,我们屡屡和日军展开决战,但结果并不理想。”郑虎臣司令拍了下桌子,“小鬼子巴不得和我们速战速决,好抽出自己在中国的兵力与美、英、苏联较量。现在我们反应过来了,不能再上小鬼子的当!”

“云桥(郑龙的字),你关于组建特别行动队的建议很好,委员长也看了,非常符合我武汉会战的实际。统帅部、国防部、军事委员会已经下文,同意在我集团军试验组建中华民国第一支特别行动队。”

郑龙闻言,心中大喜,长期以来,他一直希望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所学运用于实战,以弥补传统陆军作战的不足,特别是中国军队现代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组建小股的精英部队、王牌部队、特种部队,出奇制胜,带动整个中国军事的发展,如今,武汉会战迫在眉睫,纵使是官僚习气极为严重的国民政府,出于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也不得不考虑他的主张了。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郑司令对郑龙说,“云桥,这支部队既然是由你组建、训练,自然由你起名。”

郑龙想一想:“那不如就叫‘001’吧!”

“哦?”刘元参谋长笑道,“我听说,云桥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闻家骅教授的高足,国学功底出类拔萃,怎么就起了这么简单的代号?”

“兵者,诡道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嘛。”郑龙正色道,“而且,我堂堂中国,岂能一直受制于人?我希望,通过我辈的努力,总有一天,中国会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重新站在天下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