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商帝瞥了他一眼,目露精光:“夏宰辅,你说朕的爱妃是妖妃!那你可知,她在三天前还曾救过朕的命!”

“回禀陛下,这正是她的精明之处,以此博取陛下的信任,图谋不轨。”

商帝被气笑了,道:“你说菡妃图谋不轨,那朕且问你,她究竟图谋什么了,是图谋朕的天下了,还是图谋皇后一位了!”

夏渊摇了摇头:“老臣不知。”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世人皆知,菡妃刺王杀驾,这么大的罪行,陛下难道想草草了事吗?”

他继续说道:“据老臣所知,菡妃言行乖张,不遵礼法,当众殴打其他妃子也便罢了,还时常顶撞陛下,不将皇家威严放在眼中,更曾气晕过陛下。试问,她如果不是妖妃,有妖言惑主的本领,陛下又因何对其恩宠有加?”

好一个当朝宰辅,连朕宠爱谁都要管!

依朕看,你是在为自己的女儿鸣不平吧!

商帝目光冷幽幽:“夏宰辅,人人皆知菡妃乃将门之后,行事作风自然不比书香门第,倘若朕在这一些小事上都与之计较,天下人又会如何看朕,说朕无容人之心?”

“陛下,刺王杀驾在您眼中是小事,但吾等可不敢这么认为。倘若后宫妃子都像菡妃那般肆意妄为,那天下岂不大乱?”夏渊针锋相对,不肯退让。

商帝冷笑一声。

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看来他就是要揪住刺王杀驾一事不放了,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倘若容妃为后,哪整个大商王朝是不是都要姓夏了!

“那依夏宰辅之言,要朕如何做呢,是不是要赐三尺白绫,勒死菡妃啊!”

“陛下言重了。菡妃娘娘毕竟救驾有功,依老臣看来,不若削其妃位,驱逐出宫,永不复用,只有这样才能还后宫一片安宁,才能让天下太平。我想,众位大臣心中也是这么以为的。”

说完,他瞥了一眼群臣。

立时,就有人站出来说道:“臣以为,夏大人之言不无道理,还请陛下听取谏言。”

此人乃户部侍郎,为夏渊一手提拔。

“臣附议!那妖妃恣意妄为,祸乱朝堂,当众折辱南郑使臣,两国险些因此开战,此乃大罪,恳请陛下听取夏宰辅之言,废其妃位,驱逐出宫!”

“屡屡冒犯天威,当众殴打容妃,不遵礼法,后宫绝不允许有这样的妖妃错在,还请陛下三思!”

“没错,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不过一会的功夫,整个朝堂竟有超过半数的大臣出列,皆以夏宰辅马首是瞻。

商帝眸子阴冷,夏渊,你可真是大商王朝的支柱,是朕的好宰辅啊!

伙同群臣,是想逼宫么!

他扫视群臣,呵斥道:“朕若是不答应呢,尔等还想造反不成!”

“陛下言重了,吾等惶恐。老臣之所以冒死谏言,是不想大商王朝因此倾覆,是不想与那南郑再起刀兵,还天下一个太平。”

“陛下,夏宰辅之言,正是微臣心中所想,妖妃一日不废,天下一日难平。”

“正是如此。还请陛下为了大商王朝,为了天下万民,废其妃位!”

群臣出列,言辞激愤。

商帝脸色变了又变,这些人话说得好听,一句一个天下,一句一个万民,到头来还不是在逼朕!

他不知,这一切都是群臣的意思,还是那夏宰辅一人之言!

若是后者,那岂不是说,这朝堂有超过半数的臣工都听命于他,若是他有异心,后果不堪想象。

想到这,商帝眉头紧蹙。

他虽然已登基一年,但真正属于他的心腹之臣少之又少,根基并不稳固。

他看向夏渊,心中充满忌惮。

这就是朕的皇亲啊,当真要逼宫不成!

“好一个还天下太平,好一个为了天下万民!这偌大的朝堂,怎么都是些蝇营狗苟之辈,狺狺狂吠之流!”

就在局面陷入僵持。

妙音老先生不请自来。

他白衣飘飘,仙风道骨,但骂起人来却是很另类:“你,食君之俸,不担君之忧,此为鹰顾犬视之辈也!”

“你,屡受皇恩,不思图报,朝堂之上搬弄是非,此为寒鸦雏鸡也!”

“还有你,食君之俸,不忠君之事,此为猪狗之流也!”

“枉尔等自称忠臣良将,朝堂之上,不念君恩,反倒聚众逼君,此举与贼子何异,尔等是想造反么!”

他揪住数人就是一通大骂,直把群臣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来到殿前,看向夏渊,道:“敢问夏宰辅,你说菡妃乃妖妃,敢问,朝堂之上若不是有她在,何人能驳退南郑使臣!”

“你说菡妃娘娘是妖妃,欲挑起两国纷争,老朽且问你,若是我大商王朝输了,难道以十城加上数不清钱粮布帛送与南郑,换取和平么?莫非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天下太平!”

“自古,人弱者,才会有人欺之,强恒强,弱则亡!我大商传承数百年,自强不息,纵有敌国来犯,也自会举国破之!而今是怎么了,到了你们这一代,就只会割地赔款求存么,我泱泱大国颜面何在,尔等骨气何在!”

“他南郑非虎狼,我大商亦非病牛弱羊,若真敢来犯,战便是!我一个行将朽木的老头子都无惧,尔等又怕什么!还是说我大商朝廷养人,都把你们的风骨养没了!”

最后,他看向商帝,施了一礼:“依老朽之见,菡妃娘娘不仅无罪,还有大功,还请陛下立娘娘为后,以安天下民心!”

商帝龙颜大悦。

好啊,好啊,这偌大的朝堂,还是有忠臣良将的!

夏渊被喷得一愣一愣的,脸上都是唾沫星子,气势都不由得矮了三分:“老先生此言差矣,不是吾等没风骨,而是为了天下万民计,两国交战,苦的还是百姓。”

妙音老先生唾沫星子横飞,指着他破口大骂:“枉你活了五十又六!和平是靠打出的,而不是摇尾乞怜,这个道理连三岁稚子都懂,你一个老梆子难道就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