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休整一天后,便开始了此行的目的。会议室里,杨凌几人听着理查德的分析,杨凌不禁疑惑道:“香江的房价已经低到这种地步了吗,怎么香江的老百姓还是买不起呢?”

理查德微微一愣,没想到杨凌能问出这样的问题,随后想到内地的情况与香江不同,便解释到:“老弟,你不了解香江的情况,这些人是为了快速套现,靠老百姓那得套现到什么时候去啊,当然是打包整体出售来的快啊,但买下这些物业的公司也是为了赚钱,所以啊,这些优惠是到不了老百姓手里的。而且这些交易都不是明面上的,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

杨凌随机啐了一口,骂了句万恶的资本家,然后示意理查德继续。

经过一天的讨论,杨凌心里有些触动,当资本掌控某一资源的时候,就会像水蛭一般,趴在老百姓身上疯狂地吸血;而当资本掌控大部分资源的时候,那他们将践踏一切法律;如果所有的资源都被资本掌控的时候,那么法律将由他们来制定。

现在的香江不就是这样吗?宁愿将资产贱卖,也不给老百姓,财富最终只是在最上层的几人中间流转,连一丝缝隙都没有,底层民众永远看不到出头之日。这样的香江,如果任其发展,那将是对国家最大的挑衅。

杨凌转身出了会议室打给了覃教授,这样的香江,收回来后还要实行一国两制吗?那以后这些香江的商人在进入内地后会不会也在内地实行这一套?比如囤积优质地块,炒地皮,再比如打压同类优质企业,恶意竞争,恶意收购来垄断某一行业。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发生,到时候该怎么解决?

随着杨凌一连串问题的提出,电话那边的覃教授也叹了口气道:“你说的这些我也知道,国家也知道,但是比起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些都不叫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在盯着我们,目前我们也需要香江这个国际贸易的窗口。毕竟西方的思想在这百年时间里,已经在香江人心中根深蒂固了,我们收回香江不能只收地,不要民,不光要民,更要民心,但这是一个短期内改变不了的问题,需要慢慢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改变民众。一国两制是为了让民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是为了给自已争取时间。总之一句话,香江不能乱”

杨凌还想说些什么,话刚出口就被覃教授无情地打断了,随后严厉地训斥道:“别忘了你是去干嘛的,干好你该干的事儿,你说的这些还轮不到你来操心,你能想到的,国家难道想不到?干什么事都要沉住气,别总自以为是的。好了,我很忙,就这样吧。”

挂了电话的杨凌无奈地耸了耸肩,确实,诚如覃教授所说,有些事还轮不到自已操心,干好自已分内的事就好了。随后调整了一下心情,转身进了会议室。

随后和李明商量了一下,现在好多优质物业的价格已经不是腰斩了,都已经斩到脚脖子了,所以现在出手正是合适的时机。

之后的两个多月,杨凌等人开始疯狂收购,可奈何自已手上的资金太少,而在售的优质资产实在太多了,所以杨凌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在征得李明同意后,开始以华投的名义将已经收购的资产再次抵押,就这样,二十亿的资金竟然硬生生地让杨凌收购了将近七十亿的资产。

李明看着杨凌一系列操作后却是眼皮直跳,现在的负债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三百,如果不能如期望的一样,那他们将万劫不复。但事情已成定局,自已再怎么着也没办法,只能祈祷国际资本对香江的市场仍然垂涎欲滴,不然就真完了。

就这样,元旦过后,因为两人离开的时间太长了,市领导已经多次催促二人尽快返回,主持工作,李明不得不返回东原。临行前,仍是不放心地再三叮嘱杨凌,有什么计划一定要和自已电话沟通,在杨凌的再三保证下,这才踏上了返程的飞机。

就在临近过年时,杨凌已经将收购进行的差不多了,就在杨凌准备返程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开始异常波动,这引起了杨凌的注意,取消了回家地行程。

杨凌自从到了香江,便养成了每天关注新闻和股市的习惯,就这样在观察了几个月后,杨凌渐渐地看出了些东西,但又一时间想不到具体是什么,直到这天一家名为鸿升的科技公司的股价,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开始出现异常波动。

杨凌让人把这家公司的基本资料和近期公示的财报拿了过来,在仔细分析以后终于让杨凌发现了端倪。于是迅速将几家自已挑选出来的公司资料让人拿了过来,在反复确认过后,终于发现了问题,也想清楚了最近在股市和期货市场的一些不正常的原因了。

杨凌看着手里的公司名单,这些都是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其中不乏一些业内的顶尖企业,掌握着最顶尖的技术,但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控股股东全都是香江人,并且都是有名的爱国企业家。

之前杨凌就觉得有些不正常,但想不到是哪里不正常,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原来是境外资金通过层层伪装,将资金来源彻底隐藏,然后通过反向收购香江的本地机构,利用机构来打压股价,然后一点一点扫货,最后收购这些高科技企业。

本来他们已经伪装的天衣无缝了,但奈何这家名叫“鸿升科技”的公司是杨凌格外关注的企业,因为这家公司是全球唯二的拥有顶级芯片制造代工企业之一,而另一家就在宝岛省。

而原通电话即将准备全国推广,只要原通电话能够畅销,有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那么之后就可以开发属于华国自已的数字移动电话了,而到时候一定绕不开这种顶级的代工企业,所以杨凌对其格外关注。但最近发现,一些小的机构开始增加持股比例,这本来无可厚非,机构投资本来就是这样,但是他们的换手率却格外的高,机构投资即便是短期投资也不可能在几天内连续倒手,而且在翻阅几家其他公司资料后发现同样如此,最诡异的是流通的股份基本都在这相同几家机构之间流转。

接着杨凌让理查德查了一下这几家基金,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几家基金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资金规模却异常的庞大,而且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会发现,这几家机构全部都是相互关联。而关联方都指向莱曼群岛这个避税天堂,之后就再查不到了。

杨凌迅速拨通了覃教授的电话,将自已的发现汇报给了覃教授,覃教授也不废话,马上派人去调查。

一天后,杨凌接到了覃教授的电话,经调查,果然是灯塔国的资本,通过莱曼群岛注册的空壳公司控股了几家基金,然后用了两年的时间将资金转入了香江。现在已经开始大面积收购科技公司了,自已这边已经派人去了香江,绝不能让这些公司落到这帮人手里,不然以后将后患无穷。

杨凌不得不感叹覃教授的情报能力,随后表示想向华投公司借钱收购“鸿升科技”,但覃教授表示没法再向东原提供借款了,毕竟华投是正规央企,不是覃教授自已的。

就在杨凌失望的时候,覃教授告诉杨凌,可以联系鲍国试一试,以自已和鲍英的关系,以个人名义帮这个忙,他应该很愿意。

挂了电话,杨凌有点拿不准,毕竟自已和他只是几面之缘,虽说上次在东原,鲍国表示了想和杨凌交朋友的意愿,但这毕竟是几十亿的生意,对方会因为自已或覃教授的一句话就同意?

思索了几个小时后,杨凌拿着电话踌躇了半天,就是没勇气去拨号,随后一咬牙,大不了被拒绝,又不会少块肉,然后拨通了鲍国的电话。

杨凌向鲍国表述了自已的想法,电话那边沉默了片刻,正当杨凌准备好被拒绝的时候,电话那边传来了鲍国的声音:“如果你是以东原国投负责人的身份打这个电话的话,我只能说抱歉了,但如果你是以朋友的身份寻求帮助的话,我很乐意帮忙。”

杨凌随后说道:“可是老鲍,我不以公司的名义怎么向你借钱啊,我一个公职人员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向你借几十个亿吧?我拿什么还啊?”

鲍国不知可否的笑了笑:“怎么不可以,我只借钱给朋友,我们家族的信条就是财散人聚,我是交你这个人,可不是东原国投啊。”

杨凌听的一愣一愣的:“可我是个公职人员啊,而且那可是几十个亿啊,你确定?”

“你个人不行,可以以你那位漂亮的未婚妻的名义啊。还是那句话,我只借钱给朋友。想好了联系我,拜拜。”

挂了电话,鲍国看向自已的父亲道:“这样说没问题吧,老爸。你说这个覃总也是,非要这么拐弯抹角的吗?直接说不行吗,真搞不懂你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是怎么想的。”

鲍英瞪了鲍国一眼,鲍国立马乖乖的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