轘辕关城上,
战场清点完毕,双方都没死什么人,本军被弓箭射了几轮,受伤的多一些。
尽管如此,众人犹自有些后怕。这战不见硝烟,但个个都感惊心动魄。许多冲动的现在回想起来,都感到不可思议。
深夜,
围坐一团,宋飞越想越是奇怪,问道:“哥,那人应该就是贾诩吧?怎么几句话就那么厉害?”
“你们忘了?那么多社死、网暴是怎么回事?还不是一样的?那么多人一起损人,谁也受不了。我也算是明白了,贾诩还是厉害啊,他先离间咱们,然后又针对小飞,趁咱们情绪失控,他就攻城。要不是咱们先把关道填了,这回肯定大败。”
嗯嗯呃,
就是这样!
特么的坏璧!
贾诩狗日的太毒了!
不毒能叫毒士?
众人犹自窝火,一下子又骂开了。
“俺叔,白天差点都乱了……两边军兵差点打起来,有几个在后面都动手了,我和宋杰拦下来的。”
宋天佑这时压低声音,生怕那些军兵听到。
嗯嗯,
“以后千万不要提那些话,太危险了……贾诩王八蛋这是认知战啊……认知战听过没?”
宋安方才想到:所谓骂战,其实就是制造认知混乱。用极其恶心的话来挑拨离间,污名化,直接让主将在众军面前丧失威信。白天时候,敌军骂宋飞毛都没长齐,宋飞在军兵面前就没脸了,再加上挑拨黄巾和官军,宋飞就真没法再带兵了。
这个招,看似司空见惯,但这可是三国时代!可见贾诩真的是牛逼人物,以后见了面,非要提取不可。
聊了一会儿,又说到封关。
宋杰道:“俺哥,咱们要封多久啊?一直封着也不是事吧?到时候就算红薯土豆有了,可那些建材也进不来啊。”
对对对,
这也不是事!
真封个一年半载,肯定出事。
“我们当然不会封很久了,封久了肯定不行嘛!咱们也是没办法嘛!封几个月再看吧,等袁术知难而退,咱们自然不封了……”
“不过,你们说的也对……军兵和朝臣也都会有疑虑,看来,我要回去一趟,跟天子解释清楚,让那些屯主不要慌……”
“你们守关的,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能出去!”
“宋飞,我现在不担心轘辕关了,反而是担忧孟津那边两个关,袁绍实力强大,那边又是水关,不容易防守。你去看着一点,有事一定报我!”
一番部署,次日又到几处鸟道查看。一连三日,又堵住了四五个危险关口。
这天,
刚回到关城,消息就来了——
不许一个人、
一粒粮食入关!
仲氏天子袁术下了诏书,命令各诸侯在八关之外再设关卡,无论是什么人,一律不准通过;又在伊洛周边各地贴出了这条告示。
【仲氏天子诏曰:平都伪朝,所行非道。贼臣宋安抗拒天威,竟封锁八关,使黄巾之徒纵虐伊洛。此等暴行,旷古未有,不啻洪水猛兽也。朕即命各地从义诸侯,明告天下,宋安黄巾既昧于天理,惟有诛之以彰天道耳。著洛阳八关之外,再设关卡,不许一人一物出入。待贼困极而后,天兵加诛之。】
玛德!
我擦!
众人一时都骂出来。
“袁术不是人啊!”
“困死咱们!”
“等我们红薯土豆熟了,他困个屁!”
“伤天害理啊!”
“这什么三国啊!”
“……”
宋安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太毒了,真的太毒了。这是摆明了以为我没粮食,活生生困死啊。可这样做,伊洛之地那么多百姓,难道也要跟着我宋安陪葬不成?
啪的一声!
一念至此,他忽然暴怒,骂道:“他们连百姓也不管!其心可诛!”
众人也是大怒,想到这些诸侯简直比土匪都不如,个个气得不行。
“困不死我们的!”
“再过一两个月,红薯土豆熟了,什么事也没有!”
“但是,建材运不进来啊,平都修建的事儿就黄了……”
“那就打!打出去,把袁术给灭了!”
“还有曹操!灭了丫的!”
“……”
呼……
宋安真心被气了一下:想不到曹操、孙策这些人,为了自已的野心,竟然连灭绝之事也干!实在太没底线了!
他本来只是想着先挡一挡,等他们的会盟散了,或者瞅个机会突然袭击,把袁术、张绣什么的给灭了,到时候也就不需要封关了。可现在看来,这些势族明摆着是要人死的。
“那就别怪劳资不客气了……”
这时,
宋安的思路也忽然清晰起来——
他们既然要封锁,那就封锁好了。等我把伊洛之地治成高地,反过来压死他们。劳资要粮有粮,要兵有兵,以后还要再搞投标、搞产业,把天下的财富都吸引进来,看你们怎么封?到时候你们特么地求我开关,劳资也不开!
脑海中浮现出蓝图,他也不着急了,部署一番,就想着先回平都,让刘协安心下来搞发展。
次日,
他再次嘱咐众人不可出战,然后带着宋杰、宋铭几个回去了。
……
还没到平都,宋安就能察觉到气氛还是有些异样。
说到底,大多数朝臣压根儿就要袁术进来代替刘协。屯主们虽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也有压力。毕竟,袁氏的威名还是太强,他代表天下诸侯权门,各地的势族,这就让屯主们害怕了。
这些屯主也都有点实力,只不过不掌权,没有兵,或者兵少。在他们印象中,每次发生权门和天子的恶斗,死伤的都是实力弱小的。那些强势的,无论谁胜谁负,反正不会吃亏。
所以,屯主们主要是怕,怕袁家破关进来惩罚大家。虽说轘辕关胜利的消息也传遍了伊洛,但他们还是没有足够信心。毕竟,谁手里也没有多少粮草,八关又都封了,什么也进不来。
“看来,要等到红薯、土豆出来了,人心才会稍稍安定……”
当务之急,
他觉得还是要先给刘协解释清楚这个种田流策略。
所幸,
杨彪、赵温他们上次谋反,把柄已经被捏住,这次倒是没有瞎搞。平都城内也都在兴建。禁军换了人手,也倒还秩序井然。
宋安把阳山村的人召集过来,盘问一番,又问了宋明诚、宋伟,平阴屯田也没出事。就是一点,可谓是相当扰乱军心——
“不许一人一物通关!”
袁术诏书里的这句话,不胫而走,竟然在短短数天之内,就传遍了伊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