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才一周过去,魏师弟就能将撼山拳习练如此熟络,摸清其中的套路,看来魏师弟在武道上也颇具天赋。”

在一番酣畅淋漓的对练之后,苏北笑着开口。

魏晋摇了摇头,实话实说:“照比苏师兄的天赋,差之远矣。”

魏晋知道,自己的天赋只能算平庸,他只是靠着境界上的优势,才能让撼山拳磨皮篇的提升速度达到水准之上。

这已经可以让撼山武馆中的大部分外门弟子都羡慕的修炼速度,对于魏晋来说,撼山拳依旧远远不如自身邪功的进度。

在体会到焚血神功,血线掌每天提升3%,甚至服用沸血散之后还能翻三倍。

而撼山拳修炼七天才能提升1%,按照这个进度起码也得近两年时间,撼山拳才能入门,这个速度对于魏晋来说就跟龟速没有什么区别。

而靠着武馆内的活气汤,舒筋散,可以让撼山拳修炼起来事半功倍,同时对他的身体也大有益处。

但两副药汤加起来需要一两银子,而且必须每天服用,才能在半年之内让撼山拳小成,可对于现在的魏晋来说却十分艰难。

“魏师弟无需谦让,我只是比你早入门了几年,如果在修炼上有什么不解的,都可以来问我。”

魏晋见机便询问道:“对于拳法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和练法,我已熟记于心,但其中的拳招无我三式,恕师弟笨拙,至今没有任何领悟。”

苏北笑道:“魏师弟莫不是在骂人,这无我三式是仅次于撼山三式的杀招,是撼山拳中的精髓所在。”

“可不是一时半刻就能领悟的,能我从七年前修炼至今,也不过才领悟前两招,到现在都没有将这三式完全掌握。”

听出苏北的话中没有恶意,魏晋连忙拱手告罪。

苏北却浑不在意,继续道:“无妨,既然魏师弟你想学,那我便将已经掌握的无我三式中的前二式,在其中领悟到的精髓都讲与你听。”

“这,在下实在愧不敢受。”魏晋再度拱手,心中对苏北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苏北则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魏师弟年纪轻轻却思想如此老旧,武道之路最忌讳的就是藏私自重,生怕别人偷学了去,倘若人人都如此,那武道如何能兴隆,恐怕离灭绝都不远了!”

“而且我也不是只传授给你一个人,我说你且听着,无我三式的前二式分别为,拳出无我,拳出无敌!”

接下来苏北开始讲述起这二式需要注意的地方和窍门,还有他修炼的心得体会,不禁让魏晋本人受益匪浅。

“总之就是要以长久的练习为基础,再在大量的实战中加以感悟,不重其形,而重其意,意化其势,拳出无我只有拳,拳出无敌只有我。”

“撼山拳讲究大开大合,是以弱胜强之拳,要的就是遇强则强,有我无敌之势,遇战不可逃,遇敌不可退,遇强不可怯!”

“这便是撼山拳意!”苏北话落,只留下了还在原处若有所思的魏晋。

……

来到撼山武馆已经半个月过去。

名称:魏晋(18岁)。

境界:磨皮。

功法:焚血神功(小成焚血30%)血线掌(小成一层17%)撼山拳(入门15%)。

这半个月时间里,魏晋除了坚持习练磨皮篇中的习练法与对练套招,就一直在沉浸在撼山拳的锻体法,和养气法当中。

锻体法中以沙石磨擦打炼双拳,从细到粗,又从粗到厚,由厚成茧,在以舒筋散服之,对于已掌生双茧的魏晋自然轻车熟路。

而养气法,则让魏晋略感神异,这是他在修炼邪功时没有接触到过的领域,练法是以平心静气,调息养气为主。

而养气法最为神异的地方,却是可以和其它的练法一同习练,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还远不止如此,在配合上养气汤后,魏晋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都在得到春雨细无声的滋养,让他在之前战斗中受到的暗伤,暗疾都在悄无声息的消失。

随之魏晋就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锻体法和养气法,撼山拳的入门速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基本每天都以1%进度,他现在有信心用三个月将撼山拳入门。

不过除了撼山拳进度的显著提升,对于靠修炼的邪功起家的魏晋,也自然也不会忘记,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按时修炼。

这期间他也明悟到,自从踏入磨皮境以后,沸血散对于焚血神功的作用大不如从前,所以魏晋决定要改善沸血散的药方。

在根据其中所需的气血药材,魏晋简单粗暴的将其换成药性更强,药效最好,或者份量加倍的搭配到一块儿,反正他可以豁免修炼代价,也不用担心把自己吃坏。

但这一操作,看的是本堂春的山羊胡子掌柜一愣,连自己将胡子不注意揪下来了几根儿都数不清。

由此沸血散升级版完成,从原来三十个铜板一副到三百个铜板一副,翻了十倍,每三副就已经接近一两银子。

但效果却是异常的好,让原本停歇不前的焚血神功,再次充满了前进的动力,而原本就比焚血神功速度快的一倍的血线掌,顺带着又增长了一倍。

当然前后两者,不管是从威力还是作用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同时兼修两门耗钱的武功,魏晋的在实力在突飞猛进的同时,花钱也跟流水一样。

魏晋兜里的腰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干瘪,原本的二百二十两银子,除去租房子的钱,魏晋还留给母亲和二姐五十两银子,够两人日常开销。

再扣除掉学费,只剩下九十两银子,满打满算也只够维持三个月的汤药钱,这还不算沸血散和日常上的开销。

三分钱难倒英雄汉,不知不觉魏晋已经捉襟见肘了,这原因除了穷文富武,花钱如流水的武道外,还因为他本身就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就在魏晋还在为钱犯愁之际,苏北的弟弟,那个引领他入门的白净少年,苏南此时走了进来,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