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苦涩的汤
坐在饭桌上,乐瑶看了一眼就想叹气。主食是蒸饼,馄饨,一碟腌菜,再加水煮蛋。小巧的馄饨飘在白色的瓷碗里,半透明的馄饨皮泛着绿色,鼻尖嗅到浓郁的韭菜味,不用想,嗯,准是韭菜鸡蛋馅。
用小勺盛起一个馄饨,放到嘴边吹一吹,再轻轻咬下一半然后再品尝素馅,韭菜鲜美,与鸡蛋搭配更香,馄饨馅的美味和馄饨皮的滑溜感合在一起,还行,就是没有韭菜肉的好吃。
咂咂嘴,乐瑶心想凑合吃吧,就当吃素养生了。
“瑶瑶,吃慢些,注意礼仪。”柳氏给乐瑶夹了一筷子咸菜,轻声道。
乐瑶咽下口里的馄饨,回道:“知道了,娘,您也快吃,一会就凉了。”
舀一勺浓郁的馄饨汤,吹了吹,放进口里,乐瑶差点一口喷出来,真是又苦又涩,令人难以下咽。
想吐出来,但是看着瞪大眼盯着她的柳氏,又艰难的咽了下去。
“快,二哥把水递给我。”乐瑶拍了旁边的二哥乐阳,着急的说道。
迫不及待的接过水杯,乐瑶张嘴就喝,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了大半杯水,感觉嘴里的苦味才下去。
钟二哥小心的给乐瑶拍了拍背,“小妹,你慢点喝,别呛到。”
“嗝,”乐瑶打了个饱嗝,嗯,喝水喝饱了。
柳氏瞪了乐瑶一眼,恨铁不成钢的说道,“看看你像什么样子,大家闺秀的礼仪都丢狗肚子里去了。”
乐瑶放下水杯,撒娇道:“娘,咱家灶上新增了厨娘你也不说一声,害我没准备,才一下子失了礼仪。”
钟二哥听了,疑惑道:“咱家没添厨娘啊”
“怎么没添,刚才我吃韭菜馄饨的时候,那馅还是正常的,但是今天馄饨汤又苦又涩。这汤味道变化这么大,不是换了厨娘做的吗?”
伺候的丫鬟赶紧倒了一杯水,放到乐瑶手边。
柳氏叹了口气,“你是说汤的味道啊?那是因为今天厨房的细盐用完了,汤用的是粗盐。盐不好,汤才难喝。”
钟老爹喝一口汤,放下汤匙,赶紧喝了口水,压了压嘴里的苦味。
“这次的盐怎么这么差,衙门又出幺蛾子了?”
柳氏满脸愁云,低声道:“衙门那边倒没打听出什么消息,就是听铺子的掌柜说这一批盐质量都差。城里的大户人家都去府城买盐了,铺子里的盐最近销量很差。”
摆手让屋里伺候的人都下去,钟二哥四处瞅了瞅,小声道:“书院的先生说,盐场的官吏胡作非为,经常通过各种名目和手段欺压、盘削盐户,盐户生活贫困,撂挑子不干了。这不煮盐的人少,盐场没完成岁额,为了业绩不受影响,只能添掺沙子了。”
乐瑶心想,别以为老娘没吃过掺沙子的东西,乡下的碎米掺了砂石顶多硌牙,也没变苦变涩呀?
“二哥骗人,沙子又没味道,掺盐里怎么会让盐变苦变涩?”
钟二哥挠挠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原来是个学渣啊。
看着乐瑶鄙视的小眼神,钟二哥眉毛一挑,“难道你知道?”
老大别说老二,馒头别笑话窝窝,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肯定多了让人吃着觉得苦的东西啊,这都不知道。”
说完,她把鼻子一皱,耳朵一捏,做出一个可爱的鬼脸,让钟二哥又气又笑。
钟老爹点点钟二哥,所以说在书院要好好读书,平时勤勉,多看书。
钟老爹教育完钟二哥,才解释道:“咱们吃的盐都是官家生产的,产量涉及官员考核政绩,自然不能缺斤短两。但是质量却不好保证,基本上就靠官员的个人约束管理了。
如果盐民不够,盐场为了交差,煮盐肯定偷工减料,过滤少了几道,所以盐才又苦又涩。
反正只能官府制造盐,好也好,歹也好,不管做成什么鬼样子,百姓要吃盐就得找他们买。没有盐,人会感觉到体乏无力,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干不了农活,做不了工。”
乐瑶心想那是因为盐在人体中负责调节酸碱度,维持渗透压,没有盐,人体就会出现代谢紊乱。
代谢紊乱,能不肢体乏力吗,严重了还会消化不良,脱发呢。
现代通过饥饿法减肥的乐瑶,亲身体验,现身说法,说多了都是泪。
钟二哥受教点头,这真是暴利行业,“怪不得我同桌说,江南的盐商可有钱了,每年大把的钱洒向钱塘江,就为了看一眼一层浪花一层金的盛景。
还有的盐商信佛,把金箔贴到金山寺的塔壁上,风吹跑了,然后还贴,可败家了。”
乐瑶瞅了一眼傻傻的钟二哥,垄断企业,能不挣钱么,撒的也是小钱,家里藏的才是大头呢,哪个盐商不是腰缠万贯啊。
钟老爹喝了口水,接着道:“现在的官盐,大部分苦涩不适口,杂质多的要命,简直不堪入目。一斤官盐要价三十六文,要是上好的细盐则五十文,价高的时候能到六十文。”
“爹,娘,咱家买点细盐吧,做菜的时候省着点,也比吃这粗盐好啊。”
钟二哥嚼着嘴里的馄饨,在一边点头赞同。
柳氏瞅了一眼天真的孩子,心想真是不知人间疾苦,该放出接受接受社会的捶打。
“你以为我没想到啊,重要的是县里没有卖细盐的。要想买细盐要么去府城,要么找私盐贩子。”
钟二哥好奇的问道:“娘,私盐贩子手里的盐比官府的还要好?咱们县衙都没有细盐呢。”
“那就是一群只要钱不要命的,你好好读书,别瞎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