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两全之策
在后年夏秋之前,羊家子弟都可以用守孝为理由拒绝出仕。
后年夏秋前后,关东的形势也就稳定了。
征夷军能否长存,与朝廷的关系又该如何协定,到时候都会有个说法。
羊家就这样轻易地躲开了各种凶险,是真的运气好。
感慨之余,蔡邕问:“以文举观来,今番群雄联军东讨,将会如何?”
“恐非刘先生敌手。”
孔融摇头晃头一双醉眼没啥精神,想了想,才继续说:“刘先生家徒四壁,为取胜,自无所不用其极。
而州郡之长,多出身大姓,顾忌、杂念颇多。
能心无杂念一腔赤忱以死报国者,恐怕寥寥无几。”
“无报国敢死之心,又如何能驱使吏士与之死战?即不能死战,今征募十余万大军,不过是徒害人命。”
孔融口吻一如既往的不屑:“伯喈兄且观刘先生破贼之战,亲入战阵之中,三军吏士齐头并进,方圆二百里上下一心与贼酣战,贼不能支挡,故大溃请降。
来日决战,刘先生效仿霸王亲率吏士突阵,各方豪杰何人又敢如此?”
蔡邕沉默不做反驳,刘恒的奏表里肯定有自我夸赞之类的修饰。
可大致的作战过程是经得起推敲的。
现在朝中、州郡,又有几个人能打出征夷军现在的战果?
皇甫嵩、朱儁虽然善战,可这两个人若统御征夷军,绝对会遭受到黄巾军的殊死对抗,不可能这么快结束决战。
那剩下的人里,卢植已经出逃避难。
董卓不可能离开雒阳,余下也就曹操、鲍信、袁绍、公孙瓒、孙坚、陶谦有丰富的战争经验。
如袁术勇名在外,可这是轻侠之勇,即便袁术肯率兵突阵,但战斗意志绝对不会像刘恒那么坚决。
袁术的出身注定了袁术虽有拼命的勇气,但这股勇气绝不会持久。
蔡邕又想到了盖勋,这个灵帝在晚期时十分看重的统兵人才或许有能力击败征夷军。
可董卓更忌惮这个人,绝对不可能把正值壮年的盖勋放出去,否则就如猛虎出笼,很难再束缚起来。
现在朝中正在推动一项机密,只要达成的话,那盖勋、皇甫嵩就会被妥善解决。
关东州郡长官越聚越多的兵,朝廷公卿也很是忧虑,增加朝廷直属的兵力是目前十分紧迫的事情。
否则群雄讨刘后,极有可能效仿刘恒挥兵上雒。
刘恒已经用一场成功的上雒刷新了天下人的观念……
原来兵强马壮,真的可以逼迫太傅袁隗辞职,还能勒索到州牧之职。
在刘恒与关东群雄对峙、厮杀期间,朝廷必须要强化可控兵力。
直接吞掉皇甫嵩、盖勋的部队是当下最快捷、省事的办法……
这件事情正由周毖在做,已经有了些眉目。
见蔡邕眉宇有思索之意,孔融索性继续说:“据我所知刘先生携神女回泰山至今,女子无所幸,金银钱帛无所取。简朴如故,实在是可怖。”
蔡邕也是轻轻颔首,神情也显得严肃起来……
这是一幅摆明了自己不安家,也不让所有人安家的气势。
而董卓呢?
自上雒以来,恨不得每天都能睡两个新妇。
关东群雄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初募兵时州郡府库还能度支,现在都出现钱粮不足的现象。
这种时候必须想办法筹措更多的钱粮来养军队,筹措的手段不一而足。
许多人自知天下将乱,更是抓紧时间享受。
孔融最后长叹一口气,正视蔡邕:“今董相国地位日益稳固,已不能容我。此去青州,还要多谢伯喈斡旋。
只是我料董卓早晚必为人所图,伯喈当修身严谨,不要授人言柄。”
“奈何相国恩重,恐怕要让文举失望了。”
蔡邕也爬起来,神情为难模样:“此去青州,文举是困鸟入林得享自在。
而朝中,相国能辅则辅,不能辅无非同死。”
说着蔡邕端起杯中剩下的酒,孔融也端起酒,同饮这一杯。
酒水下肚,险些从喉咙里又挤出来。
孔融也抚着自己肚皮,看着蔡邕那独特的大额头,挤出笑容:“那伯喈兄珍重。
若是刘先生挥兵上雒途径陈留,我自会极力周旋,保伯喈兄宗族。”
蔡邕只是点点头,又重新躺下,挺着圆鼓鼓的肚皮,神情很是惬意、快乐。
第四日出发,张邈、张超兄弟,还有曹操、李旻、臧洪等人送孔融登车。
张邈很感性,出声规劝:“刘先生军营发迹,文举此去,必受刁难呀。”
孔融头疼不想多说话,一手抚着额头回答:“若能使东阳侯悬崖勒马,止刀兵之灾,何惜此身?”
曹操也上前与孔融道别,彼此也是惺惺相惜。
稍作停留,孔融及相对庞大的使者团队就启程向东。
张邈、曹操等人也翻身上马,曹操马身稍稍落后张邈半截。
两人驱马离群,向张邈讲述最近几天已经确认消息:“董卓已征京兆尹、左将军入朝,待其掌控三辅兵马,自会同意下诏讨贼。”
张邈闻言环视左右、远近,目光幽深:“陈王如何答复?”
“因蒙阿多谣言之故,陈王无意与袁氏联合。”
曹操吐着白气,也是为难模样:“陈王自恃勇力行举素来强项,若袁氏兄弟率兵加入联军,便固守陈国不问外事。”
张邈神色纠结,复问:“可有两全之策?”
“难。”
曹操细细讲述:“陈公台欲设计引蒙阿多攻刘岱,以此激怒天下群雄,然事不能成。
徐州上下皆自守之贼,无意与蒙阿多交恶。
并明言,若讨董卓自会出兵出粮。”
曹操多少有些气馁:“自东莱李条举兵依附蒙阿多后,刘岱宗族就已押解启程,欲交付刘岱。
此公又恐我等事败,其宗族为战火所灭。
此刻正遣人勾连蒙阿多,欲倒戈相向。”
刘岱是原太尉刘宠的侄儿。
刘岱的弟弟刘繇在雒阳政变期间以孝廉充任郎官,战后出逃雒阳。
董卓拜司空时,征刘繇为司空府掾,转而授官侍御史,但刘繇就是不去雒阳赴任……
现在世道乱哄哄的,甚至没几个人清楚刘繇的踪迹。
一听刘岱企图倒戈,张邈神色一僵:“本初可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