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神后,江白环视在场的众人,多数人沉默着,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太监们虽然不懂这词中的深意,可江白描绘出的画面,他们感受其中。

然而宫女们不同,作为女子,她们与柳太妃的日常相伴,对诗词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江白的吟诵令她们将自己带入进诗词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烟云和烟月轻声重复着这词,想象中出现一个美丽女子,独自躺在阁楼中,面前摆着酒壶,一个人沉醉于酒香,夜色渐深,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

突然,烟云和烟月的目光纷纷转向阁楼中的柳太妃,这首词……难道是为柳太妃而作?

仔细一思索,似乎是这么回事。

词境太过贴切了。

是即兴创作?

烟月好奇地看着江白:“这词是你偷来的还是自个儿作的?”

江白轻笑道:“一时灵感迸发,即兴之作二位妹妹觉得如何?”

他目光转向烟云和烟月,她们脸上不由自主地泛起红晕。

这首《声声慢》好不好无需江白解释。

李清照的词若不佳,天下又有谁能算得上好?

尤其对于女子而言,她们天生情感丰富,心思细腻,更能领会其中的意境。

就像眼前的宫女们一样,太监们虽只觉得词好,但她们能体会到更多,与当前环境结合,展现出无法言说的美感。

漫云亭阁上。

柳太妃品着暖酒,她的目光投向下方的廊亭,好奇地问道:“他们在做什么?为何如此闹的没规矩?”

她的好奇心主要是因为江白。

“奴才去了解一下。”

一旁的陈公公立刻派人打听。

不久后,陈公公得知了情况,他深思熟虑后,走进阁内,对柳太妃说道:“太妃娘娘,是小太监江白在作词。”

“作词?太监竟然还能作词?”

听到这一消息,柳太妃顿时感到惊讶,未曾料到江白有此才能。

“回太妃娘娘,据传话太监所说,江白自夸其词远胜云德先生。”

陈公公沉声汇报,但他的话刚一说完,柳太妃的眼神微微变化了。

众所周知,她对云德的词集情有独钟,江白的言论自然引起了她的不满。

但正因为她的不满,她对一位太监能创作出何种词更加好奇了。

“创作了什么样的词?”

“刚才看他们言笑晏晏,怕不是些淫腔污调吧!”

柳太妃的声音平稳,长时间侍奉在她身边的陈公公立刻察觉到了她的不悦。

他立即说道:“奴才将这词背诵给太妃娘娘听。”

“这狗奴才过于自负,虽是陛下派来的,奴才总觉得他心怀叵测,还望太妃娘娘向陛下说说,让他离开。”

陈公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而柳太妃没有立即回应,她虽然性情温和,但并不意味着她缺乏见识。

她也察觉到了陈公公的担忧。

但她更加好奇小太监江白到底创作了怎样的诗词,竟能吸引众人围观。

很快,一个传话的太监过来,低声念出江白刚才所吟诵的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太监吟诵,特有的尖锐嗓音读得颇为吞吞吐吐,语调毫无情感,陈公公本就带着偏见听的,对这首佳词更是厌恶的很。

柳太妃内心大有感触,仿佛词中情景跃然眼前。

她轻声自语道:“红尘中,情感何其复杂。如此细腻的词句,道尽了人间离合悲欢。”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望向远方,“这几句,恰似春风拂过水面,激起了心湖中的波澜。寻寻觅觅,不就是人生的一幅画卷么?凄冷之中,又隐藏着对过往温情的缅怀。”

她又低声吟道:“风雨故人来,深夜谈古今。怎一个愁字了得,人间情事,终是一场空。”

柳太妃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沉,陷入了思绪,仿佛在这几句词中,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间的酸甜苦辣。”

“太妃娘娘。”

“太妃娘娘”

“太妃……”

陈公公轻唤了几声,柳太妃才回过神来,

“好……你先退下。”

她的语气平和但坚决,陈公公虽想说什么,但也不敢多言,只得退到阁外。

陈公公离开后,阁楼里只剩下柳太妃一人。

她凝视着面前的温酒。

望着渐渐暗下的天空。

透过窗户,风吹得有些急促,天空上的大雁早已飞走,地面上黄花残叶,呈现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之美。

她的心中不断回响着这首《声声慢》。

词境之美,恰好应景。

“真是好才华。”

作为才女,柳太妃立刻领会了这首词的独特之处,意境深邃,正合当下景象,令她不禁赞叹。

她的目光,此刻也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江白身上。

在亭廊中。

江白背负双手,平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作为一名六品武者耳目聪达,自然感觉到了柳太妃的关注,可他并未回头。

对于爱好词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意境,当前的氛围已经营造出来,无需多做什么,努力维持这份美感就好。

一个时辰之后。

柳太妃准备返回宫中。

守候在门外的陈公公提议惩罚江白的放肆之语,但没想到柳太妃淡淡地暼了他一眼。

“你和他也是天子家奴,身子骨不比谁金贵。皇上派来的人好生照顾着,不要冒犯天威,就这样吧。”

刘太妃只说了这么一句,陈公公当场愣住了,他立刻意识到,刚才的那首词,正中柳太妃的心意,赢得了她的好感。

否则以柳太妃对云德词集的钟爱,怎会不对江白严加处罚?

随着太妃娘娘的回宫,所有的太监和侍女纷纷跟随。

江白混在随行队列中,一言不发,安静如常,仿佛周围的一切与他无关。

但当他们即将抵达延福宫时,柳太妃的声音突然响起。

“江白。”

她轻轻呼唤,声音柔和如同流水。

“属下在。”

江白迅速溜到跟前。

“听说你今天创作了一首词?”

轿内,柳太妃语气平淡地问询。

“回禀太妃娘娘,奴才只是随意作的,无理之言望娘娘恕罪。”

江白表现得十分谦逊,没有任何夸耀的意思。

“不必过于担心。”

“你的词很优美。”

“确实比云德先生的作品更胜一筹,只是云德先生已出版词集,你这一首尚难与之相比。”

“若你日后有心创作,所有作品都可以先让本宫鉴赏,如果每首都如此精彩。”

“在这词坛上,你定能占有一席之地。”

“甚至可能为我魏王朝增添一些文化底蕴。”

柳太妃十分认真地说着,虽然她自己不能创作出如此佳作,但她的鉴赏眼光非凡。江白的这首词,绝对是高水准的作品。

放入词坛,必将引发巨大的轰动,但词与诗相比,影响力终究有限。

“属下定当遵从教谕。”

江白依然保持谦卑的态度,他创作词的目的并非为了提升大魏文化,而仅仅是为了吸引柳太妃的注意,完成系统的任务而已。

“还有,别奴才奴才的叫着,你就称呼属下吧,你和他们不一样。”

“是,谢娘娘抬爱。”

而一旁的陈公公内心沉重,糟了,柳太妃对江白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