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这样,大魏王朝国祚延绵六百年之久,朝廷上烂的流脓,可民心所向。

征服朝廷容易,治理归顺民心却很难,与其在幕后蚂蚁啃象,不如跻身高层笑看大魏王朝灭亡,成为史书上的一个历史。

“大人英明神武,属下敬佩难已。”

江白谦恭之词的谀赞并未让姜清雪动容,反倒又问了一遍。

“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有。”

“一条简单行之有效的阳谋。”

“二桃杀三士。”

江白目光和言语间显露坚定之意。

二桃杀三士历史三大阳谋之一。

一旦入局,就无破局可能。

不是阳谋有多完美,而是阳谋善于运用对人性的把握。

面对当前朝廷的困境,江白立即想到了运用这一策略。

姜清雪满怀好奇,注视着江白,期待着接下来的阐述。

“大人,我简要分析一下,目前朝中有三大势力:激进派、保守派和中立派。”

“由于各自的利益关系,他们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得利用较弱的中立派。”

“激进派官员怕是已在多地购置了大量土地,等待着皇命下达,而保守派也准备好了破坏的方案,安心等待决策。”

“中立派官员实际上是不想卷入是非。此时,只需女帝采取一个行动,便能搅动这场混战。”

江白解释着阳谋二桃杀三士。

“什么行动?”姜清雪追问。

“将改稻为桑的试点决策权交给中立派。”江白的话让姜清雪顿时露出惊讶之色,她隐约意识到这个策略的锋利。

“为什么?”。

“大人,您考虑一下,改稻为桑本质上是为了增加丝绸贸易,增加朝廷的收入,可有些官场婊子却将国策变成一次牟利机会。”

“朝中的官员都知道激进派靠这个计划大赚特赚,如果抉择权交给中立派官员,他们怎能不动心?”

“激进派已经在多地大量投资,中立派即使想从中获利,也难以获得太多利润,反而可能树敌。”

“但面对这般巨大的利益,谁又愿意轻易放手?即便他们放手,当地的豪商们也会趋之若鹜,投入资金与力量。”

“此时,中立派官员就无法维持中立,会选择一个新的地点,这样一来,盈利者便是他们,而亏损的则是激进派。”

“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这个计划的官员还会愿意继续推进吗?”江白带着微笑说道。

官员们的立场不同、利益也不会永远一致,共同利益是有的,可人性的贪婪必会将原有利益分配打破,内讧也是必然。

姜清雪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仔细领悟着这番话,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真是妙计!

姜清雪心中充满喜悦,没想到这个棘手的问题,江白轻轻松松就找到了解决之道,确实是难得的智慧。

“但中立派的官员真的敢和他们决裂吗?现在连保守派的官员都同意了,恐怕不会这么简单吧?”姜清雪继续提问,尽管江白说得轻松,但她感觉仍有些遗漏。

听到这话,江白轻轻摇头。

“大人,您还是低估人性了,还是要从人性上出发,立场和目的是高度统一的,保守派的目标是什么?他们想要推翻激进派。”

“这个改变计划是谁提出的?是激进派。所以不管国策施行的有没有纰漏,他们总会找到借口对付这群人。”

“而中立派官员也理解这一点,他们只是负责选择地点,只需选择适合种植桑树的地方。”

“一旦出现问题,背锅的将是激进派。”

“责任一点没有,利益确是实打实的,不仅能赚钱,还能博得美名。成功亦或是失败,中立派稳坐钓鱼台。。”

“在这个千载一时的机遇面前,他们会错过吗?他们之所以保持中立,是因为缺乏争夺的手段。如果有机会争取利益,他们还能保持中立状态吗?”

“因此属下特别建议,将选择改种桑树的地点的权力,完全交给中立派官员,而其他相关事宜仍由激进派处理。”

“从激进派的角度来看,他们累死累活的出谋划策,不但不赚钱还可能亏损,一旦出现问题,他们还要承担责任。”

“激进派谁愿意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出面呢?”

“所以,无需陛下直接暂停这个计划,恐怕一提出这个建议,铁锅一样的激进派官员顿时四散。”

既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如此矛盾,便是人性。

这番话说完后。

姜清雪彻底悟了。

她也完全领会了“二桃杀三士”的含义。

‘桃子’只有两个,一是打击敌对势力,二是赚取银两私人获取暴力。

但争夺‘桃子’的却有三方,自己只需将一个‘桃子’交给最弱的一方,内定另一个‘桃子’的拥有方。

最强大的党派,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要背负责任,因此宁愿反抗,也不会让其他两方获利。

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就无需自己亲自介入,最强大的党派自会出面阻止。

如此姜清雪停止改稻为桑的目的就达成了,且矛盾不会转移到她身上。

绝!

真是绝妙!

堪称天下无双。

姜清雪心生钦佩,大呼受教。许守云之智谋,实乃非凡,堪比妖孽。

“今日便向女帝禀报此事。”

月下姜清雪越发感觉身子轻盈,心中忧郁了却大半,吐出一口浊气,此事关重,要思量好枝末细节,不能草率行之。。

“大人,稍等一下。”江白开口,叫住了姜清雪。

“还有什么事?”姜清雪好奇地问。

“大人若要告诉陛下,有一个细节必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