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难题
刘长青住院的这一周时间,也是红星厂里最乱的一段时间...
本来,厂里许多人都觉得,刘长青就是把红星厂搞成这样的罪魁祸首,只要刘长青不在了,厂里也会慢慢好起来...
不仅工人们这么想,其实就连某些厂里的野心家,也是这么想的...
实际上,现在厂里的人,还没意识到,红星厂的真正问题所在...
或者说是对国营工厂这块铁饭碗的招牌,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他们握着的是铁饭碗,不会真的不管他们...
而一些,自认为自己有些资历的厂领导,也觉得这是一个让自己更进一步的好机会...
因为他们都知道,当初刘长青正是抓住机会,才直接破格升到了厂长的位置上。
而现在厂里的一些领导,自认为现在的他们,和当时的刘长青相比...
不管是资历、经验都要占很大的优势,没理由当初的刘长青可以,他们就不行。
但老孔却并不在其中,因为他是知道的,现在的红星厂已经到了快要濒死的状态,这个时候,哪怕有接替刘长青的可能,也是去背锅的...
他才不会傻到,主动把刘长青的锅接过来,自己背上呢...
而事实上,那些觊觎厂长位置的人,就不知道吗?
不,他们也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和那些厂里的普通工人,持有一样的看法。
觉得上面不可能,会放任一个数千人的大型国营工厂,就这么倒掉...
也不能说那些人这么想就是错的,因为上面,确实也想帮红星厂解决眼下的危机。
不管是燕京的轻工布,还是滨海本地的正辅,都不希望像红星搪瓷厂,这样的国营大厂突然倒下...
那将意味着几千个,原本是为地方实现四化的中流砥柱,一下变成了地方的负担...
甚至影响的还远不止这几千个工人,可能还要影响他们背后的几千个家庭...
以及红星厂区周边的治安等等问题,都会成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效应...
可怕的是,这个连锁反应,是朝着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而光想解决是没有用的,因为红星厂呈现出来的问题,不是个例。
甚至论问题的严重性,根本都排不上号。
现在的轻工步早都已经焦头烂额了,尤其是在政策鼓励给厂长放权以后,轻工步能得到消息的时候,出问题的工厂基本就已经到了癌症晚期了。
不是像以前那样,换个领导班子就能解决问题的...
而且,现在轻工步内部,也在悄然的进行着机构变革。
在上面的各种大小会议中,已经不止一次的有人提出,想要撤销一部分的专业局,并成立具体的相关行业协会...
事实上,这些建议,在后世都已经证明,思路确实是对的...
只不过这样一来,内部自然会出现分歧,毕竟有革新派的地方,就必定会有保守派...
内部意见不统一,自然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就没有那么高的效率...
除非是那些可以出口创汇的大户,会重点照顾。
毕竟,现在能创汇的企业在哪里都是宝贝,这些宝贝出了问题,自然享受的就是亲妈一样的照顾。
至于红星厂嘛,自然就是后娘养的了...
而滨海本地自然更加着急,毕竟红星厂真出了事,首当其冲、影响最大的就是滨海本地...
说起来,滨海本地也觉得自己很冤。
毕竟过去红星搪瓷厂创造的利润,都是上交国.家的。
现在出事了,却要滨海本地自己来扛...
可细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此时,滨海本地的情况,勉强还算不错...
毕竟现在还是八十年代中期,距离90年代初的下岗潮,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现在滨海本地,出问题的国营大厂,并没有某些地方那么多...
之前最大的隐患滨拖,也已经进行了合资,虽然中途也出了不少问题,但总体情况,还算良好...
而现在,只有红星厂等,少数几个大厂出了问题,至于那些小厂,直接都被忽略掉了...
但就是这少数几个大厂,加起来,也有将近两万多名工人...
相比后来的下岗潮,这‘区区’两万工人,自然是小巫见大巫...
可现在滨海的领导,还没见识过几年后下岗潮的场景,自然觉得,现在已然是最危急的时刻了,一个解决不好,就会出大乱子...
可怎么解决呢?其实滨海本地正辅也很是头痛,要说好用的招吧,倒也不是没有...
直接让银行给红星厂贷款,让红星厂能有钱发工资,稳住工人的情绪,然后再让红星厂慢慢的恢复正常...
还别说,原本正辅内的一些领导,还真是这么想的,可派人实地去红星厂调查后,他们就不这么想了...
因为他们了解到,现在红星厂已经烂到骨子里了...
几千人的大厂,居然所有工序都是纯人工的,原有的生产线被一场火灾烧了,时隔将近一年时间,居然都没有引进新的生产线...
而即便是这样,红星场内,仍旧是实行轮休上工,才能让厂里的工人们都有活干。
可见,现在的红星厂,已经不是引进生产线,就能解决问题的了...
他们原来的那些订单,几乎都在这一年时间内,被那些原来他们看不起的乡镇作坊,蚕食干净了...
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能不能恢复生产的问题了,而是,即便红星厂恢复了生产,恐怕也要面临产品滞销的问题...
没错,当滨海的相关领导,得到手中的这份调研报告的时候,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东西生产出来,居然还会有卖不出去的情况...
可事实又让他不得不相信,因为红星厂的规模,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像那些乡镇作坊一样的灵活生产...
有订单就多做点,没订单就少做点...
现在,这样半死不活倒还好,一旦开足马力,就必然需要天量的订单...
本地正辅,自然不可能去帮红星厂去寻找订单...
而没有订单,即便红星厂拿到了贷款,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