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最终还是离开,放不下面子,对沉迷下棋之风甚为厌恶。
朱十二也只得瞪了张老四一眼跟随回去。
其实这些天来张老四内心也掀起巨大波澜,他本来在暗中组织棋教,进教的已有数百人,准备待机而动。
而当今起义已经风起云涌,倭寇作乱,他再不做点什么觉得说不过去。其实他是一万个想投奔朱元璋的,只是他是下棋之人,棋就是生命,不能不下棋。
常遇春回去后,他的棋军也立即宣布成立。之前的棋教中人,各处介绍来的象棋爱好者,约有三四千人。
在选址问题上早已确定,就是在连环山中的日月谷,距离城里不过数里。
倭寇登陆广阳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极大民愤,民众本就受到官府残酷统治,这回雪上加霜,再也忍受不住,在张老四号召下一呼百应!
只是,这支棋军有个极大问题,也是张老四一直不敢举义的原因,朝廷禁止百姓使用铁器,数户人才能用一把菜刀,没有兵器。当下就只好用木棒竹棒当兵器。
当然没举义还有另一个原因,担心官府遗祸义兵家人。一人参加义军,整家人就会成为通缉犯。
但这问题在这次得到解决,一人参军,整家人都到军营去,家为军营,以军营为家。
而且这次打出的名义是抗击倭寇,名正言顺。
既然成立的是棋军,就是用棋理打仗,用下棋作为武器。军中有个无敌之人,是张老四的主心骨,他就是那个击败胖瘦两人的于荞。
新近联络上的地方大户女儿霍青则是棋军的主要赞助者。
棋军成立,张老四开始讲话:“诸位,你们大都是象棋爱好者,甚至是百分之百。咱们汉人发明了象棋,就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下的。话说下棋不但可怡养性情,还类似战争,可以给到对战争的巨大启示。这次咱们对付凶残的倭寇,人数多倍于我,兵器上咱们更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咱们都是象棋的爱好者,利用下棋之计到对付倭寇之上,胜利必定属于咱们的!”
众人都对下棋充满信心,听了张老四的话也都信心百倍。
张老四又道:“很多棋友还不知道,咱们广阳出了位不出世奇才,不敢说是天下无敌,但毫不疑问的是,咱们广阳的下棋水平必可在汉界楚河占有一席之地。又说张老四比赛中得到第四名,是广阳的顶尖高手,其实非焉,不说我张老四这个第四名,就算是第三第二第一名,也远远不是这位小兄弟对手。”
很多人顿时都双目放光,广阳出了这么厉害的高手也不知道。都想看高手风采。
张老四道:“诸位肯定想认识这位小英雄,现在就由他出来说话。话说下棋水平高,指挥打仗水平也必定高,张老四水平远远不及小英雄,当然不能给瞎指挥,现在就请这位小英雄出来布置抗击倭寇的棋计。”
众人把掌鼓得山响。
于荞浑身上下都感觉不好意思,他年纪轻轻怎能承受得到如此重要的赞颂的话?自问下棋的水平十分一般,在他出生的当代也只是普通好手,实在难当小英雄之名也。而且他感到下棋一无是处,不过是搬运几枚棋子,与真正的英雄天差地别。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知自己没半点行军打仗经验,利用棋计打仗也不知可不可行。
但当此群情激愤之下,怎可不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只好如赶鸭子上架,竭己之能做一番部署。在讲台上面道:“咱们这次对付倭寇,就把双方兵力看作是棋盘上的棋子。由实力分析,敌方力量数倍于我,我们相当于咱们在下的是一盘让先让子棋。”
众人见到一个小子上台,甚为讶异,这小子是不是有这么大能耐呢?
而且看到的就像个怪人,打扮不伦不类的样子。
想咱们广阳怎么出了个这样的人?
但是其实内心已对于荞高度认可,极是纯朴,还有一股坚定之色。
这些表现出来的特质是最受他们欢迎的。纯朴是没官气,坚定是一个领导者必具的特质。而且于荞身上清清爽爽,也有一种让人感觉愉悦的特质。
听于荞续着说:“说到让先让子,相信棋友们都知道一点,水平差一点点的就让一先,再差的也只能让三先,没有说让四先的,因为如果让四先,被让方不但先手极大,而且有得子之势,授让方难以抵挡。”
众人听的心悦诚服,认为于荞有两下子,对让先分析得很是透彻。
听于荞又道:“对水平差距不大的对手是让先,差距较大的就是让子了。对让子也是很有讲究的,主要是让一只马与让两只马。一马大概是等于三先,让一马就是与让三先差不多。让双马又有铁兵泥兵之分,一般上来说,如对手有一定棋力,就只能让铁兵,如果是泥兵,那就是水平差距巨大了。”
众人又是高度认可,认为于荞说得对。有人心里暗暗嘀咕,咱这臭水平丢人呀,就是让对手让泥兵。
于荞又说道:“其实就算是让泥兵,授让方还是很有机会取胜的,因为有一些套路可用,而对手因为经受巨大的压力出错,就给了授让方的机会。”
很多棋手想,难怪咱被让泥兵还是输,原来对方果然有套路,而且己方也难避免出错。
张老四听着满意至极,于荞不但下棋高,说话也有两下子。
于荞续着说:“总的来说,让子让先都得有限度,不是说让多少都可以。这次对付倭寇的情形,却象一个已经没有限度的授让情况,在棋盘上已不止是授让双马泥兵,最少已经等于让给了对方一车,甚至于更多。”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授让一车以上,这棋能怎么下?
听于荞道:“小子想将这次与倭寇的对弈定义为让车马,咱们就按照让车马的的办法与他们对抗。”
很多人吓得脸色发绿,别说让车马,咱就是被让只车也未必能取胜。
有很多人想,让双马倒可试试,让车马根本不可能。
但是众人仍有信心,因为张老四说了于荞是高手。
张老四也是咋舌,不知车马怎让?
于荞道:“在棋盘上面让车马,依赖小子的棋力,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描着对方中路,以中炮盘头马进攻。利用中炮盘头马如摧枯拉朽之力,给对手制造巨大压力,让对手出错、以及出子稍缓的劣势争取获得胜利的机会。”
于荞的分析甚合张老四心思,他认为在让车马时也只有此一途。
顿时想到常遇春与胡大海不让他们下棋是笑话,试想这相差车马的实力,不在棋盘上争斗如何能取胜?
当下也极是担心于荞能否让倭寇车马。
而让车马,的确是如于荞所说,除了对对手摧枯拉朽让对手崩盘,没有第二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