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听到黄元通这么说,胡伟竟忍不住乐了出来。

“哈哈,我说黄大师,咱能别扯了么,还什么狐国,听都没听说过,这怎么可能嘛,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怎么可能没人知道。”

不过叶林和那甄俩人看到黄元通脸上非常严肃的表情,知道他一定不是在开玩笑。

叶林对胡伟说:“胖子,你还真别不相信,我倒觉得黄大师说的这件事情还真有可能存在。”

“切,反正我是不信,这历史上怎么会可能存在没人发现,没有被记载的国家,还说什么这个国家的国王是个狐仙,这不更扯了嘛……”

叶林笑道:“胖子啊胖子,要不说你这就暴露了你不学无术的本性,咱这泱泱华夏历史几千年,这中间存在过多少小国,现在可是没人能保证说得清楚的。”

那甄点了点头跟着说得:“叶林说得没错,就像是三星堆文明,现在人们只知道它是距今三千年到四千年之间存在的某种文明,但也不能完全确定它当时就不是一个小国,甚至近几十年通过一些考古发现,人们也是还一直在发现着某个小国的存在,要不是一些出土的文物,还有文物上面的文字,人类可能永远都不可能知道这些小国的存在,更不用说历史文献上对这些小国在这之前,那可是都没有任何记载的啊。”

叶林环视着墓室说:“其实在久远的古代,那个时候可能很多人的脑子里对于国家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所以黄大师所说的这个狐国,它有可能就是偏远地区存在过的一个部落,一个文明,如果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长时间与外界没有进行沟通和交流,那完全都是有可能的,何况这可是神农架的深处。”

俩人把胡伟说得是一愣一愣的,好像是碰触到了他的知识盲区,只顾着呆呆的一个劲对俩人点头。

不过胡伟这个时候还是不服气,他说:“就算你俩说得都对,那我也不相信这个国家的国王会是个狐仙,这国家的老百姓又不是傻子,怎么会让一个成了精的狐狸来统治他们。”

一边说着,胡伟就围着玉棺打量了起来。

他转了一圈说:“我看这玉棺的棺盖,它虽然有上千斤,可是咱几个努把劲儿,也能把它给推开,这里面躺着的是不是只狐狸,咱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说着就上手要去推。

虽然他用尽浑身的劲推了一把,棺材盖子纹丝不动,可还是让黄元通紧张了一下。

他立刻拦着说道:“不……不要轻易打开。”

胡伟纳闷,不明白黄元通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叶林解释道:“胖子,我也劝你别轻举妄动,这玉棺里要真是躺着的是个人,那还好说,可真要不是人……”

一听叶林的这句话,胡伟下意识的就往后退了几步。

而黄元通这个时候盯着玉棺却越发的紧张了起来。

叶林知道,如果这个古墓中,或者玉棺里真的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那么耗子一定会提前给自己预警,可是这会儿耗子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东西,所以叶林也比较放心。

只是他这会儿不太明白黄元通为什么就一直这么紧张。

“黄大师,你是感觉到这里有什么危险么?”

黄元通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暂时还没有,只是这个玉棺让人心里不踏实。”

心细的那甄看到从进来这里,黄元通就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玉棺上,好像是在防备着什么,于是就问他:“黄大师,墓主人用玉棺有没有什么说法。”

就算黄元通在回答那甄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的眼睛也没有从玉棺上挪开。

他叹了口气说道:“墓葬中如果出现木棺,石棺,哪怕是金子做的棺材,那都没什么可怕的,可怕就怕出现两种,一种是铜棺,另一种就是眼前这口玉棺啊……”

胡伟好奇道:“这……这是为啥,难道就不可能是墓主人纯粹因为富有么?”

而黄元通却面露苦笑,说道:“这古代的帝王将相,死之后无非就是追求尸身不腐和成仙之道,木棺,石棺,哪怕是金棺,从五行来说,它们或者与命相通,与运相连,又或者说用金棺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财富……”

一边说着,黄元通就把手搭在玉棺上,然后摇了摇头继续解释。

“铜棺,那是给仇人,或者罪人用的,为的就是将这个人的尸身以及三魂七魄都永远封锁在其中,所以有些铜棺不止会用铁水完全浇筑封死,甚至封死之后还会锁上铁链,这完全就是对死者的诅咒。”

三个人这个时候已经跟着紧张了起来,胡伟瞪着眼睛追问道:“那这个……这个玉棺呢?怎么个说法?”

“真正的玉,它与石头不同,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灵性,你可以说它能够困住这棺中尸身的肉体和魂魄,也可以说……”

叶林立刻就明白了黄元通想说什么,他接着黄元通的话说的:“也可以说,这个玉棺,是在保护着这棺中的尸身和魂魄,甚至也可以说,这玉棺中的东西,从埋葬之时,它的尸身和魂魄就一直是休眠的状态,在修炼的状态,对么!”

那甄和胡伟听完叶林这么一说,立刻转头看向黄元通,心里都在期待黄元通这个时候会摇头,否定叶林的回答。

可是他们看到的却是点头,十分肯定的点头。

“还有一点,你们看这个像什么。”

黄元通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直接将手电筒紧贴在玉棺上照射的,光线直接射入玉棺,散发出了红色的光线。

几个人上前一看,顿时就觉得更加诡异。

因为在手电筒强光的照射下,这口红色玉棺的材质能看得更清晰,他们发现这玉石里的纹理并不完全是红色的,而更像是被浸染过的。

看到这个浸染过的样子,让三个即便是对古董一无所知的人这个时候也想到了两个字,那就是“血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