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 章 回娘家帮忙
很快一大袋包子就被一扫而空,伴随着包子的香味,米汤也被喝的精光。
林安和林越收拾着饭桌,忙前忙后。
林家只有一张破旧的桌子和几个凳子,因此收拾起来也格外的快。
“过些时日蝗灾便会来临,得在蝗灾来临前做好准备,你和安安去帮一下岳父岳母,我和林轩和林越去镇上购点需要的生活用具和食材。”
林晏一脸沉重的说道:
苏宁在现代多多少少也听说过一些,所以明白蝗灾的严重性。
“你放心,我爸妈那边我会安顿好的。”说着便往房间走去,来到床前,把一些银子装好,再进厨房拿一些食材。
“那你照顾好两个孩子,我们估计要去一天。”
苏宁边说边拉着林安准备着走。
林家到苏家的距离,可想而知很远,走了很久才走了一半路。
苏宁在现代没走过什么路,平时更是懒,经常在家宅着,导致她走几步就会累。
没走多久,苏宁就已经累的满头大汗,大部分都是陡坡,苏宁一边走,一边擦着汗。
而林安则是很轻松,在她脸上一点都看不到累的痕迹。
兴高采烈的走在前面,转过身,看到苏宁疲惫不堪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娘,有这么累吗?”前面就是小商铺了,再坚持坚持,我带你去买点水。
苏宁叉着腰,一直不停的擦着汗,
“好。”
“到了小商铺,林安便立马上前问道:
“掌柜,请问您这里有水卖吗?”
“姑娘我这里有装好的水,一瓶五文钱。”
商铺远远看上去挺大的,里面卖的却不多,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食品,其余就没有了。
“给”
苏宁把钱递过去就狂喝水,一路上太热了,很快一瓶水就喝过半了。
林安接过苏宁手上的水也喝了起来。
“喝完水母女俩就赶忙往苏家赶去,得在午时就赶到苏家,”
看到路上形形色色的人,都在着急的丰收,即使谷子还没熟,兴许是预知到蝗灾要来临了吧。
苏家和林家虽然是同一个地方,但隔的却很远,大河村到大西村整整隔了两座山,两条河。
看着周围忙碌的人,苏宁不自觉加快了脚步 “安安,快走,我们得在午时之前赶到外婆家。”
俩人加快脚步,很快就到了苏家。
苏家的房子很大,是个小院,里面有几间屋子合成,外面则是一道光鲜亮丽的大门。
“外婆,外婆,在家吗?”
林安敲了好几下门,却迟迟没有人来开门。
奇怪,平时这个点苏家都在家啊,就算大人们下地干活,也会留苏小胖在家守着。今天却一个人都不在。
苏宁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地里看看,上次苏小胖带她去过一次,还有些许印象。
“安安,你跟着我走。”
边说边着急的往后山的田地走去。
穿过后山的小河再横着走过几块田就到了。
远远的就看到苏家在急忙的丰收。
“娘,我看到外婆他们了。”
林安看到就边走边喊,赶紧往他们在的 方向跑去。
“哎哟,我大孙女怎么来了?”吴慧芳看到母女俩瞬间把手里的活停下,立马上前扶住林安的手说道:
“外婆,爹爹说蝗灾快要来了,让我跟娘来帮你们。”林安奶生奶气的 说道:
“我家女婿上心了,其实今年没种多少,我们来就行了的,还让你们跑一趟。”
“我们都做习惯了,宁宁你就放心吧!你坐在旁边休息一下 ”
“王氏看到吴慧芳的关心,更奋力的干活,动作满是不满。”苏宁感觉到了。
“娘,你就不必推脱了,我虽然帮不了什么忙,但是我可以打打下手,就当做是运动一下。”
苏家一向是几个男的负责背,拉粟子,几个女的负责拔。
拉回去一趟往往需要很久,一趟就要一个时辰。
“宁宁,你怎么来了?这里有我们就够了,你不要弄了。”苏亮回来捡粟子看到苏宁便上前阻止道:
“三哥,你就别阻止我了,我不做一点啥干坐着难受,就当做是运动运动。”
你快去背吧,我们快点收完。
“小姑子,你和林猎户怎么样了,怎么肚子也没个动静。”一旁的萧氏打趣着说道
“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苏宁只好尴尬的回应道:
她跟那个人别说是孩子了,就连手都不曾牵过,怎么可能有下一步的进展。
“小姑子,不是我说你啊,你该要一个,毕竟前面的几个孩子不是你的,你跟他之间没有个孩子,多年以后保不住地位的”
“没事,慢慢来,不着急不着急”苏宁对于此类敏感的话题只好笑着回应。
她穿越过来两个月了,才二十来岁,怎么可能生孩子?再说了在古代医疗条件那么落后的情况下哪敢生孩子?而且来了那么久早已把几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自然就不会想着其它。
“宁宁把前面几个孩子都当成亲生的,自然不会考虑这些。”一旁的吴慧芳道:
苏宁来到娘家每次都能感受到被爱,爹娘疼,哥嫂宠。
“”
这是她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亲情,她感到无比的满足。
天色暮云,渐渐暗去,一大片的田野在苏家几个人的劳作下慢慢变小。
“只差一点了,这一点明早我让苏谌他们几个来弄就好了,今天宁宁过来,我们快回去给她杀个鸡来补补身子。”吴慧芳在一旁说道:
“是啊,小姑子又不是天天回来,我们赶快回去给她开开荤,这些让男人们来。”一旁的萧氏也附和道:
“娘,这些哥哥们明天能做得完吗?”苏宁指着一大片田野说道:
毕竟这在古代可还剩半亩地,做一天都可能做不完。
“做得完,闺女,你就放心吧!”吴慧芳边说边指挥着几个媳妇背起割好的粟子。
自己则是用一根木棍挑起倆半粟。
“苏宁目瞪口呆,还是对古代人的劳作力缺乏了一定的认知。”
很快几人便远远走在前面,苏宁赶忙拿上镰刀叫上两个玩耍的孩子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