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我真的摸不透刘洋,时而觉得她对我很好,时而又离得很远。”

“大四那年,面临就业和考研,学院给了我保送本系研究生的机会。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学院,刘洋来到我宿舍楼下,恭喜了我。”

“她说对我四年的考验到期了,决定做我的女朋友。那时候我当然是很高兴的,在我们相处了一个多月后,她问我确定决定继续读研吗。”

“我不知道她什么意思,就问了她的打算,刘洋说自己可能得回老家了,我当时很不解刚在一起就面临异地是什么概念。”

“我问刘洋为什么不选择考研或者留在北京工作。她告诉我学院研究生名额有限,我们系最多一人。而这个专业在北京也没有其他学校开设。”

“我们这个专业,学个本科出来和没学过一样,不往上继续研究,找的工作十有八九薪水也不高。”

“刘洋告诉我,自己家境不好,她读书、上大学几乎都是靠着自己打工挣学费。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2个妹妹,父母希望把钱都攒出来给弟弟上大学,她很想出人头地,也很想离开这个家。”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很沮丧,我不想和她分开,我的青春一大半都是刘洋。”

听到这句话,林晖将自己的手从乌兰手里抽了出来。

“如果我不是一个能够直视自己青春的人,你还会愿意相信我现在对你的感情吗?”

林晖抿着嘴稍微侧了侧头。

“回到宿舍,我思考了很久,如果我把保研资格让给刘洋,这样我们就都可以留在一个城市,我可以挣钱供她继续读研,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刘洋就这么欣然接受了?”林晖转过头来问道。

“那个寒假,她带着我回去见了她的父母,其实她是想带我去看看她的家庭。”

“你不觉得她是计划好的,她知道你一定会让给她,这是她四年筛选出来,对她忠贞不渝的人吗?”林晖作为旁观者是清醒的。

“年轻,让我义无反顾,毫无保留吧。”

“之后呢?”

“我和刘洋下了火车,又坐了6个小时大巴车,下了大巴车,我们又搭上了一辆面包车,大概1小时到站后再转乘一辆三轮摩托,辗转才来到了他们镇上。”

“这个小镇很古老,街上看不到年轻人,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居多,刘洋一路给我介绍她的童年记忆,她的学校、她走过的街道……”

“提着大包小包,我们穿过了一座古桥,泛白的古桥下偶尔驶过一些小船,船头的老人划着桨,大声的吆喝,那里的话我听不懂,但看着船上的蔬菜水果,也就明白老人叫卖的意思了。一路的疲惫,在此刻化为乌有。”

“你们这的风景就像小学语文课文里的画面。”

“是啊,值得我怀念的也就是这画面了。”

“两个小女孩跑了过来,是刘洋的妹妹,看得出来姐妹几个感情很好,我们几个人有说有笑的很快来到了刘洋家,她爸爸开的门,开了门转身就进屋了,刘洋的妈妈比较热情,从厨房出来和我寒暄了一会儿就去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