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多才多艺的朱通 VS 惊慌失措的朱允炆
朱允炆连滚带爬刚跑出宫门,
就被着急忙慌赶来的吕氏逮了个正着!
吕氏扬起手,二话不说,“啪!”地一声,扇了朱允炆一耳光!
“逆子!”吕氏气喘吁吁,浑身都在颤抖,看来被气得不轻!
“本宫是怎么教导你的!
让你要谨言慎行,谨言慎行!
你可倒好,你看看你那副样子,八岁,你就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你可真是我的好儿子!”
声嘶力竭,珠泪点点。
一旁的宫女小声安慰:
“娘娘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殿下那会儿也才八岁啊。
皇爷是不会跟一个小孩子生气的!”
一句话提醒了吕氏,这位被扶正的太子妃心思歹毒,
却不笨,她深知如今的局势,一个不小心就全盘皆输!
所以,她不能光生气,还要冷静下来,想想该怎么平息皇帝陛下的怒火!
这样的话被皇帝听见,想要当做什么都没发生,那是不可能的。
皇帝平生最恨的一个是官威,一个是欺民。
这跟他的身世和经历有关。
“如果你皇爷爷责问于你,你只说一句话,就说你要去为你父王守灵。
你祖父最看重亲情,看在你孝悌的份上,必不会为难于你。”
黄子澄刚刚嘚瑟的小心脏这会儿也是一阵痉挛!
“我天,这个孙子在说什么 ”
顿时就有了千里之功毁于一旦的无奈。
不用想,一会儿太子妃或者自己的那个好学生一定会来找自己!
这本是小事一桩,怎奈何来了这么一个视频对比!
此等大逆不道的话语听在皇帝陛下的耳朵里,那就不是小事儿了!
皇帝 最痛恨的就是数典忘祖,对官员狠,对百姓那可是千古以来都没得挑。
作为皇长孙,竟然说出“贱民”二字,实在是不像话!
哎,少不了又是一顿折腾!
要是皇帝陛下没看见那个画面就好了。可是这世界上基本你迫切希望的都不会实现,尤其是像这种祈祷。
黄子澄还没叹完气,宫人来报:
“黄大人,太子妃来了!”
黄子澄连忙整理衣冠,快步向外走去,嘴里还忙不迭地吩咐:
“快快有请!”
即使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也得强装笑脸,迎接属于自己的命运。
“微臣参见太子妃!太子!殿下金安!太子妃金安!”
黄子澄行礼就要跪下!
没办法,这是君臣之礼!
谁知还没等他跪下去,吕氏一个眼神,自己又伸出右手虚浮一下,身边的太监一左一右就已经把他搀起来了!
“黄师父,免礼!”
吕氏语带哽咽,悲怆 又焦急的一边往里走,一边说话了:
“想必黄师父也要已经看到了那个视频,这逆子竟然说出了那么大逆不道的话,父皇肯定也看见了,还情黄师父想个办法,平息父皇的怒火!本宫这边有礼了!”
说着,贴身侍女扶着她就要下拜!
这一操作把黄子澄吓得是双膝跪倒,磕头如捣蒜,口中直呼:
“微臣定当竭力维护皇长孙的名声及脸面,太子妃莫要折煞微臣了。”
吕氏也只不过做做样子,为今之计,只有将这个大儒和自己的儿子绑定在一起,以后的事情才好办。
要知道言官可是很大的一股势力。
吕氏在宫女们的搀扶下,站直了身子,眼睛盯着黄子澄说道:
“本宫就先谢过黄师父了,如今太子仙去,本宫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些。
如今这又凭空出现这么一个视频对比,本宫真是忧心,万一以后再出现什么不得了的事,该如何是好?“
说罢珠泪点点,那可怜无助的模样,任谁都忍不住要慷慨激昂一番。
尤其是像黄子澄这样的言官。
于是黄大人立马义愤填膺,慷慨陈词:
“太子妃放心,我大明传承前朝礼制,遵循嫡长子传承制,微臣即使拼了这条命也会为皇孙殿下据理力争的。
至于这视频,请太子妃莫要心慌,毕竟都是一些小孩子的言行,不足为惧。”
吕氏要的就是他那句据理力争。
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汹涌,他知道武将集团对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并不感冒。
不过,奈何自己如今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自己的儿子又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的嫡长子。
只要皇儿不出什么大的差错,再加上言官集团的拥趸,立为皇太孙氏迟早的事。
唯一让她心里不安的是这个视频。
但是这等神仙之物,也不是她或者一个黄子澄能够左右的了的。
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出如此,一切就有劳黄师父费心了。本宫累了。”
“恭送太子妃。”黄子澄一揖到底。
在整场对话中,朱允炆一直没有说一句话。
他已经被吓傻了。
如今见母妃离开,他也要跟在身后离开,被吕氏一记眼刀,瞪了回去!
孩子傻傻地看看母妃,再看看老师,还是他身边的小厮机灵:
“殿下,我们先留下,一会儿再回去。”
是啊,你干嘛来了。
你师父还没给你出招呢。
朱允炆这才反应过来,垂手侍立在一旁,恭送母妃离开。
......
而此时平行时空的大明
游船上的朱通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皮,一副满足的模样,
看着画舫内的歌舞升平,还有灯火通明的秦淮河景色,不禁想起自己的身世,沉吟良久,吟诵出来 声:
千点寒梅晓角中,
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
落索秋千翦翦风。
......
话音才落,立刻惊艳画舫中的众人!
同时,也惊呆了两个世界中观看视频的人!
平行时空的胡濙脱口而出:
【禹王好文采!禹王殿下这是想家了啊?】
此诗句对仗工整不说,意境也别有一番滋味。
朱元璋也微皱着眉头,这个小兔崽子,这是思乡之情?
想家了?他这不是在皇宫呢吗?
还想什么?
难道是想他那个破封地了?
突然,他一拍脑门儿,吓了身边的李二虎一跳:“皇爷?!”
朱元璋知道这个儿子肯定是想他的母亲了.
心里 想着要让他多回京探望母亲才是。
而傅友德则竖起大拇指,认为禹王这首诗是,
体恤那些不能与家人团圆的边关将士们而作。
【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大才!】
身旁的蓝玉则不住的点头称赞:
【没想到纨绔的禹王竟然也有这般细腻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