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纯手工制作,高科技复盘
叶杨说的这种方法太过于古老,完全是以锻造为主的方法,速度慢不说,还影响效率。
程一峰等人毕竟都是军人出身,此次前来这边入职,也被马龙飞院长再三交代,务必按照叶杨的安排行事,如果有什么不满的地方,也要在完成之后在进行反馈。
无疑,这是对于叶杨最大的信任。
所以此刻的国防科大十二生肖便开始商量用起了最原始的方法,把钢铁烧红打造成钢块,然后重新进行熔铸,锻造成钢管,没有一个选择直接把实心钢做成钢管的。
叶杨也没有阻止他们,工艺流程上只有简单的拉膛线的方法,并没有把如何制作钢管给做进去,这也算是对众人的一个考验和实践。
想走科技路线,机床绝对不会让使用的,肯定是行不通的。
当然若是自己去做一个简易膛线加工机床那也是没问题的,就看这群国防科大的高材生会不会思路老旧,不懂变通了。
“叶主任,你规则上说只是不允许我们使用车床,是不是仅代表现成的车床,而非我们亲自动手而成的简易车床?”
秦雨涵开口说话了,这一开口不由让叶杨一怔,果真还是身经百战的人有觉悟啊!
秦雨涵的资料上不止有着维和部队的履历,更是有多次执行国家特殊任务的经历,不但人美有才华,还是身经百战的兵王,这样的人可是国家的宝贝疙瘩,居然也送到这里来了。
“叶主任,不可以吗?”
秦雨涵再次开口询问,看着叶杨的一双眼睛直盯着自己,脸上顿时有些不喜,强制按下心中的怒火。
“呃,对不住,刚才想的有点出神,只要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完全没有问题。刚才不好意思,我是在想咱们的战士们若是能够穿上能够抵御重机枪、RPG、重狙等伤害的新型轻型合金装甲,将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伤亡。”叶杨报以歉意地说道。
对于叶杨的回答,众人不禁莞尔,这东西能造的出来,国际军事地位上绝对有中夏的一席之地,不至于现在备受打压。
秦雨涵可是国防科大的十大美女之首,不但能文还能武,属于上得了战场,下得了厨房,玩的起文雅,说得起猖狂。
“嘻嘻,叶主任,我们雨涵姐,今年虚岁二十二,周岁二十一,应该比你大不了多少。当然喽,虽然年纪相差不大,但是我们家雨涵姐可是上尉衔哦!这可不是靠博士毕业拿到的,而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军衔,想追她可不容易哦,您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当下军校毕业之后,以本科毕业的授予少尉衔,以研究生毕业的授予中尉衔,以博士毕业的授予上尉衔,而眼前的这几位都是研究生学历,秦雨涵按照军校毕业生的规格,应该是按照研究生毕业授中尉衔才是,至于授上尉衔,这其中和她原本的功绩肯定有着关联。
“明白,你们都是对于国家有过贡献的人,当然有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今天的这次小小的看似无用功的手工制作流程,想要大家明白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大家做这么落后又实际意义不大的事情了,想必你们应该比我更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国家羸弱,科技是限制我们进步的第一个因素,如何让我们跨出这一步,便从最困的地方开始,如此,就开始吧!”
“等等等,叶主任你看我们除了雨涵姐是学武器系统和工程方面的,至于我们其他几个女孩子都是学的和这一块没有什么关系的,那能不能给我稍微透露一点方法,让我们也有醍醐灌顶的机会不是?”林笑笑再次笑着说道。
叶杨闻言知道这林笑笑为什么要问自己,此刻的这丫头就是他们这群人的代表人物,于是他也不吝啬地说道:“有,比如按照我现在的方法,你们记好了。在抗战期间有一个比较简单却又符合常理的做法,我不清楚你们在大学里有没有听说过,膛线加工机,咱们是没有的。所以有的时候自己要制作枪支,就只能自己造,枪管同样不例外。”
“但是枪管要怎么造呢?里面的来复线,也就是膛线,又应该怎么加工处理?”
叶杨看着众人笑了笑,然后来到旁边的一个单独车间,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制作的一个小熔炉作坊,里面的碳早已熊熊燃烧起来,当着跟来众人的面加热起来,加热成功后正好看到秦雨涵抽空拿出来的一把钳子,随手就拿了过来:“多谢雨涵学姐了,那钻头浪费也是浪费,之所以启用钻头的目的便是来做膛线用的,钻头烧红之后,就这么轻轻一拧,一根螺旋形的来复线就形成了,具体枪管的操作就要靠你们了。学长学姐们都是祖国未来的军工栋梁,想必比我更懂其中的道理,不是吗?”
林笑笑冲着叶杨吐了吐舌头,然后拉着一个男同学道:“走,做咱们的枪管去,我林笑笑一定要造出属于咱们组的第一个枪管!”
说归说,做归做。
实践永远是验证真理最快的途径,所以对于枪管的制作,在忙碌了几个小时之后,众人终于完成了枪管的成品,只不过好坏参半。
至于叶杨在加工好了最基本的钻头螺纹后,并没有继续加工而是查看众人的加工方法,钢管制作五组是用最为传统的工艺,利用熔炉锻造重新敲打成为枪管,只有秦雨涵则是加热枪管后,利用平整的钻头,把实现钢管加工成了一根空心钢管,如此反复多次才满意手工。
至于膛线加工就变得简单起来,重新锻造枪管的人,有的在打造枪管的时候忘记把制造的膛线芯棒放在里面捶打成形,有的则是一步步做的都十分地认真,枪管成形,最为基本的枪管也就成功了,至于没有成功的只能再次进行枪管的二次加工,很不幸的是林笑笑他们组就是选择二次加工的组。
至于秦雨涵的膛线加工方法就更加古老了,这似乎在向叶杨宣战。
她采用的正是叶杨口中的抗战时期的膛线加工方法,她固定了一块钢板,对面同样固定着一个钢板同时在这块钢板中间用钻机打出了孔固定了一个螺丝,然后把制作好的膛线加工件穿过孔径合适的螺丝之后,把膛线加工件的一头放进了钢管中,另一头安上一个木柄,如此反复的握住木柄来回推拉。
简易的膛线加工机就这样做成了,叶杨见状很是满意地看着眼前的秦雨涵。
果真是智慧、英勇与美貌结合在一起的巾帼女子啊!
当然其他人也不差,也算是顺利完成了枪管的制作。
不过叶杨却是停止了自己的手工制作,因为他带着众人来到了再次来到了小熔炉外的车间,然后走到了一个封闭的车间打开了门,里面有一块被绿布遮盖的东西。
“诸位,手工加工上,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手工制作的诟病也是显而易见。保持手工艺不丢,是有必要的,但是科技的创新同样重要,比如这台深孔钻空车床一体化加工机。”
叶杨说着就扬起了手中的绿步,一台新旧参半的机器就这样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