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轻的儒生们,才学习了四五年,哪里是皇家学院学生的对手?被气哭之后,他们一哄而散,跑回家向父母告状。

就这样,这群孩子的家长们联合起来,来到皇家学院门口闹事,要求学院公开道歉。他们手持横幅,高声呼喊着口号,愤怒的眼神直视着学院的大门。

虽然如今大明上下对儒生和科举的重视程度已经不如往昔,但朱元璋毕竟没有完全否定儒生,还是给了他们一条生路。

此刻的皇家学院显然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如何应对这场风波,成了当务之急。

张中正站在混乱不堪的现场,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一片喧闹和混乱,人们情绪激动,场面几乎失控。

张中正知道,很多事情一旦退让,就会被人视为软弱。在他的理念中,退一步或许能海阔天空,但在别人的眼里,却可能被视为软弱可欺,进一步得寸进尺。

对待这种群体事件,他只有一刀切的策略才是最有效的。

果断地下达命令,让锦衣卫迅速行动,将那些编排皇家学院学生的儒生及其全家老小都抓起来,关一两个月,以示惩戒。

在皇家学院的大门前,锦衣卫们如狼似虎地展开了行动。他们手持长剑,身披锦衣,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人群中。一时间,气氛更加紧张起来。

儒生的家长们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苍白,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他们原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聚众,却没想到会引来如此严厉的惩罚。

张中正站在一旁,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让那些胆敢侮辱皇家学院的人付出代价。

而就在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丝凉意。张中正抬头望去,只见天空中的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锦衣卫行动迅速而果断,他们不仅控制住了那些闹事的家长,还毫不犹豫地将那些起哄的百姓也一并抓进了大牢,让他们深刻地认识认识自己的错误。

太医院的大厅里,一群医生们聚集在一起,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消息的传来。

然而,当他们得知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惩罚时,那种失望和沮丧的情绪立刻笼罩了整个太医院。

太医院已经很久没有人体实验的素材了。

这次事件影响巨大,可以说是给全国各地的儒生们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以前,书生闹事总是各地最难解决的问题,经过应天的处理,全国都有了解决闹事的模式。一时间,不仅是儒生,许多居心叵测的其他学科的学生也受到了影响。

而沿海地区的欧洲商贾在得知这件事后,内心也萌生了一些不可告人的念头。随着大明蒸汽轮船下海,他们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断了别人的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他们现在也有了一些在大明内部搞事情的想法。在大明朝廷宣布“世界大开发”计划之前,欧洲商贾们正聚集在一起商讨着各自的利益。然而,当这个消息传来时,他们立刻忘记了之前的仇恨,转而被这场宏伟的开发计划所吸引。

非洲大陆被誉为“万年不发”,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足以让世界奢用千年。大明王朝意图开采这些资源,并邀请全球的国家和商贾共同参与,共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当大明朝廷发布讣告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人们不禁要问,大明王朝的实力真的已经强大到能够动用整块大洲的资源了吗?

虽然外界对此充满疑虑,但无可否认的是,全球的商贾们已经开始争先恐后地涌向大明,渴望在这场宏伟的开发计划中分得一杯羹。

在得知大明的“世界大开发”计划后,法兰西和罗马帝国率先响应,举国参与其中。这两个国家的商业精英们纷纷聚集在一起,商讨着如何在这场全球性的开发计划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由于海底电缆通讯的便利,大明朝廷在欧洲的这两个代理人国家在计划发布的第二天便迅速公布了这一计划,并宣布将完全听从大明的命令,共同参与其中。

西班牙等国家的旧贵族在得知这一计划后,最初以为大明要对他们在非洲的利益下手,心中充满了警惕和不安。

他们坐在豪华的办公室里,皱着眉头思考着如何应对这一局面。然而,在详细阅读了完整的开发计划后,这些旧贵族才发现,大明的计划并非针对他们的利益,而是志在向非洲更内陆的草原和荒漠进发。他们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即使是被称为死亡大沙漠的撒哈拉沙漠,也被列入了开发计划之中。这一消息让旧贵族们深感震惊,同时也让他们对大明的野心和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时,欧洲各国都陷入了对大明计划的讨论和猜测中。人们都在思考,这个宏伟的开发计划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革和影响。

当然,计划只是纸上的蓝图,要让欧洲和中东各国真心实意地听从大明的计划,朱标明白,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利益来。否则,这些国家怎么会愿意与大明联手开发非洲呢?

朱标早有预见,只是轻轻冷笑一声。他决定在上海县再次举办一场科技博览会。

回想起五年前的首次科技博览会,那时是朱元璋在位时期。

那次博览会上,大明展示了令人惊叹的步枪、蒸汽纺织机,甚至是概念中的电灯。这些都让大明本地和海外的商贾们惊叹不已,对大明的先进技术赞叹不已。

朱标当即下令,半年后的十一月初,将在上海县举办第二场科技博览会。这个消息传出后,不仅让世界各国激动不已,也让上海县的县令喜笑颜开。

上次博览会举办时,上海县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低税环境吸引了无数商贾前来贸易,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外地人前来上海办厂。这次的博览会,无疑将再次为上海县带来红利。

上海县的县令见此情景,当即大开招商引资的方便之门。如今五年过去,上海县已成为了大明数一数二的繁华县城。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铺云集;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半年后,第二届科技博览会在上海县盛大开幕。

世界各地的商贾再次云集上海,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博览会采用自助方式举办,也就是说,商贾们需要自行寻找感兴趣的展品和介绍人。

这个变化让众商贾感到非同寻常,他们纷纷猜测,这次博览会将要展示的科技成果是不是比上次更加丰富?

距离博览会开始还有三天,上海县的客栈已经人满为患。

为了确保商贾们能够安心参加博览会,上海县的县令果断出手,以主办方的名义包下了所有客栈。

他以高于市场价两倍的价格租下了这些客栈,确保了商贾们有地休息。同时,为了避免短视的客栈老板在关键时刻闹出事端,县令还特意派人严加看管。

在一家名为“翠云楼”的客栈里,来自意大利传教士家庭的鄂多利克今年已经二十岁了。

自从得知大明即将举办一场盛大的博览会后,他便如同被魔咒附身般,不停地纠缠着传教士父亲,渴望能像已故的爷爷鄂多立克一样,踏上华夏这片神奇的土地。

鄂多利克的父亲在孩子的纠缠下,无奈地叹了口气。他从小也是听着父亲讲述华夏的故事长大,对那个国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经过一番犹豫和挣扎,他终于决定带着妻子和鄂多利克一同前往大明,参加这场盛大的博览会。

在博览会开始前的三天里,鄂多利克焦躁不安地等待着,就像一只烦人的山羊,让他的父亲头疼不已。

然而,当博览会终于拉开帷幕时,鄂多利克却突然变得安静下来。这让他的父亲感到十分疑惑,不禁询问原因。原来,鄂多利克是不想在其他国家的代表面前丢了意大利人的面子。

站在大队伍的最后,随着人流缓缓地走进博览会的会场。门口的第一个展厅简洁而空旷,只有两台电话机静静地摆放在那里。

尽管大明的电话机在目前仍然独步全球,但将这种几年前的发明放在如此盛大的博览会上作为开场,似乎有些不合时宜。鄂多利克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难道大明已经黔驴技穷了吗?

环顾四周,发现与鄂多利克一样心生疑惑的欧洲人并不在少数。

他们纷纷向负责讲解的解说员发问,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见众人的疑问越来越多,解说员拿起一个大喇叭,开始为众人解答疑惑。

“诸位可能会觉得,大明是不是已经黔驴技穷了,居然将几年前的发明当做开头彩,来给诸位展示。”解说员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诸位如果这么想,那难免看低了我大明的实力。”他继续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股自信和骄傲。

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解说员身上,期待着他接下来的解释。

“请诸位过来仔细看,这两个电话机,可是没有电线连接的。”解说员用一种神秘的语气说道。

说着,他叫来驻守,拿起电话机,将出话口对着大喇叭,紧接着便开始对着电话机说话。

几乎在刹那间,电话机的另一端就传来了讲解员的声音,仿佛时间都被她的话语所吸引,停滞了一般。

或许是因为信号的微弱波动,讲解员的声音带着一丝丝的颤音,让人听不太清。

众人围在电话机旁,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两台神秘的设备。他们的脸上流露出惊讶、好奇和期待的神情。有的人甚至不禁伸出手指轻轻触摸着电话机的外壳,试图感受其中蕴含的魔力。

鄂多利克瞪大了眼睛,惊呼声几乎要刺破会场的宁静。“这!这是大明最新的,无线通讯电话!?”他的声音带着不可思议的颤音,似乎在质疑自己的听觉。

“这怎么可能!没有线路,竟然也能通话!”一位与会者惊叹道,他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爸爸,你看到了吗?没有线!这个电话没有线!”一个小男孩兴奋地跳了起来,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惊奇。

“天呐!这岂不是和神话中法术一样!”一位老者喃喃自语,他的脸上满是敬畏与惊叹。

会场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人们纷纷议论纷纷。鄂多利克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神奇电话的信息。

他迅速走到展台前,仔细观察着那台无线通讯电话。它的外观简洁而现代,黑色的机身透露出一种高科技感。鄂多利克忍不住伸出手去触摸它,感受着那种光滑而冰凉的触感。

展台旁边站着一位工作人员,他微笑着看着鄂多利克的动作。

“先生,您对这个电话有什么疑问吗?”工作人员温和地问道。

鄂多利克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这个电话是如何实现无线通讯的?它的原理是什么?”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工作人员微笑着解释道:“这个电话采用了先进的电磁波技术,通过空气中的电磁波传输声音信号。这种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讯。”

鄂多利克听得入迷,他想象着未来的生活将会因为这个神奇的发明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会场如同被点燃的火炬,人们议论纷纷,惊叹连连。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异与兴奋,仿佛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鄂多利克的父亲站在原地,他的双眼瞪大,目光呆滞,仿佛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他的妻子则捂着嘴,尽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以免尖叫出声。

会场的另一侧,同样传来了如山呼海啸般的惊呼声。那声音如同海浪般汹涌,充满了震惊与惊叹。

“诸位请看,这就是我们大明的最新发明,汽车!以石油驱动,而不需要牲畜拉动的汽车!”讲解员的声音在会场中回荡。

“诸位可知为何我们大明要提出“世界大开发”计划吗?就是因为,我们的派去非洲的风水先生发现了,非洲地下有着无穷无尽的石油,而石油就是汽车的血液,汽车的能源!”讲解员的话语如同魔法般吸引着众人的耳朵,令他们的心灵为之一颤。

会场内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人们纷纷交头接耳地讨论着这个惊人的发现和发明。

“有了汽车,便再也不需要畜养味道恶心的驴子和马匹,有了汽车,一百公里之外的人将不再是需要三天才能走到的远亲,而是一个时辰就能到达的邻居!”讲解员的话语在会场中回荡,激起了众人内心深处的期待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