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多余儿子
连李正书与德妃两兄妹也惊呆了。
赵羽虽然地位低微,毫无根基,是大燕开国以来第一个废柴皇子。
但毕竟是皇帝的儿子,上了宗人府的名册。
哪怕是擅长构陷,罗织罪名的李正书,也只能勉强扣上一顶“残害手足”的帽子,贬为庶民已是最高处罚。
砍去手脚?
绕是位高权重的李正书,也绝不敢想!
连这群权谋家的都不敢想的事,赵羽竟轻易说了出来!
宣帝也被赵羽的话惊到了。
良久,宣帝才缓缓开口:“砍去手脚,比死了还难受,你当真不怕?”
“怕!”
赵羽点点头,语气低沉:“但儿臣伤害兄长,罪大恶极,理应重罚。”
宣帝看着这个窝囊了二十多年的儿子,脸色阴沉。
因小事残害儿子,乃昏君所为!
哪怕这个儿子十分的多余,他不止一次动过杀心。
但若是无故杀了,百年之后,必然会被史书记载,受后人唾骂!
“羽儿出了名的窝囊,毫无胆气,为何今日一反常态?”
宣帝忽然心思一转,喝问道:“朕问你,可曾有人逼迫你?”
说话间,宣帝冷漠的目光往德妃扫去。
德妃顿时心惊胆战。
她倒是想过,但还未来得及做呢,赵羽就来觐见了。
赵羽坚定地摇摇头:“不曾。”
“蝼蚁尚且偷生,你为何求死?”
宣帝的语气骤然变得森然。
群臣也都好奇地看着九皇子。
“儿臣导致兄长伤残,心中愧疚难安,无颜面对兄长,只想以死谢罪!”
赵羽一脸悔恨之色,道:“不过,儿臣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讲。”
宣帝轻轻眯起眼睛。
“儿臣浑浑噩噩多年,心里一直期盼,有朝一日,能亲眼看看我大燕的大好河山!”
赵羽咬着牙,装作一脸倔强地抬起头,慷慨激昂地道:
“儿臣做梦都想去边关走一遭,儿臣愿前往边关,与我大燕将士一同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请父皇恩准!”
马革裹尸!
听到这话,李正书心中一震。
这小子想跑!
群臣也反应过来了。
伤了二皇子,此子深知京城不能呆,要跑路了!
“好男儿确实应当驰骋沙场,九皇子勇气可嘉。”
李正书立马接口道:
“不过,若是九皇子战死沙场,被敌国所知,岂不是要笑话我大燕无人?臣认为,此举不妥!”
造反一事,牵扯极大!
绝不能有失!
赵羽,死也得死在京城!
“侯爷此言,差矣。”赵羽不慌不忙地开口。
“哦?小侯愿听九皇子高见。”
李正书不屑地瞥了他一眼。
赵羽昂起头,高声道:“我是皇子,更是大燕子弟,将士们奋勇杀敌,镇守边关,我既为皇子,更不应畏畏缩缩!”
“太祖以武立国,八位皇子征战四方,骁勇善战,乃沙场万人敌!”
“然则,自太祖之后,遑论皇子,便是诸位公、侯之子,也鲜少上场杀敌征战!”
“故,国所以不兴,羽,愿效先祖之勇!”
羽,愿效先祖之勇!
慷慨激昂的话语在大殿上回荡,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
一些主战的大臣都不由得心生豪迈之气!
几个身披铠甲的军方将领,也一改先前的轻蔑,投来一丝赞赏的目光。
“北齐袭我边关,杀我大将,实在欺人太甚,若九皇子亲自上阵,定然可以激励军心!”
“难得九皇子如此奋勇,请陛下准其所请,激励军心!”
“九皇子一朝顿悟,颇有太祖遗风,请陛下准许……”
军方为首几名主战派武将先后开口,一些朝臣也接连附和。
主战派表现得尤为激烈。
当然,他们也并不指望赵羽真的上阵杀敌,但皇子亲临前线,却可以提振军心!
北边的战火随时会燃起!
皇帝还在打与不打之间犹豫不决,军心难免会摇动。
皇子亲临战场,利大于弊!
听着群臣的议论声,宣帝眉头皱起。
目光一转,宣帝再次望向赵羽:
“你有此大志,朕心甚慰,但边关乃苦寒之地,兵锋凶险,你当真要去?”
赵羽正欲回答。
一旁的李正书又跳了出来,拱手道:“臣以为,此事仍旧不妥,请陛下三思。”
“恩?”宣帝瞥了他一眼。
李正书正色道:“九皇子欲上阵杀敌,并无不妥,但万一被敌军生擒活捉,我大燕岂非颜面扫地?”
“这个……”宣帝面露犹豫。
李正书的话也不无道理。
当朝皇子被生擒活捉,军队顷刻间就会溃败。
老梆子!
就你话多!
赵羽心中暗恼,脑子快速转动。
很快,他再度开口:“定远侯,你可知齐国有几个皇子?可曾见过?认得吗?”
李正书楞了一下,很快明白他的意思,露出一丝嘲笑:
“九殿下深居宫中久矣,不明世事,齐国皇帝去年驾崩,并无儿子,又哪来的皇子呢?呵呵。”
群臣闻言都笑了。
“九殿下有所不知,现在的齐国皇帝是个女人,且年纪不大。”又有一位大臣接口道。
“年纪不大的女皇帝?”
赵羽闻言楞了一下。
他心思一转,又笑问道:
“定远侯早年也上过战场,敢问定远侯,一共打过几场胜仗?”
李正书傲然一笑,道:“小侯征战半生,大获全胜二十场!杀敌五万余!”
“活捉过敌方主将吗?”赵羽又问。
李正书道:“两军交战,血流成河,先杀主将者得首功,既然是胜了,主将自然是死在乱军之中。”
“很好。”
赵羽扭头扫视诸位武将,双手一摊,道:“诸位将军,以我的本领,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几率,能有几成?”
一众武将相视一眼,摇摇头,异口同声:“必死无疑!”
李正书面色铁青。
“定远侯,我记得,你有三个儿子。”
再度望向李正书,赵羽神情淡然:
“可惜,定远侯虎父犬子,三个儿子并未从军,而是科举入仕,现如今已为一方大员,由此可见……”
“九殿下,人各有志,小侯三个儿子不喜武艺,因而……”
李正书急了,连忙开口喝止!
赵羽嘴角翘起,露出一丝冷笑。
老梆子,论嘴皮子的功夫,你差远了。
“定远侯此言,又差矣。”
赵羽慢悠悠地开口,指了指旁边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武将,道:
“镇西将军状元出身,本为一地知府,宣和六年西夏犯边,林将军投笔从戎,运筹帷幄,两次击退敌军,擒杀敌将,一战成名,威震西夏……”
“呵呵,九殿下过誉了。”
镇西将军林禄拱了拱手,制止赵羽往下说。
这趟浑水,他可不想掺和进去。
“够了,你想说什么?”
宣帝摆摆手,疑惑地看着这个神情镇静,夸夸其谈的小儿子。
丝毫没有传闻中的胆小如鼠,令宣帝感到了陌生。
赵羽沉声道:“儿臣想说,我的胆子,比定远侯那三个犬子加起来都要大!儿臣敢上战场,不怕死!”
听到“犬子”二字,好几个大臣都掩嘴偷笑。
李正书更是面露怒色。
宣帝嘴角微翘,有些许嘲讽:“你,当真不怕死?”
“怕,也不怕。”
赵羽语气低沉。
宣帝皱眉:“何为……”
话还未说完,赵羽继续说道:
“儿臣浑浑噩噩二十余载,自小受尽欺凌,被当做玩物,旁人都说儿臣是大燕立国以来第一个废柴皇子……直到昨晚太祖入梦,对我训示……”
“太祖之言,令我醍醐灌顶,七窍通畅,胆气大壮……”
“儿臣怕死得窝囊,死得其所,却是不怕!”
声音不大,但大殿静谧,宣帝与群臣都听得真切。
群臣面面相觑,感到十分惊异。
宣帝更是愣住了。
太祖入梦……
这话若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众人自然嗤之以鼻。
但赵羽生性懦弱,口齿不清,自小便是众多皇子欺辱的对象。
这样一个名声在外的废柴皇子。
一夜之间竟敢动手打了二皇子,斩杀侍卫,殿堂之上又口若悬河,应答如流,说出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
与以往相比,判若两人!
别说太祖入梦,便是神仙入梦,都不会有人怀疑!
“太祖入梦,醍醐灌顶……”
宣帝低声呢喃一声,看着赵羽,眼神逐渐变得复杂。
他忽然意识到。
这个显得“多余”以及“可有可无”的小儿子,从未得过自己哪怕一丝一毫的关爱。
大概是太祖在天之灵也看不过眼,对其垂怜。
“自小受尽欺凌,当做玩物……”
恍惚间,宣帝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这个最不受待见,身份最低微的儿子,自小饱受欺凌,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
他心中暗暗叹息。
就在这时,太监总管海大福从屏风后面走出,在宣帝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退下吧。”
宣帝摆了摆手,眼神柔和地望向赵羽,道:
“御医查过了,你兄长并无大碍,此事就此……”
德妃闻言脸色大变,抢着开口:“陛下,翰儿他虽无大碍,但……”
“朕说够了!”
宣帝一拍龙椅,砰一声震响,瞪着德妃:
“老九天性软弱,从来只有被人欺负,朝野上下谁人不知!此事到此为止,不许再提!”
德妃神情惊惶,愣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