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气势汹汹地杀到沈清渊的问心院,很快又铩羽而归。

青书送完春喜回来,战事已然结束。

问心院里,沈清渊正坐在案前看书。

屋里燃着香,手边摆着茶,悠然闲适极了。

任谁也想象不到不久前这里还剑拔弩张,闹得不可开交。

青书有些疑惑。

之前大人说夫人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即便夫人做了什么,也懒得计较,怎么今日就计较起来了?

正想着,沈清渊开口:“人送到了?”

青书立刻收拢思绪:“送到了,春喜姑娘还给小人抓了一捧红薯干。”

沈清渊翻书的动作一顿,掀眸朝青书看来:“好吃吗?”

“挺好吃的,很甜,也有嚼劲儿,回来的路上小的就吃完了。”

“嗯。”

沈清渊收回目光,未再多言。

青书有些莫名其妙。

大人不是向来不重口腹之欲吗,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

京兆府的官员被当街砸臭鸡蛋的事迅速传开,王氏扎在隔壁李婶家听八卦,连春喜晚归都没顾得上骂。

晚饭时王氏故意拿话点春喜:“当娘的哪有不疼女儿的,若是我的女儿这样不明不白地被人害死,别说扔狗官臭鸡蛋,就是豁出这条命,我也要为女儿报仇。”

春喜没有半点儿动容,只道:“您要是真的心疼女儿,还是早点儿找媒婆给你女儿说亲吧。”

王氏不爱听这话,刚要斥责,又听春喜说:“我今天去给爹烧香碰到卫大少爷了,他认定我心机深重,离开卫家是故意拿乔,我若再不嫁人,咱们家怕是要大祸临头了。”

王氏脸色大变,连忙追问细节,听到春喜仗着有沈清渊撑腰把卫凌泽彻底得罪,气得摔碗。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货,大少爷分明对你有意,你服个软便是,你怎么能煽动外人去打他呢?”

“他的意思是让我做见不得光的外室,娘也不怕传出去让人戳脊梁骨?”

都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

做人外室是最最下贱也最令人耻笑的。

钱氏和曹文都在,王氏没想到春喜会这样直白地说出来,老脸顿时臊得通红。

她强词夺理:“大少爷何曾说过要让你做外室,你若真的对大少爷没有爱慕之情,为什么不敢继续留在大少爷身边伺候?”

有三年功劳在,春喜要留下继续做卫凌泽的贴身丫鬟,便是正妻过了门,也不能发卖了她去。

只是会变成眼中钉肉中刺,日日被磋磨罢了。

王氏的不可理喻刷新了春喜的认知,她讥讽地看着王氏:“反正人我已经得罪了,娘若当真不愿将我嫁出去,咱们一家人一起下黄泉正好也有个伴儿。”

扔下这话,春喜低着头大口大口地吃饭。

王氏却如鲠在喉。

钱氏怀着身孕,本就多愁善感,听到春喜说一家人都要下黄泉,顿时满脸惶恐,曹文才八岁,亦被吓到,两人皆是可怜巴巴地看着王氏,好像她是什么恶人,故意欺负春喜。

怒气翻涌了会儿,王氏捶着胸口大声哭起来:“真是作孽啊,天底下怎么有你这种逼着亲娘非要嫁人的女儿,老曹,你睁开眼睛看看,这就是你养的好女儿!”

王氏嗓门儿大,这一嗓子嚎出来,左邻右舍全都跑来看热闹。

隔壁李婶和王氏最为亲厚,第一时间扶住王氏,王氏越发有了底气,朝着众人哭诉。

哭她年少守寡,哭她一人拉扯三个孩子,哭她家里家外操持,再过不久还要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她的女儿却在这个时候闹着要嫁人,一点儿也不体谅她。

姑娘恨嫁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王氏又说得这样惨,众人都指责春喜不懂事,一点儿也不体谅王氏。

春喜垂眸坐着,并不为自己辩解。

等众人把春喜数落一通,王氏才又开口:“我也不是要留你在家伺候你大嫂,只是家里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给你置办嫁妆。”

这才是王氏的目的。

春喜在卫家待得牙尖嘴利,王氏根本说不过,只能靠着人多压制。

春喜彻底得罪卫凌泽,这婚事确实不能继续拖下去了,但王氏不想给嫁妆。

不管是春喜这些年拿回家的钱,还是春喜从卫家带回来那些绫罗绸缎,王氏统统都不想让春喜带去婆家。

可她也不想承担苛刻女儿、霸占女儿财物的恶名。

那就只能让左邻右舍作证,是春喜忤逆不孝、有错在先。

王氏的心思并不难猜。

春喜不想撕破脸让外人看笑话,温声道:“这些年我在卫家赚的钱几乎都拿回家里了,既然娘说家里没钱,我也不为难娘,嫁妆我可以不要,但也请娘承诺,以后再不伸手问女儿要钱。”

春喜实在太过冷静淡然,王氏不免怀疑她是不是有生钱的路子没有说出来,但一想到春喜这些日子好吃懒做的样子,王氏又心里打鼓。

哪有躺在家里吃吃喝喝就能赚钱的路子,这小妮子怕是故意装深沉,想从她手里骗钱呢。

而且她始终是春喜的亲娘,就算她亲口答应以后不问春喜要钱,春喜难道真的能不管她?

思来想去,王氏终于下定决心:“好,只要你不要嫁妆,以后我就再不开口问你要钱。”

春喜点点头,看着曹文:“口说无凭,阿弟去拿纸笔来,让娘立个字据,再请诸位叔伯婶婶帮忙按个手印。”

还要立字据按手印?

人家可是亲母女,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他们今天按了手印,改天人家和好了,他们岂不是里外不是人?

而且春喜可是刚从卫家得了那么多赏赐回家,随便卖两匹布就够置办嫁妆了,哪能一点儿不给?

原本看着热闹想要主持公道的众人全都改了口风,纷纷劝王氏气量大些,别跟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见识。

这些年没有春喜在卫家为奴为婢,曹武能娶上媳妇儿吗?曹文能念书吗?

众人劝说的话在王氏听来更像是摁着她的头要她向春喜低头认错。

天底下哪有娘老子跟女儿认错的?

王氏气性上来,板着脸呵斥曹文:“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拿纸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