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太后回宫
“这是皇上登基以来的首次选秀,太后极为重视,本宫这边绝不能有任何差池。昨日本宫一时疏忽,待太后过几日回宫后,本宫自会向她交代。接下来的一个月,你无论如何都要替本宫好好管理着储秀宫。若是有下人胆敢乱传谣言,直接杖毙,不需请示!”
皇后声音冷冽,一番话将国母的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
说完,她轻轻抬手,示意李嬷嬷可以起身。
李嬷嬷见皇后并未追究她的责任,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连忙欠身,恭敬地说道:“皇后娘娘尽管放心,近来老奴定会严加管教储秀宫的宫人,绝不让她们乱传闲话。”
“如此便好。昨晚的事恐怕让那些秀女们受了不小的惊吓,你回头让太医开些安神药,给各殿送些过去。另外,这几天的训课就暂且免了吧。”皇后端起了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神情恢复了平日的端庄。
“对了,昨晚上出了事的那秀女,你可知是哪一家的?”皇后面无表情的把玩着玛瑙手串,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那秀女并非是京城人士,是西北一个八品小官的女儿。”李嬷嬷迟疑片刻,回答道。
“哦?”皇后微微挑眉。
“既然不是京城的,便不必将人送回原籍了。你选个良辰吉日,妥善安葬便是。别忘了给她家人送一些赏赐,此事尽快处理妥当。”皇后沉声吩咐道。
“是,老奴一定不负皇后娘娘所托。”李嬷嬷恭敬应道。
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昨晚上可还有别的秀女受伤?”
“老奴听说白家的嫡女被伤了面颊,今日正躲在房内养伤。”
“伤了面颊?”皇后低声重复,似是想到了什么,随即挥了挥手,唤来大宫女明月,“本宫正好新得了一些舒痕膏,今日你便给她送上一盒过去吧。那般妩媚的面容,若是留了疤,真是可惜了。”
“是,老奴明白了。”
“李嬷嬷,昨晚上你也辛苦了。明月……”皇后话音未落,便给了明月递了一个眼神。
明月会意,立刻将一个荷包塞到李嬷嬷手中。
安排妥当后,皇后这才坐上轿撵,离开了储秀宫。
储秀宫内,昨晚的闹剧让许多秀女受了惊吓。
太医院今日一早便送来了许多安神药。
折腾了半夜,姜婉宁躺在榻上便沉沉入睡。
因今日的训课取消,她这一觉睡得格外酣畅,竟然直接就睡到了黄昏。
姜婉宁睁开眼时,见黎若雪正一脸担忧地坐在床榻边。
见她醒来,黎若雪立刻凑上前,关切地说道:“宁儿,你可算醒了!这一整天可把我吓坏了,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
姜婉宁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昨夜折腾得太晚,这一睡着竟忘记了时间。”
黎若雪轻笑着摇头,“可不是嘛,现在已经是酉时,你是睡了足足一整天!”
黎若雪话落,仔细打量着姜婉宁,见她安然无恙,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随后,她招呼守在殿外的小宫女进来,伺候着姜婉宁简单的洗漱一番。
桌上的热茶已经换过新的,但黎若雪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全然没有平日里的兴致。
“黎姐姐今日这是怎么了?平日里你最爱品茶,为何今日看上去无精打采的?”姜婉宁端起了茶壶,为两人各斟了一盏茶,递了过去。
黎若雪闻言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昨夜那样恐怖的场景,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也不瞒你,昨日我就站在白乐芸的身旁,亲眼看见那疯女人突然伸手抓向了她的面颊。明明那女人的注意力原本在另一边,可不知为何,竟突然转向了她。”
姜婉宁冷冷一笑,“还能为何?大抵是看到了皇后娘娘的赏赐吧。”
“你的意思是……”黎若雪吃惊地瞪大了双眼。
话未说完,姜婉宁便迅速伸手捂住了她的嘴。
“正是姐姐想的那般。只是背后究竟是何人的手笔,我们便不得而知了。”姜婉宁低声说道。
后宫中势力错综复杂,此事究竟是皇后自导自演,还是其他妃嫔的阴谋,谁又能说得清呢?
黎若雪眉头紧锁,眼中满是震惊与惶恐,“我竟没想到,你我尚未侍寝,便已遇上这尔虞我诈之事。”
姜婉宁淡淡的一笑,“往后我们的日子还长,这样的事情只会多,不会少。”
“确实如此,看来你我日后还需更加小心谨慎才是。”黎若雪长叹了口气,眼中尽是无奈与忧虑。
两姐妹又聊了些闺中闲话,眼见天色渐晚,黎若雪便起身告辞。
“黎姐姐走慢些。”姜婉宁起身将她送到门外。
用过晚膳之后,姜婉宁坐在了榻上,因白天睡足了觉,此刻精神格外饱满。
她抬眸望着四周高耸的宫墙,眼底闪过一丝暗芒。
转眼间,一个月匆匆而过。
储秀宫例行训课已进行了整整二十天,秀女的礼仪规矩也学得差不多了。
此前发生的事,渐渐从众人的记忆中淡去。
这一月,秀女间虽偶有争执,但终究没有再发生什么大事,日子倒也过得安稳。
初秋,天气渐凉。
距太后去往宝华山祈福已过去两月,如今中秋佳节将至,皇后便安排为太后接驾。
因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个中秋,佳宴格外隆重。
加上太后又要回宫,皇后最近忙得脚不沾地。
秀女入宫已一月有余,按照规矩,内务府需赶制绿头牌,以备皇上召秀女侍寝。
这日,太后凤驾回宫前,淑妃早早带着大皇子与贤妃一同来凤仪宫请安。
简单寒暄后,皇后便带几人前往了西华门去恭迎太后。
储秀宫那些秀女也早早收拾妥当,跟随队伍前往迎接。众人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队伍中的姜婉宁早已摸清了后宫的情况。
如今偌大的后宫中,妃位仅有贤妃和淑妃两人。
贤妃是太师嫡长女,家世显赫,当年入东宫后便被封为侧妃,如今更是位居四妃之首,地位尊贵无比。
淑妃则是大皇子的生母,虽出身不高,却因诞下长子而母凭子贵,被皇上册封成淑妃。
太后仪驾浩浩荡荡抵达西华门,年轻的帝王也亲自前来迎接母后回宫。
姜婉宁在抬眸间,隐约瞧见一道身着明黄色龙袍的身影。
那人腰间系着一条黑金丝纹带,衬得身姿越发挺拔修长。黑发束起,以鎏金固定,整个人丰神俊朗,周身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尊贵气息。
此时正值晚膳时分。
大宫女碧桐在殿内摆膳,明月则赶忙端来热水,伺候皇后洗手更衣。眼见皇后今日面色不佳,碧桐连忙笑着开口道:
“娘娘,今儿内务府专程送来些新猎的山鸡野兔,奴婢瞧着新鲜,便让小厨房慢火熬了半晌。这汤汁滋补得很,刚好能给娘娘补补身子。”
皇后本就心情不畅,听到这话,当即皱起了眉头,“本宫身子好好的,补什么补?”
此刻的她,但凡听到别人说要给自己补身子,便总觉得是在嘲讽她生不下孩子!
碧桐尴尬地站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好在明月连忙上前,轻声劝解道:“娘娘身子自是极好的。碧桐也是见娘娘近来忙碌,没什么食欲,这才想着给娘娘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