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征一路哼着歌,不一会儿便回到了家。

白天的时候,村子里显得格外宁静,因为大多数村民都出去干活了。

常征回到家时,家里空无一人,常莉也不在家。

大概已经十一点了,常征将买来的米面妥善放置后,瞥了一眼锅中的食物。

锅里炖着野兔,掀开盖子,一股香气扑鼻而来。

“没有腥味,原来是加入了风湿草,熬制了中药汤。”

这种方法在他们那里很常见,既能享用肉类,又有治疗效果,所以每家每户都喜欢煮草药汤。

不管是为了消除风湿、驱散寒气还是治疗伤口,药方各式各样。

常征取出一些盐,撒了几撮进去。

他尝了一口风湿汤,忍不住咂了咂嘴。

“味道还是和记忆里的一样,真好。”

常征没有一个人吃,而是拿出些面粉,准备亲手揉面。

“哥,你回来了?”

刚开始和面时,常莉的声音就从外面传了进来。

随后,她背着一捆干柴走进了院子。

原来,她自己去捡柴柴了。

“小莉,赶快洗手来吃冰糖。”

“冰糖,哥,你买冰糖了吗?”常莉把柴火扔在一旁,径直跑进了客厅。

“这是面粉吗?”当常莉看到常征在揉面时,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相比糖,这洁白的面粉让她更加惊讶。

“嗯,午饭我们吃面条。快去洗手,洗干净后再吃糖。”

卫生还是要注意,常莉前世不太留心,常常得肠炎,吃了不少苦头。

常莉点了点头,赶紧去洗手。

她认真地搓洗了好一会儿,才回来给常征检查。

她打开桌上的纸袋,看到里面的黄冰糖。

取出一块,深深地闻了闻。

“真香,这就是冰糖吗?”常莉以前从未吃过冰糖,这是她第一次见到。

说完,她伸出舌头舔了一下。

“太甜了!!!“

常莉的眼睛立刻弯成了两弯月牙。

“哥哥,这糖真的很甜,你也尝一块吧。”说着,常莉从袋子里拿出一大块递给常征。

“好。”常征笑着弯下腰,含住那块冰糖。

“明天哥哥给你买些红糖回来,给你煮红糖水。”

关于上学的事,常征没有立即提起,今天手头只剩下三十多块钱,不确定是否够报名。

毕竟小学的学费他以前没怎么了解过,感觉不够,打算晚上先和母亲商量,再晚上去抓些黄鳝,明天拿去卖凑钱给常莉上学。

“哥,我能和你一起做面吗,看起来很好玩。”常莉怯生生地问道。

以前,她都不敢开口,因为常征以前总是嫌弃她,但现在她觉得常征不一样了,昨晚开始变得温和了许多。

“当然可以,和面团就像我们以前玩泥巴一样。”

在乡村,孩子们没有太多玩具,小时候要么钓鱼爬树,要么就是玩泥巴。

常莉马上拿来一把凳子,站在常征旁边,和他一起揉面。

揉好面团后,常征将面团摊开,他家里没有擀面杖,只能用手代替。

拉面的技巧还不太熟练,毕竟他是南方人,之前没怎么接触过。

“哥,这就是面条吗?”常莉抓起常征切好的面条,好奇地问。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面条,之前只是通过书本上的图片了解,所以对它的味道充满了好奇。

“没错,午饭我们吃面条吧。”

面条比较容易消化,对正在成长的常莉来说更合适。

如果常征的胃没有被蛟珠强化,他的胃同样适合吃面。

可以说,常征的金手指是常莉送的,因此他更想善待常莉,加倍宠爱她。

(✧◡✧)

常莉的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

家里还有一些野荠菜,常征把它们清洗干净,正好用来煮面。

家中没有铁锅,只有陶锅。

先将水煮开,再把手工面和荠菜一起放进锅里。

煮到一半时,周素兰和常欣扛着锄头回来了。

两人满头大汗,衣服上沾满了盐渍,看起来非常疲惫。

“家里在煮什么?闻起来真香。”常欣好奇地问。

“是啊,小莉,你煮了什么,香味扑鼻。”周素兰也对常莉买回来的食材感到好奇。

“娘,姐,是我哥做的面条,香极了。”常莉一蹦一跳地迎接两人。

“你哥,他会做饭?”周素兰一脸惊讶。

自己这个什么都不会的长子,竟然会煮面条了?

“真的,面是我和哥一起揉的,我哥真厉害。”常莉自豪地说道。

周素兰和常欣对视一眼,母女俩都有些不敢相信。

((ᵒꈊᵒ᷅ू‖))՞

“娘,姐,快洗手来吃饭,面快好了。”常征一边说着,一边在锅里撒了些盐。

为了防止出错,他在揉面的过程中特意运用了自己双手的独特力量。

因此,他对这锅面的表现抱有很高的期望。

不久,桌上摆上了四个大碗,里面盛满了面条,点缀着翠绿的野菜,看上去非常诱人。

“那些黄鳝真的卖掉了吗?”周素兰闻着香味,疑惑地问道。

“嗯,还有昨晚用来赔礼的草龟,邱家没收后退还,一共卖了六十块。”常征回答。

“多少啊?”周素兰有些站不稳了。

“六十块,妈,你没听错。不过,我买了一些大米面粉和其他东西,花了三十多块,还剩下二十几。”常征笑着说道。

“这么贵啊,那不是六块,而是六十!”常欣觉得卖六块已经不错了,结果却涨了十倍。

这个价格,太不合理了,她怀疑常征可能被人给骗了。

可是,谁会用真金白银来骗人呢?

“嗯,确实值这么多,三两以上每斤五毛,半斤以上每斤两块。”常征解释道。

“我做了几根钓黄鳝的竿子,姐,别再和妈妈干农活了,跟我一起去钓黄鳝赚钱吧。”常征说道。

虽然常征制作了十根,但并没有全部交给邱花颜和邱亮,他自己带回了五根。

毕竟,常征不想暴露自己的特殊技能。

“种田一年辛苦劳作也赚不了多少钱,还不如钓黄鳝来得快。”常征说。

钓黄鳝只是第一步,他打算逐步让母亲和大姐改变辛苦的生活方式。

耕种是最累的,被几亩农田束缚住,一辈子也赚不了什么,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吃饱都够呛。

而且,特别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