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一模一样
一听是未来皇子出谋划策,众位退伍军人愈发感动莫名连忙拜服谢恩:“小殿下千岁!千千岁!仁慈贤良犹如当今天子再世!今日有幸受教实在感激涕零!”
“小殿下跟天家血脉真是一模一样!”
瘸腿老许他们打心底佩服敬重起来,刚才那番谈话中早就明白这一绝佳解决方案正是出自这位少年英杰之手笔。
这份情意无价难以回报啊!
不只是他们,全大明的士兵若知晓这一消息,必然都会感念小殿下的好意!毕竟从现实来看,谁不想过得安稳,未来的生活有依靠呢?过去,他们只能依赖朝廷俸禄,或者回乡耕田糊口,哪敢想象还能从事这般体面的职业?
但现在情形不同了——居然能当上官!寻常退伍兵卒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的机会?简直匪夷所思!
当下,众人感激涕零,不住称赞。
祁小二听着这些话,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心中满是自豪,暗暗下定决心要竭力为小殿下办事。
而朱政却感到有些难堪,他并非真正的小殿下,顶多只是老朱收养的孙子罢了。
于是便轻咳一声,打算开口说明情况。
然而朱元璋似乎另有想法,不等朱政说话便先开了口:“你们可不能小看我的这个孙儿,他可是很厉害的呀!”说着老朱目光一凝,扫视四周,威严骤增。
一旁的瘸腿老许等人顿时察觉到某种深意,纷纷神色肃穆地单膝跪地,屏息以待。
随后老朱牵起朱政的手缓缓高举,语气铿锵道:“将来,就由我的这个孙子朱政带领你们的后代去征战杀伐,抵御倭寇,保卫大明江山!”
听闻此言,在场的祁小二以及资历尚浅者还未能完全领会其中含义。
但跟随朱元璋多年的瘸腿老兵与老黄头却瞬间心照不宣——这分明是在确立储君之位!因为他们曾见过同样的场景,昔日朱元璋在练兵场上也曾拉住朱标的双手向众将士如是宣告。
此刻在老黄头、瘸腿老许的带领下,全场齐刷刷朝朱政跪下,宣誓忠诚:
朱元璋牵着朱政的手默默接受这份敬意,嘴角悄然浮现一丝笑意。
可千万别低估眼前的这些老兵残卒啊,他们虽已不能亲身征战,但他们都拥有后代子孙,受到他们的影响与教育后,在对朱家的忠心与服从度上天然会高出别人许多!
回想往昔汉朝时为何总偏爱关中良家子,便是同理。
而在今天这种恩泽遍及所有士兵的情形下,经朱元璋亲自认定,这些人及其后代都将成为朱政的铁杆支持者!不仅如此,朱政提议给予全体百万军士稳定的退路保障也是一项壮举。
上层军官无需提及,底层士兵们也将深深感激他的仁德。
可以预见,若这项政策能够推行至全国,整个大明军队都将知晓朱政的功劳,并对他心存感恩!一策即成,即可稳获军心!
试问,在这样的局势下,又有谁能撼动朱政的地位呢?
想到这里,老朱的笑容愈发深浓,内心已然打起了算盘:该如何为朱政积累声望、赢取军心呢?看来过阵子蓝玉他们回来后,带着小麟儿去检阅部队时,倒是可以趁机操作一番了……朱元璋默默思索着。
回宫的路上,朱政依旧有些恍惚,还在为之前的误会感到些许尴尬。
不过他向来不是爱纠结的人——想不通的事便不去想了,按本心而行即可。
毕竟时间长了,那些伤兵旧卒自然会明白他并非朱元璋的亲孙子,也无须特意解释。
倒是老朱提到让那些老卒后代随他一起出征、讨伐倭寇,这可正合朱政心意!
心中一振之余,朱政更加坚信,经过长时间铺垫与对老朱的逐步争取,自己在这条成为大明朝“霍去病”的路上,总算又迈出了一步坚实的步伐。
如今只需静静等待几年,便可正式向老朱请缨从戎,报效疆场!朱元璋望着若有所思的朱政,不由宠溺一笑,随后开口:“孙儿,如今就剩咱爷俩了,方才没说的,现在可讲给我听听!”
朱政应声道:“如之前所说,建立一套针对大明军卒伤病退伍转业的制度,并设立缉捕治安司予以妥善安置,但需考核通过方能允许转职地方工作。”
此言一出,不仅能让为国流血奋战的将士安心生活、免却后顾之忧,还能帮助他们退伍后找到新的人生目标,避免沦为游手好闲之人;更重要的是减少对朝廷俸禄过度依赖的局面。
朱元璋微笑倾听,目光意味深长,带着些许试探,鼓励道:“乖孙说得好啊!那除此之外还有哪几个好处呢?”朱政目光熠熠地列举道:
“其一,此举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将士极大的奖励,比单纯提升薪资更有激励效果,能够大幅提升军队忠诚度、荣誉感,以及对大明的认同感。
从而激发他们在战场拼死杀敌的动力,大大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同时,相比返乡务农,转业至地方治安司担任官员更为体面且有前途,这对表彰功勋和吸引平民踊跃从军都大有助益。”
朱元璋眯眼点头赞同,心里清楚这些道理他也早已想到,但更想看看朱政思考的深度与远见如何,于是淡笑追问:“不错!继续说,还有另外两项好处呢!”
朱政继续阐述道:
“其次,纵观天下,目前京师虽有五城兵马司维护治安,但地方上尚缺乏类似的巡查抓捕、维护安定机构。
这些任务通常由承宣布政司下属文官胥吏负责。
然而显而易见,他们在这方面远不如退伍老卒专业高效!后者曾在沙场厮杀磨砺多年,定能将地方治安全力托付,事半功倍!”
不论是威胁效果还是实战能力,都相当出众!用来打击匪徒,岂不是轻松至极?
即便最初会有些不习惯,但凭借他们扎实的军旅素养,只需稍加训练,就一定能成为可靠的力量!
而且,这些曾经当过兵的将士,天然比一般人更为忠勇可靠。
他们参与地方治安维护工作,无论是提升当地安定程度,还是对民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作用都不可小觑。
更进一步来说,借由这些人,祖父您对大明各地的控制力度也将显著提高!
嗯……
朱元璋略一点头,带着欣慰笑容追问道: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还有第三个重要优势!
朱政目光灼灼,语气笃定地说道:借此复员制度建立遍布大明各处的缉捕治安机构,还能有效制衡监察文官!
哦?
朱元璋双眉一扬,确实显露出几分意外之色,他目露精光,兴致勃勃追问:麟儿,你说说看,如何实现这种制衡?
朱政淡然一笑答道:首先,这些退役军卒与文官体系天然是两个不同阵营,彼此之间难以和谐共处,反而可能互相敌视。
这就很大程度确保了他们不会狼狈为奸,联手欺骗祖父您。
如此一来,那些地方官员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胡作非为,必然心中有所顾忌。
其次,祖父可以赋予这些缉捕治安司类似于御史台部分监察职能。
让他们除抓捕匪徒、巡查非法行为之外,也担负起监察各级官吏不当作为的责任。
这样一来,那些文官们自然会更加谨言慎行,不敢肆意妄为。
这样让两股力量相互制约,祖父处理政务之时,是不是就能更得心应手了?
嘶——
看着眼前自信镇定的朱政,朱元璋满心震撼。
刚听到这关于建立缉捕治安司的想法时,他就已颇为惊愕,实在难以相信,这竟是出自朱政之手。
而细细思索之下,越品越觉得妙不可言。
以他多年来处于上位者的深远谋虑眼光,以及处理政务的丰富经历,诸多思路不断浮现。
包括朱政方才所述种种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