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孙绵绵跟着乘务员来到卧铺车厢,爬上属于她的中铺。
因为轻微的晕血症,她能忍到现在,多亏了前世残酷的训练。
来不及打量周围的人,脑袋才碰到枕头,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不,不要!”不知睡了多久,孙绵绵又一次梦魇了。
惊醒后,歉意的朝着其他人笑了笑,就盯着窗外发呆。
她本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古医传人,意外穿进了一本《八零:真千金回归,顾少夜夜宠》的年代文里。
不幸的是,她就是文中方家的假千金,从小被方建国和杨秋香娇宠长大,单纯得被人设计陷害与人在招待所开房,甚至被大众当场逮住而羞愤的跳楼自杀。
孙绵绵就在原主跳楼时穿了过来,并掌控了身躯。
好在虚惊一场,稳稳的落地,只是手掌和手腕上擦破了点皮。
没想到原主手腕上竟然戴着一颗菩提珠子,和她前世得到的一模一样。
鲜血沾上的刹那,菩提珠子空间的虚影显现。
显然就是她原来的那个菩提空间,真真的!
孙绵绵欣慰又惊喜,还没理清原主的记忆,就被方家奶奶一拐杖打在腿窝处,跪倒在地。
“妈,绵绵还伤着呢。”杨秋香虽然失望孙绵绵不知廉耻,被人堵在招待所,但是到底是一手养大的女儿,有点不舍。
方老太太呵斥:“还嫌不够丢人,都会和人私会开房了。特不要脸!”
孙绵绵:“......”
这具身体确实被人堵住和一个满脸胡茬的陌生男子同处一室。
虽然没发生什么,但在这个年代......也是伤风败俗的存在。
杨秋香低声争辩:“小孩子胡闹......”
方家奶奶拐杖用力一戳,怒吼:“方家可不愿让人戳脊梁骨,原本就是抱错了的,我家孙女青青聪慧,能自己寻回来。
正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秋香,你要想建国不被人笑话,抬的起头,就立马登报声明,和她脱离关系。”
闻言,杨秋香大惊。
孙绵绵不光肤白貌美,学习成绩也不错,再过一年半载,肯定能说上一门好亲事。
不说彩礼,就是亲家也将是他们方家的一大助力。
想到此,杨秋香不愿意,也不甘心。
但摄于方家奶奶的威严,不敢反驳什么。
孙绵绵倒是淡定,“妈,就听奶奶的,是我连累了方家。”
这个亏,她吃下了。
仇,肯定要报。
说罢,鞠了三个躬,拎起杨秋香帮忙收拾的皮箱出了方家,坐上方家安排的吉普车,离开了熟悉的京城军区大院。
期间,前些天回家认亲的方青青一直没出现。
孙绵绵凝视着窗外折射出来的车厢内的光影,和黑夜的交织处,努力回想书中的情节。
此时是1982年3月,离高考还有三个多月。
而书里,方青青回家认亲是在高考前一个月。
紧接着,就传来了黔城孙家被人入室抢劫,孙老爷子不幸去世的消息。
孙绵绵不知道方青青为什么脱离了书中的轨迹,提前回了方家。
但她知道,现在孙老爷子健在,她不允许他发生任何意外。
虽然她不是原主,和孙家并不熟悉,但是,能在艰苦时代支持国家建设,响应政府号召的人,就应该被尊敬、被善待。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
火车在一声汽笛鸣叫声中进入了黔城火车站。
孙绵绵拎着皮箱,随着人流走出了火车站。
然后,转坐“咯吱咯吱”响的中巴车,一路尘土飞扬中,到了孙家所在的县城----百顺县。
*
“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院内传出,“姑娘,你找......”
孙爷爷看到门外的姑娘,惊得身子晃了晃,“砰”的一声装在院门上,连声道:“像,像,太像了……”
孙绵绵忐忑的站在院门口,猛然看到门内的孙老爷子,听到他的话,泪珠不受控制的落下。
她本就不是个矫情的人。
或许,这是原主残留的情感。
孙绵绵吸了吸鼻子,礼貌喊人:“爷爷,我是绵绵,我,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进来,饿了吧?爷爷给你端饭。”
孙老爷子双眼泛红,语速极快,想去拉孙绵绵,又小心的缩回了手,脚下生风的引着孙绵绵跑向客厅。
孙家院子和这条巷子里的所有小院一样,一人多高的土墙内,正对门是三间正房,右侧还有一间厨房,一间杂物间。
左边院墙处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摆放一张石桌和四条石凳。
不远处还有一个手摇压水井。
院子里干干净净,充满生活气息。
“绵绵,先将就一下,我去杀鸡。”
“爷爷,这些够我吃了。家里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
“嗯!景铄……你二哥住校,休息日就回来了。你……回来还走吗?”
看到老人家小心翼翼的样子,孙绵绵心酸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不走了。爷爷,我回来陪你可好?”
孙爷爷一愣,继而双眼放光,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好!好!好!我早就盼着我家绵绵回来了。”
当初青青忽然要离开,并扔下一个“炸弹”----她不是孙家的,是和一个叫绵绵的人从小就被抱错了,她要回到亲生家庭去。
并信誓旦旦的说,会让他家的孙女回来。
一开始,他们以为青青癔症了,没人在意。
直到有一天,家里衣物被褥乱丢在地,厨房灶洞和柴火都被翻乱,且青青不见了踪影。
孙老爷子报了公安寻人后,得知有人看到她坐上了去往京城的火车。
孙家人才接受,青青走了!
真的狠心走了!
为此,孙老爷子又是气恼又是担心,在床上躺了好几天才缓过来。
孙绵绵几口喝完粥,对上孙爷爷关切的目光,笑了笑,“爷爷,二哥是在读高三吗?”
书里有写,二哥孙景铄在百顺一中读高三,成绩名列前茅,最有希望考上大学,飞出百顺这个偏僻的小县城。
要不是孙爷爷忽然遭难,二哥也不会急匆匆的往回赶,在校外遭遇意外,从而全身瘫痪,死了都没人知道。
想到此,孙绵绵垂眸,掩盖住无尽的惋惜和怜悯,也痛恨可恶的作者把好好的孙爷爷和孙景铄安排得如此悲惨。
迎上爷爷关切喜爱的眼神,她深深的感受到,这不是书中世界,眼前人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情感丰沛。
她相信,人定胜天!
或许,她的到来,能改变孙家人的命运。
孙爷爷不知道孙绵绵的心思,露出骄傲的表情,“你家二哥现在在一中就读,马上就要考大学了。”
说到这里,爷爷慈爱的看向孙绵绵,“绵绵,你应该还在读书吧?几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