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整编和训练,陈玉楼带领的卸岭队伍逐渐有了规模和纪律,在当地也小有名气。然而,要想在这乱世中真正站稳脚跟,成为一方军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日,陈玉楼正在营帐中与几位心腹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魁首,如今咱们虽然兵强马壮,但地盘狭小,资源匮乏。若想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向外扩张。”杨副官率先发言。
罗老歪接着说道:“俺同意副官的说法,咱们不能总是窝在这小地方,得出去抢地盘,夺资源!”
红姑娘则显得较为谨慎:“扩张固然重要,但也要小心行事,别惹了不该惹的麻烦。”
陈玉楼点了点头,说道:“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我们要扩张,但不能盲目。首先要了解周边的势力分布和他们的实力。”
于是,杨副官派出了众多探子,去收集情报。几日之后,一份详细的情报摆在了陈玉楼面前。
原来,在他们周边有几股大小不一的军阀势力。其中,势力最大的是马大帅,他拥兵数千,占据了数个县城,为人凶残霸道。其次是刘司令,虽然兵力不如马大帅,但手下将士训练有素,也不容小觑。还有一些小军阀,各自占据着一些乡镇,实力较弱。
陈玉楼看着情报,陷入了沉思。良久,他说道:“我们先从那些小军阀入手,逐步扩大我们的地盘和影响力。”
众人齐声应是。
陈玉楼决定亲自率领部队出征。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盘踞在一个小镇上的吴军阀。吴军阀手下只有几百人,且军纪涣散。
陈玉楼带领部队悄悄靠近小镇,在夜色的掩护下发起了突袭。卸岭的将士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冲入镇中。吴军阀的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不到一个时辰,战斗便结束了。吴军阀被生擒,他的部下纷纷投降。陈玉楼成功占领了这个小镇,收获了一批武器和物资,还扩充了自已的兵力。
首战告捷,让卸岭的将士们士气大振。但陈玉楼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他们又接连攻克了几个小军阀的据点,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然而,他们的行动也引起了周边其他势力的注意。
马大帅听闻陈玉楼的崛起,视其为眼中钉,决定出兵剿灭他们。
面对强大的马大帅,陈玉楼没有丝毫畏惧。他召集众将,商讨对策。
“马大帅兵力众多,我们不能与其正面硬拼。”红姑娘说道。
李麻子提议:“要不我们设下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
陈玉楼思考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布置疑兵之计。让马大帅误以为我们兵力雄厚,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陈玉楼在一处山谷中设下了埋伏。他让一部分士兵在山谷两侧的山上摇旗呐喊,制造出大军云集的假象。又让另一部分士兵在山谷口故意示弱,引诱马大帅的部队进入山谷。
马大帅果然中计,他看到山谷两侧的旗帜,心中生疑,不敢贸然前进。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陈玉楼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马大帅的部队顿时大乱,纷纷溃逃。
陈玉楼趁机率领部队追击,取得了一场大胜。
经此一役,陈玉楼的名声大振,周边的一些小势力纷纷前来投靠。他的兵力迅速扩充到了上万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阀。
随着势力的壮大,陈玉楼开始注重治理自已的地盘。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兴办学校,赢得了百姓的拥护。
然而,他也清楚,在这乱世之中,危机四伏。要想长久立足,还需要不断壮大自已的实力,应对未来的挑战。
为了提升部队的战斗力,陈玉楼高薪聘请了几位军事教官,对士兵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他还派人去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加强军备。
同时,陈玉楼也在积极拓展人脉。他与一些其他的军阀势力保持着联系,时而合作,时而对抗,在复杂的局势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在一次军阀的聚会上,陈玉楼结识了一位名叫孙军长的实力派人物。孙军长对陈玉楼的崛起颇为欣赏,两人相谈甚欢,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
在孙军长的帮助下,陈玉楼得到了一批军饷和物资,进一步巩固了自已的地位。
但陈玉楼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心中有着更大的抱负。他要让卸岭成为这乱世中最强大的势力,为百姓谋福祉,开创一个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