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行省交易
宋鸿的话。
让在场另外两名超级城市领袖的神情,也变得不太好看。
任他们在自己的城市里如何位高权重。
都不能改变他们已经被东洲首府抛弃的事实。
关键是这种抛弃还并没有公开,而是一直被刻意隐瞒到现在。
然后才偶然被他们打探到。
从性质上来说。
东洲首府的这种行为,和出卖几乎毫无区别。
“现在我们的处境都很危险。”
“所以我希望。”
“联盟内,能进一步加强情报和技术方面的交流。”
“另外,如果以后实在迫不得已。”
“我在东洲首府那边还有渠道。”
“能在西荒高原拿下一块地盘。”
“到时候,或许我们可以联手开发那里。”
“作为联盟的退路。”
在将自己手中的情报,详细的披露出来以后。
宋鸿做出了提议。
显然是想集整个联盟的力量,去千里外的安全区打造一座新的避难所。
“那难度太高了。”
“而且应该也容纳不了多少人吧?”
苏武皱了皱眉,有些质疑。
哪怕在和平时期。
想要转移几座超级城市的人口和资源,都千难万难。
更不用提在末世后。
跨越千里的去空气稀薄,环境更加恶劣的高原。
再加上还要在那边,从零开始打造避难所。
其中的难度,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
必定会高到几乎难以实现的程度。
不比登月简单多少。
“难度是有一些。”
“不过我找到的地方,地底存在一大片天然的空洞。”
“只要物资到位,就可以安顿下来。”
“剩下的,都可以在后期慢慢改善。”
“不过规模的确也上不去。”
“预计最终容纳的人口,不会超过50万人。”
宋鸿详细的解释道。
他的这个方案,的确具有一定的可执行性。
不过集中整个联盟,好几座超级城市的力量。
才最终只能打造出一座容纳50万人的小型城市级避难所。
本质上来说,其实和扔下大部分家当,孤身逃亡差不了多少。
而联盟内加起来将近2亿的普通人。
也都将成为这次逃亡的牺牲品。
“代价太大了。”
“没有必要。”
苏武摇摇头,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管遇到什么灾难,他都不可能放弃经营了那么久的农家小院。
而且如果连农家小院都抵挡不住灾难的话。
说实话,苏武也不认为,躲到西荒高原就能真的高枕无忧。
除了苏武以外。
在场的另外两个人,也同样对此不是很感兴趣。
福海行省的总督柴泽阳表情淡漠。
既不表达支持,也不表达反对。
余安市的强忆秋,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有点意动。
但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对宋鸿露出了歉意的神情。
委婉的拒绝了他的提议。
“好吧,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退路。”
“看不上我这种方案。”
宋鸿也是人精。
尽管没人多说什么。
他也能隐约猜测到,在场的众人都有各自的底气。
不愿意把资源分薄到他的计划中。
不过这场会议下来,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至少前一项加强交流,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
会后。
宋鸿私下里找到了苏武。
和他进行了一场短促的交谈。
“你想要购买商队列车?”
苏武陷入了沉吟。
能够在极寒的冰原上自由行动的商队列车,堪称是末世中的珍宝。
没有人不会对它心动。
而对于苏武来说,商队列车虽然是他的核心资产。
但毕竟是有资源就能够制造出来的量产型号。
也不是不能卖掉。
关键是,宋鸿能不能拿出足够的代价。
“虽然你们不太赞成。”
“可是在西荒高原建造备选避难所,已经是我们长明市唯一的选择了。”
“而想要跨越那么遥远的距离,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你手中的那种陆地列车,是最好的运输工具。”
宋鸿叹了口气。
进入末世后的现在。
曾经数次修复过的铁路轨道,也已经大半都掩埋在了冰层的深处。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乎不可能再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空运虽然还没有断绝。
可适用于零下70度环境下的飞行器,数量终究相当稀少。
剩下还能够安全进行长途跋涉的工具,还真就只有苏武的商队列车这一根独苗。
“多的代价我也付不出。”
“这样吧。”
“我用我们长明市所在的萧江行省,其他所有民间和官方的避难所,还有行省内的矿物开采权。”
“用来和你交换两支商队列车。”
“萧江行省是人口大省,除了长明市以外,其他地方加起来也还有大约7000多万人。”
“储备的成品资源过亿吨,还拥有一座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铜矿。”
“价值应该足够了。”
苏武对于人口无止境的需求,并不是秘密。
以一个行省除省会城市以外,其他地方所有人口和资源作为代价。
用来换取两支商队列车。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
付出的价值都已经足够。
也彰显了诚意。
“这么舍得?”
苏武有些意外。
从宋鸿过往的表现来看,可不像是余安市那样,对周边的小弟漠不关心。
对他所在行省的人口动手。
基本就和从他家里掏钱,性质差不多。
“再不舍也没办法。”
“等灾难出现。”
“别说行省内的其他地方,就算是长明市本地。”
“恐怕也顾不了太多人。”
“不如提早让他们投奔到你那边,也好多一丝幸存的希望。”
宋鸿眼中有些疲倦。
可以看出,这次从东洲首府那边打探到的消息,给了他很沉重的打击。
让他放弃了很大一部分的幻想。
“那就没问题了。”
“明天,我会将两支刚出厂的商队列车派遣到长明市,交付给你们。”
“至于接收人口的事。”
“等一两个星期后再行动吧。”
现在连镇海市的人口,都还滞留在沿海一带。
从镇海市那里接手的资源,除了最昂贵稀少的那一部分,已经通过空中运输运回了农家小院。剩下绝大多数。
甚至都还未从摇摇欲坠的镇海市避难所里搬出来。
苏武暂时没有能力,再去转运萧江行省的人口。
不过,随着快速的消化镇海市的资源。
这种局面很快就会改变。
4月5日。
镇海市所在地。
原本冻结一切的冰层,不知道何时已经碎裂成了无数的浮冰。
与海水混合一起。
在暴风中形成翻涌的浪潮。
偶尔透过那涌动的海水和浮冰。
还能看到其深处,会浮现出一缕缕微弱的红光。
那是来自海底的岩浆散发的光芒。
此时此刻。
位于海底的镇海市避难所。
几乎有大半,都已经被岩浆所包围。
并时不时的就会遭受到一阵,烈度高到肉眼可见的地震侵袭。
然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
早已经撕裂成两半的避难所主体,却奇迹般的没有进一步解体。
甚至都还在一如既往的。
以不逊色于最初的超高效率,将存储在那里面的物资。
源源不断的运输出去。
“燃油快要掏空了。”
“其它资源大概还有1亿吨左右没有转移,感觉就像是基本没动一样。”
看着滞留在镇海市避难所的物资统计数据。
苏武既有些惊叹于燃油的惊人运输速度,又对剩余物资的转移感到头痛。
不过,看起来转移的很慢。
实际上。
在六条海底通道的地铁列车,以及穿行在第7条海底通道公路上的货车,共同转运下。
整整一天下来。
已经将1200万吨以上的物资,输送到了海岸线那边。
这个惊人的物资数量。
几乎都快要赶上苏武过去在宽江流域一带,搜刮的所有资源总和。
之所以还会有进度缓慢的感受。
纯粹只是因为对比镇海市本身,那过于夸张的物资库存量带来的错觉。
所谓1200万吨的物资。
也不过才相当于堪堪抹掉那亿吨资源的零头而已。
当然,这仅仅只是从数量上来看。
考虑到已经将价值较高的物资,都优先打包运走。
从价值方面计算。
苏武实际上已经将镇海市一半以上的家当弄到了手中。
各种高端的机械造物。
在这批高价值物资的支援下。
都即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增长。
“有了这批资源。”
“商队列车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100支以上。”
“六代战机也可以再扩产100架,让总数量达到500架以上。”
苏武稍微估算了一下。
这其中,商队列车暂且不提。
之所以只增加100架六代战机。
不是资源不够,而是苏武认为,500架六代战机暂时已经足够使用。
他需要留下足够的资源。
等到不久以后。
第七代战机在实验室中诞生出来。
再继续大规模的量产七代战机。
“而且和六代战机不同。”
“七代战机的技术,已经可以用来尝试制作更大型的近地轨道飞行器空天母舰。”
“虽然用七代战机技术制造的空天母舰。”
“机动性和战斗力都存疑。”
“但至少在单纯的运输方面,却可以肯定能带来跨时代的改变。”
“到时候,说不定就能真正做到,汇聚全球的资源,来建设农家小院。”
展望这方面的科技发展。
苏武忍不住生出了一种前路即将海阔天空的明朗。
再继续将目光转移到全息地图上,临海避难所那里。
随着苏武分出200支商队列车返回江河市,一次性带走400万人。
临海避难所周边。
也彻底从熙熙攘攘中,回到了过去空无一人的状态。
只剩下大量的机器人和无人工程车辆。
还在冒着严寒,无声无息的处理着从镇海市那边输送过来的物资。
一支商队列车。
极限状态下可以运载4万人。
但这种状态,太过挑战人类的生理极限。
尤其是在长途运输中,很容易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因此,在目前这种看起来不算太过紧急的情况下。
苏武选择了削减一半的承运人口。
留下缓冲的空间,让车内的乘客,能够不必全程站着,可以轮换坐着休息,甚至进行一定时间的睡眠。
而这种改制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在长途行进中,可以不必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找一座附属避难所休整。
能够直接一口气地抵达目的地。
论整体的效率。
距离越远,越不会比满载状态低多少。
“目前商队列车的规模足够大。”
“来回几次,就足以把镇海市的所有人都转移到农家小院。”
“再考虑到目前农家小院地下10层也即将完工。”
“在全部建设标准宿舍和种植园的情况下。”
“仅仅是那一层,就差不多可以把整个镇海市的人口都收纳进去。”
“最多还剩下两三百万人的零头,需要放到后续挖掘的地下11层。”
“所以,接下来。”
“压力已经没有昨天那么重了。”
“慢慢按部就班的来就好。”
不过,这一切乐观的前提。
是不会再有巨大的灾难中途插入进来。
在全息地图上,调出一颗临海避难所地表的摄像头。
苏武将它转动到海洋深处,镇海市所在的方向。
从100多公里外的这里望过去。
隐约能看到。
化为白色冰原的海洋尽头,被一片深沉的黑色所笼罩。
那里,已经成为了生存难度达到噩梦级别的地狱。
谁也不能够保证。
它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再继续蔓延过来。
凝视了屏幕中的海洋一会儿。
苏武继续将视线转移到临海避难所附近的一片群山之中。
在那里的山谷中,临时搭建的成片的巨型仓库里。
已经存储了数千万吨的燃油。
可以预见,想要把它们运输到江河市。
注定会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
并且考虑到它们的单位价值偏低。
在运输序列中,还要排在如今还没有从镇海市抢救出来的那上亿吨普通物资之后。
如此漫长的时间。
不出意外几乎不可能。
运气好的话,这最终预计会达到8000万立方米的燃油。
可能还会给苏武留下那么三瓜两枣的遗产。
运气不好,那就是白忙一场。
留给苏武的只有一片什么都不剩的废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