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告诉汤尼,这张黑胶唱片值四万美元左右。

亨利凑过去看了眼,发现是《alcohol and jake blues》tommy johnson。

他对唱片不是很了解,这张唱片,自己听都没听过。但不要紧,现在信息那么发达,随便用手机一搜,就搜出了这张黑胶唱片的信息。

“上次这张黑胶唱片拍卖,拍出三万七千美元。”他看着手机说道。

蓝调歌手tommy johnson活跃于1920年代,以怪异的假声唱腔与繁复的吉他演奏闻名。

眼前的这张唱片,是78转唱片《alcohol and jake blues》,收录了《canned heat blues》与《ie campbell》两首他最著名的曲子。

上次拍卖的那张黑胶唱片发现过程颇为传奇。

原本的拥有者多年前在他买下的旧房子里发现这张唱片,原本不知道它的价值,多年以后才放上拍卖网站,没想到几个小时后,就有人直接与他联络,希望以4,000美元直接购买,要求他撤销拍卖。

那位卖家发现唱片的特殊,决定继续拍卖,最后竟然以37,000美元的高价卖出。

按照现在的行情,如果继续放在拍卖会上,肯定能拍出个更高的价格,所以林渊说的四万美元左右,是没有错的,误差不大。

就在这时,肖泰给林渊打来电话,告诉林渊,警方已经找到了他妹妹,但情况不怎么好,被人注射了毒。

不管怎样,还能留条命,肖泰已经很庆幸了。

要知道,他之前可是打了最坏的打算。

“回去戒毒咯!只要人还活着,那就好。其他的,也很难追究了。”林渊说道。

肖泰那边沉默了片刻,才说道:“嗯!是呀!人还在就好。”

警方也明确告诉他,后面的很难追究下去,让他到此为止。

虽然他很生气,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他告诉林渊和老舅,准备过两天回国,所以想请两人吃顿饭。

肖泰很清楚,要不是林渊和老舅,要找到他妹妹就没那么容易了。一定程度上讲,林渊和老舅是他两兄妹的恩人,甚至是救命恩人。

“好,那就明天唐人街见吧!”林渊跟他说道。

“行!明天见。”

刚挂掉电话,忽然,一声枪响打破了宁静,所有人下意识找掩体,大卫和汤尼立即将林渊护送到最近的掩体后面。

对味了,这就是美国特色。

现场乱成一片,但好像没有人受伤,枪声是外面传来的,或许并不针对这里的人,但没有人敢赌,敢走出去。

有些人,甚至将自己带来参加交流会的东西都放在了原地。

“就应该像中国那样禁枪,大家手里都没有枪,就不会有危险。”亨利说道,对现在的政府非常不满。

林渊没说话。

没枪有没枪的好处,有枪同样有好的一面。

手里握着真理,那就不怕被欺负,干就完了,大家都是一条命而已。

交流会的组织者还算有点责任心,开始疏散人群,让大家拿好自己的东西,有序撤离,下次再举办。

其他人陆陆续续离开。林渊他们也不例外,刚走出去,亨利就看到了地上的一个小盒子,好像是银做的,很精致。

准确说,是林渊一行人都看到了。

不过亨利先捡到手。

“什么来的?”

不用猜,肯定是刚才撤离的那些人漏下来的。

如果这东西值钱,相当于白嫖,一分钱没有花。

林渊伸手过去,将东西从亨利手里接过来,看了眼,打开盒子,再看两眼。

“古代的名片盒,值点钱。”

老舅差异:“古代就有名片啦?”

他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林渊笑道:“名片很早就有了,但最初并不是叫名片。”

他告诉老舅,时代不同,名片的称谓也各异,从秦汉的“谒”,发展到东汉的“刺”、唐代的“名帖”、宋代的“门状”、明清的“名刺”等,至晚清才普遍使用“名片”一词。

我国古代民间使用较多的是织绣的“名片夹”,色彩绚丽,雅俗共赏。而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名片盒,一般是当时的工匠接受欧洲国家特别是英、法商人的订单特别制作的。

在当时,欧洲的上流社会为彰显自己的地位,身上常带着名贵的名片盒。

在原来科技不发达的时候,轻轻的掏出一张“我的名片,”顿时让人觉得优雅从容,信赖感油然而生。

眼前的这件银质掐丝镂空龙纹名片盒,采用的是银花丝掐丝编制工艺。先以粗银丝编成框架,后以极细银花丝编织成各种造型焊接于框架之上。

而盒体主纹饰以极细银丝编织的“井”型花纹为底,上下各饰一条镂空蟠龙,间饰以灵动的云纹。整体做工繁复,构造巧妙。

“不要以为名片是现代发明的,其实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林渊说道。

据记载东汉名士郭泰便经常收到名片,夸张到用车来装。

而在唐宋时期,名片又改名为“门状”,每次科举考完试后,这些新科进士要先四处拜访达官贵人,期望得到赏识以及提携,为自己以后的政治前途铺一下路。而要见到这些名门贵族就先得投“门状”,看主人是否接见。

到了明朝,名片就被称为了“名帖”,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递上一张“名帖”。“名帖”上的字更要大,以表示自己的谦恭,如果太小则被视为傲慢。

当时明朝的“名帖”大小约为长七寸,宽三寸,直到清末民初才被称为传统意义上的“名片”,趋向于了小型化。

当然了,以前的名片盒也不叫名片盒,而是拜匣。

明清使用拜匣最为普遍,小说中也很常见。

拜匣至清代,种类花样越来越繁多。光是小说中对拜匣的形容,就有“湘妃竹攒花拜匣”“篾丝拜匣”“洋漆嵌螺钿拜匣”等等。

尽管林渊告诉他,这名片盒大概值五千美元左右。

价格虽然不高,但亨利还是很高兴。

不管怎么说,这东西没花他一分钱,值多少钱都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几千美元就几千美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