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前。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

虽说有大学学历,但在穿越前的那个年代,学历贬值实在太利害了。

研究生遍地走。

大学生多如狗。

能有个九九六的福报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只是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也能赶上穿越者大军,成为其中一员。

我这人,其实脾气挺好。

也能吃苦。

穿越前任老板怎么刁难,为了养家也就忍了。

可穿越后还要受这鸟气,我就有些受不了了,更何况前身真的有错吗?

既然没错,那为什么要说这鸟气。

报警。

报警。

能报警的,我就通通报警。

根本不惯着任何人。

现在还是说说以后的事吧。

2011年的10月。

随着百果汇的第一家分店在省城开业,其实我是面临了很大困难的。

股东会的人一致认为,守好南城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没必要去省城里跟那些地头蛇竞争,更何况我们也不是什么过江龙。

我却并不这么认为。

我有高出这个时代的见识。

有这个时代人没有的知识。

我也知道,这几年是将产业做大的唯一机会。

如果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再过几年,等实体产业受到网络电商的冲击之后,将会更加举步维艰。

百果汇就将被永远困在南城这个小地方。

而百果鲜榨也无法在未来的奶茶市场有任何出头之日。

只会被从其他地方来的其余奶茶降维是打击,然后在南城销声匿迹。

这很正常。

无论是奶茶市场还是其他什么市场都是这样的。

无论是后来的蜜雪滨城,还是兵之王,古茗,一旦等他们发家后就会疯长一样蔓延全国,对于各个地方的小品牌奶茶实行降维打击,直到让他们彻底没有生存的土壤。

我不愿意看见白果鲜榨也成为市场的牺牲品。

因此。

我必须要在现在,趁所有产业都在蓬勃发展时,将白果鲜榨也发展起来。

而前往省城发展,势在必行。

永远蜗居在一个小地方只能小富则安。

我要干。

就要干大了。

足足两天时间,我终于游说完了,所有股东让他们同意了前往省城的方案。

事实证明,我的决策依旧是正确的。

在省城的第一家店铺,我依旧打着将服务做到极致的理念,私域,会员齐头并进。

很快的,就在周围站稳脚跟。

紧接着我又吸取了在南城的所有经验。

那就是出名。

我要让百果汇在省城出名。

而这个时代,想要出名确实不怎么容易,至少不如后世那样有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加持。

2011年想要快速出名。

还是只有登报或者接受电视采访。

在南城时,我因为各种事端被报纸刊登,电视采访,其中还有一次好人好事。

我想着也在省城做几件好人好事来着。

最开始,每天就不停的在街上晃悠,可或许是省城的治安太好了,我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去见义勇为。

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我要捐款。我在省城边上找了一个贫困的山区小学,找好记者团队,买好各种补助资源,并且还准备了二十万现金。

一次性全部捐了出去。

事件一经报道。

在省城的小范围内确实引起了轰动,也让不少人注意到了百果汇,但效果与我想要的还有一定的差距。

于是在两个月后。

我如法炮制,又找到了另一所贫困的希望小学。

一次性又捐了二十万。

这一次。

我火了。

省城的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采访,也让白果会在极短的时间里火出了圈。

无数人前往百果汇办理会员。

购买商品。

紧接着,我又趁热打铁,在省城开启了白果鲜榨。

有着白果会与之前事迹的加持,百果鲜榨的开业非常顺利,首日营业额就已经超过万元。

并且没过多久时间,我就迎来了第一位加盟商。

现在我都还记得那个人的模样。

30多岁,身材瘦高,头发是时下最时髦的中性风格。

得到这个消息时,我人在南城,连夜驱车前往的省城,与他谈恰合作。

作为第一个加盟商,我给予了他特别大的优惠,不但加盟费用比市场上要低很多,甚至在各种方面还给予了补助,并且还亲自前往他所在的城市进行勘测选址。

第一家白果鲜榨开业时。

我甚至还亲自前往给予祝贺。

由于白果鲜榨在南城,在省城已经小有名气,因此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运转方式,没多久时间就已经看到了利润。

有了第一家的成功,百果汇与白果鲜在后续也就有了更多的加盟商。

而在省城,我也在这紧锣密鼓的布局。

我要在省城,让百果汇与百果鲜榨成为同行业的第一。

最主要的就是服务。

而百果汇的服务就从配送开始。

我要跟在南城一样,让百果汇的配送网遍布整个省城,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分店。

三年。

我要用三年时间。

完成这个布局。

在这三年里,我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创业路上多艰难。

遭遇了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机,整个省城水果行业的所有人,都联合起来对我这过江龙进行了制裁。

因为前期。

为了将服务到极致这个理念宣传出去,我学了后世外卖配送的一个招数。

那就是按距离限时送到。

也是这个决定让我栽了很大的跟头。

各位大同行都纷纷在百果汇下单,让我将所有配送员都洒了出去。

可路上却问题频出,导致配送延时,让我在那段时间不但没有赚到钱,甚至还赔了不少钱。

并且……

还有人因此出了车祸。

股东会上,股东们坐在一起,对我大加指责,认为我为了扩张已经有些丧心病狂了。

尤其是吴总,这是拿着当季的财务报表摔在桌上,怒斥我拿着股东的钱不当钱。

笑话?

股东的钱。

这几年里我回报给她们的钱。

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当初所投资的钱。

现在还敢跟我拿钱说事?

真忘了谁才是最大的股东。

更何况,我手里也早就已经掌握到了吴总跟省城几家水果老板的接触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