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八月,历来便是临安城最为热闹的一个月,从月初开始,便不断有人从全国各地汇聚京城,到初九初十时,全城已经人满为患,各大酒楼旅馆几乎被抢占一空,热闹程度一度超过大年三十,一直到中秋结束,这种繁华景象才会减弱。这除了帝国上下对中秋节的重视不弱于过年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颜如书苑。
文风的盛行使得民风更加自由开放的同时,最大的好处就是消除了重男轻女的观念。再加上颜如书苑仅在每年的八月才会招收学员,全国各地有些威望的家庭基本都会让家中女子参试,而这个时间又恰巧撞上中秋佳节,所以很多大户人家索性举家前往临安,为参考之人打气的同时也在异乡过节,这便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猛增的人流量带来繁华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各方面的压力,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安全问题,所以每一年的八月,对于临安城来说都是一场考验,除了城防军全部出动,不间断巡城,随时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之外,甚至连负责皇城防卫的禁卫军,到这个月也不得不抽调相当一部分加入到这个序列之中。
丞相府后园之中的一栋小阁楼内,沈湘仍在灯光下翻看着那些测试题和一些书籍,一旁陪伴的侍女宛儿早已托着下巴趴在书桌上疲倦的睡去。除了轻微的呼吸声,时不时从梦中发出来的呢喃呓语,以及书本翻页时的沙沙声之外,便只有窗外偶尔会传来的几声鸟鸣。
微风顺着半开着的窗户吹拂而进,淡淡地凉意使得沉浸在书海中的沈湘一惊,她轻抬起头望了一眼睡得正香的宛儿,竟不曾想到,这一看就已是这么些时辰了,嘴角微微一扬,继而放下书本,轻轻的转到前榻拿来一张薄被为其披上,走到窗前感受着那突然降下来的温度,轻柔着有些疲倦的眼角,片刻后将窗户轻轻掩了掩,缓缓踱回到书桌旁,再次拿起了书本。
刚进入状态没几分钟,轻微的脚步声从房外廊间传来。听着这熟悉的脚步声,沈湘还是放下了手中书本,缓缓站了起来。
带着些许疲惫的的沈仲急步走到房中,见到站起身来的沈湘时,温和的笑了笑,脸上的疲倦消散了几分。
“爹爹您回来了。”快步地迎上前,沈湘一边说着,一边扶着前者向房中椅榻边走去。
坐下后,沈仲微笑道:“刚从宫内回来,听林叔说你房里还亮着灯呢,想着或许你还没睡,就来看看。想明儿个可就是书苑测试的日子了,怎么还在熬夜呢。养精蓄锐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边说着,眼神一边望向书桌。
这时睡着的宛儿醒了过来,朦胧的睁眼看到沈仲,不由得有些发愣,继而反应过来,手忙脚乱的站了起来。可许是刚睡醒的缘故,一不小心差点绊到身后的椅子,险些儿摔倒。
沈湘伸手将睡眼惺忪的宛儿伸手扶了一把,道:“你先下去歇息吧,我和爹爹说会儿话。”“可是,小姐您还没睡呢。”宛儿听着小姐这么一说,以为是自己犯了错,不禁强撑起眼皮小心翼翼的说着。沈湘听罢不忍调侃道:“你还是回去歇着吧,不然等会儿不知道是谁先睡着了呢。好了,明天还要早起,快回去吧。”听着自家小姐都这么说了,只闻宛儿轻声回应了一声“是。”便又摇着自己那副随时可以睡过去的身子,朝外走去,临走时还不忘给沈仲行了一个礼。
沈湘听到关门的声一边走向一旁案桌取出茶盏及茶叶,后继而轻声道:“女儿年轻,熬点夜不算啥,倒是爹爹您辛苦了。”沈仲一直看着宛儿陪着自家女儿长大,脾性也了解的差不多,除了有些迷糊,做事也没利索,最重要的是没什么心思。而且她和沈湘从小就好的形同姐妹似的,对于宛儿这些行为倒也见怪不怪。
“大将军随太子巡访属国,本该是他负责的防卫工作只好由我来了,所以公文就拖后了一些,还好也就这几天,如果长期这样的话,我这把老骨头可撑不了多久。”沈仲揉着额头笑道,从那日将书苑模拟题测交给沈湘之后,他这些天一直忙于各种事务,父女两人即使同住一间屋檐下,也难得会碰一次头。
停顿了一下,沈仲问道:“都准备好了吧?”
“还行吧。”拿着暖壶往茶盏里注入热水的沈湘听得父亲快速避过了先前的话,不由怔了怔,继而说道:“这书苑的题测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更多的是在考人对时下一些事情,以及历朝朝纲的理解,而非书本里的知识,所以女儿也没太大的把握。但光是通过那个测试的话,还是有一些信心的。”
“这么难?”
“是啊。”端着茶盏走到一旁递给父亲,沈湘点了点头道。
“书苑果然不同凡响啊,这些对于你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确实不简单。”慢慢地喝了一口茶,沈仲轻笑道:“不要太担心,放松一些就好。既然考的是这些,那就说明书苑并不希望学员都是只会读书的人。”
“这倒是真的呢。”乖巧地点着头说完,沈湘眉头微蹙了蹙,思索片刻后道:“虽然书苑的这种期望颇为难得,但女儿倒是有一些不解……这份题测中有好几个问题似乎有些敏感,所以女儿思索了好久最后也没做解答,不知明天的测试上这些问题会不会出现呢。出这种题,怕是根本没人敢触及吧。”
“何题?”沈仲不由得有些疑惑。
“……算是针对皇上的一些问题吧。”沈湘踌躇了一下,低声道。
“呃…”闻言,沈仲老眉不禁挑起,片刻后渐渐展开,轻笑道:“皇上虽铁血治国,但那也只是在特定范围内,对于文字方面的限制却极少,当属历朝之中最开明,否则我朝文辞艺海也不会在短短三十年不到的时间里由复苏到远超任何朝代。所以这些问题并不用担忧,不然书苑也不会出这些测题。”
“好吧。”听着前者的话,沈湘只好收起思绪,轻笑着点了点头。
片刻后,沈仲再道:“要这么说起来,今年的书苑确实有些不一样,历年的招考都只针对我武国人,今年却取消了这个限制,不仅属国之人可以参加,就连与帝国相互警戒的周朝两国也可以参加。与这个比起来,那些敏感问题实在是不值一提。”
“哦?”沈湘不禁大为意外,片刻后方才说道:“爹爹事先也不知道这个事?”
“知道,也不知道吧。”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沈仲沉默一会轻笑道:“颜如书苑并不同于其它书苑,那里的事帝国并不会插手,所以他们做出什么决定也都不用事先申报朝廷。但朝廷也意识到了今年或许会不大一样,皇上前些日子也召过几位大臣商讨了一下,最后决定不责问,当做不知道。”
“看来皇上真是千古明君呢,这种气度可是前所未有。”事关到了朝政问题,沈湘也不再多问,笑道。
“这点倒是真的。”沈仲放下茶盏道:“时间不早了,我回房休息了,不然这把老骨头不行喽。你也别熬夜了,养好精神应对明天的考试吧。”
“是,爹爹走好。”沈湘乖巧点头。
将沈仲送出房外,沈湘倚在窗前,不是在思考明天的考试应该怎么通过。她只是最近越来越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事情,似乎很久以前的自己,也这么做过,她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却偏偏还是按着那条轨迹延伸着。
或许世间很多事情都是说不出一个因果缘由,就好像她忘记了很多那些宛儿口中曾经认定很重要的事情,而不知何时起喜欢一些从前怎么都不会去看一眼的事物。思及此,她不禁舒心了不少,“好了,我该去睡觉了,管它后事如何呢。消失的月亮,晚安。”看着被风卷走的月光,沈湘忍不住孩子气的加了一句。
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刚刚洒下,喧闹了大半夜方才得以短暂宁静的临安城便如一头睡醒的雄狮一般再次活跃了起来。天尚还蒙蒙亮,无数百姓便早起离家,往临安城南汇聚,将著名的朱雀大街围得水泄不通。原本在此维护次序的城防军五个大营不禁显得有些不足以应付,最后禁卫军紧急抽调两个大队一同参与,方才成功的将人群分开,留出一条刚好能够容纳车辆通行的道路。
朱雀大街的尽头,便是一座耸入云端的大山,著名的颜如学院便设立在此。
颜如书苑的特殊性,一般百姓并不得知,让其名扬四海的最重要因素,便是这间学院只招收女学员,帝国的女官九成皆是来源于此。同时也侧面彰显了在武朝开国皇帝萧鼎的统治下,即使那些年烙印在人们心中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仍未减弱多少,但想比及当下,这种风气倒是削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