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伸提议星期天一同去看电影,楚菲儿欣然答应。然而,她又不禁担忧地嘟囔:“云伸,你可别再为了请我看电影而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哦。”沈云伸笑着拍拍她的头,保证道:“放心吧,这次我会用正当的方式邀请你。”两人的笑声在夜色中回荡,充满了温馨与期待。
在沈云伸的世界里,家庭的纷争如同一片乌云,笼罩着他幼小的心灵。然而,楚菲儿却对此一无所知,她只知道,沈云伸最终以其独特的智慧,让那对曾经想要抛弃他的父母彻底退缩了。他们为了摆脱这个所谓的“包袱”,竟然同意将房子留给沈云伸。
起初,沈云伸的父母还心存侥幸,以为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能懂什么,打算先骗骗他,等日后有机会再把房子夺回来。然而,他们大错特错了。沈云伸早已不是那个单纯的孩子,他虽读书不多,但心思缜密,行事果断。他特地请来了几位有声望的人士和自家的亲戚,当着众人的面与父母立下字据,明确房子归他所有,从此与父母再无瓜葛。
字据立下后,沈云伸一家又迅速前往土地局和房管所,将房子正式过户到他的名下。这一刻,沈云伸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而谢钟绣和沈元明,这对曾经的父母,面对儿子的精明和决绝,也只能无奈地放弃,各自收拾行囊,悄然离去,连一句道别的话都没有留下。
沈云伸对他们早已心灰意冷,不再过问他们的去向。处理完这些家事之后,他忽然想起与楚菲儿的约定——星期天要请她看电影。然而,此时的他身无分文,连吃饭都是楚菲儿在接济。一想到楚菲儿每晚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偷偷给他送饭,沈云伸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愧疚和自责。他痛恨自已的无能,不能给楚菲儿一个更好的生活,反而还要连累她。
楚菲儿一直劝他不要打架,沈云伸便听从了她的劝告。然而,不打架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沈云伸陷入了沉思。一天早上,当他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载着冰棍箱子走街串巷时,他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吗?
转眼间到了中午放学时分,楚菲儿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沈云伸一起吃饭。然而左等右等都不见他的身影,她只好独自前往食堂。刚走出一段路便看到沈云伸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飞驰而来,车后载着一个白色的泡沫箱子。楚菲儿心中疑惑,便追上去拉住他的自行车问道:“云伸,你这是要去哪儿?我等了你好久都没见你。”
沈云伸停下车子笑着拍拍车后的箱子说:“菲儿你看这箱子里的冰棍!最近周围几个村子都在忙着割麦子中午天热我想着批发点冰棍来卖既能赚钱又能请你看电影。再说我一个大男人也不能总让你请我吃饭啊总得自已干点什么吧!”
看到沈云伸如此开朗自信楚菲儿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笑着回应道:“好啊那你先去卖吧明天我也弄个箱子去试着卖卖如果卖得好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沈云伸点头答应了一声好便和楚菲儿挥挥手骑着自行车继续前行。楚菲儿看着小小的沈云伸骑在大大的自行车上脚都有点够不着车蹬子心里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和心疼。她咬紧了嘴唇抑制住想要往下掉的泪水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好好帮云伸卖冰棍。
第二天清晨沈云伸和楚菲儿一同前往镇上的一家私人冰棍厂。楚菲儿用平时攒下的零用钱批发了一箱冰棍然后抱着它来到了镇中学的大门口准备开始她的第一次冰棍销售之旅。而沈云伸则像昨天一样骑着自行车走下乡路线将冰棍卖到田间地头。
楚菲儿站在校门口费力地扯着嗓子喊道:“卖冰棍啦!好吃的冰棍……”这些都是沈云伸教给她的技巧如果不是他的话她可能还不知道卖东西是需要喊出来的呢!很快就有许多学生围了上来纷纷掏出钱来购买冰棍。连那些住宿的学生也闻声而动抱着书本就跑了出来。不一会儿功夫一大箱子冰棍就被抢购一空了。
有些学生没买到冰棍还有些不高兴呢!楚菲儿见状便和他们商量好让他们稍等片刻她再去弄些冰棍过来。数了一下人数后楚菲儿抱着空箱子飞快地跑到冰棍厂又批发了半箱冰棍回来。这次她更加熟练地叫卖着不一会儿半箱冰棍也卖完了。
楚菲儿将箱子还给冰棍厂的人手里拿着一兜子的零钱顾不上吃饭就找了个地方开始数钱。虽然卖了很多冰棍但其实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因为那个年代的冰棍价格并不高小根的三分一根五分两根大根的冰砖也才一毛钱一根。除去给冰棍厂的钱一中午下来她连两块钱都没赚到。不过楚菲儿还是很开心因为这是她自已辛勤劳动赚来的钱啊!
等到沈云伸回来两个人一起算了账发现沈云伸赚得比她多不少。他骑着自行车箱子大装得冰棍也多来回两趟下来就赚了三块多钱呢!两个人把钱加在一起足足有五块多一点了!这让他们都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啊!
就这样他们连续卖了两天冰棍终于到了星期天本来沈云伸说要请楚菲儿看电影的但楚菲儿看着自已辛苦赚来的钱就有点舍不得了说什么都不肯去说要把钱存起来给沈云伸吃饭用呢!而且她还利用星期天的空档拽着沈云伸继续卖冰棍说要攒够钱了再做别的买卖呢!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他们每天中午都不休息忙着卖冰棍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希望和快乐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已的生活!
沈云每日忙于学业,放学时却不见疲惫,仿佛早已习惯。然而,楚菲儿却截然不同,她自幼娇生惯养,体力稍显不支。每当放学,她甚至顾不上用餐,便匆匆躺上床榻,渴望片刻的休憩。
楚菲儿的母亲对此深感困惑,女儿为何如此疲惫?询问之下,楚菲儿坦言自已近来勤奋学习,中午时分常常沉浸于书中,以至忘却睡眠。母亲初时不信,但经过一番问答,见楚菲儿对答如流,便信以为真,心疼不已。她嘱咐女儿学习不必急于一时,定要保重身体,好好休息。
时光匆匆,转眼间,夏日的热浪已席卷而来,暑期悄然而至,学校的期末考也如期而至。楚菲儿和沈云伸在辛勤的积累中,终于攒下了一些钱,但此刻,他们更关注的是即将到来的考试。
田家爸妈的工作逐渐轻松,家中的气氛也变得温馨而宁静。每天,妈妈都会为楚菲儿精心准备各种美食,尽管中午不能与沈云伸见面,但楚菲儿心中并无太多担忧,她知道沈云伸已有了足够的钱,足以应对日常的生活。
楚菲儿转学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让田爸田妈倍感紧张。清晨,妈妈特地为她煮了一碗面条,上面还卧着两个荷包蛋,寓意着希望她考试顺利,取得满分。面对妈妈的一番心意,楚菲儿虽然觉得面条有些多,但还是微笑着将其吃完,然后与爸妈道别,背着书包踏上了前往学校的路。
八十年代末,学生人数众多,教室几乎座无虚席。为了应对考试,老师们巧妙地安排了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错开考试。楚菲儿所在的班级与五年级的学生一同参加考试。她的座位旁坐着一个五年级的男同学,他身着蓝色裤子和白色短袖衬衫,干净利落的外表让人心生好感。
考试铃声响起,老师开始分发试卷。楚菲儿深吸一口气,这是她前世今生加在一起几十年来的第一次考试,心中五味杂陈。她迅速浏览试卷,发现这是数学考卷,题目相对简单。于是,她迅速拿起笔开始作答,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整张试卷。
在等待交卷的时间里,楚菲儿无聊地趴在桌子上,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她记得沈云伸在考试前一天特地提醒过她,无论答得有多快,都要等到三十分钟后才能交卷。她遵守着这个规则,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终于,时间差不多了,楚菲儿交了试卷走出考场。院子里空无一人,她是第一个交卷的学生。她坐在大树下等待其他同学的到来,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不久,大部分同学都交卷出来了,短暂的休息后,语文考试即将开始。
楚菲儿回到座位,等待老师分发试卷。语文考试的题目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前面的题目她很快就答完了。但当她看到作文题目“我的理想”时,她陷入了沉思。在这个时代,孩子们的作文都有着固定的模式,大多数都写着要成为科学家、解放军、农民或工人等。然而,楚菲儿却从未接受过这样的训练,她的心中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只有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她提起笔开始写作,将自已的理想描绘得淋漓尽致。她写道将来要拥有很多钱,然后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吃饭、睡觉、看电视、运动,与家人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她的理想,简单而真实。
就在她即将写完最后一个字时,旁边的男生小声地问她:“喂,那个‘须’字的三撇在哪边啊?”楚菲儿差点笑出声来,她没想到这个男生会问她这么基础的问题。她轻声告诉他答案后,又检查了一遍试卷确保无误后才交了上去。
下午的思想政治考试结束后整个期末考就算告一段落。由于下午只考一科所以考试结束得相当早。当楚菲儿和沈云伸走出校门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宁静。他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谈论着考试和未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