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姬瑜(周定王)

江山多风雨,弹丸之都,诸事潦倒。不飞不鸣,三年直冲云霄。庄王兵陈周都,天子颤,王孙慰劳。真英豪。问鼎中原,几时能到?

侯争霸纷扰,易子而食案,千古难找。赵氏孤儿,晋国复兴名兆。无足轻重共主,二十年、无事可道。河山好。虚名多少欢笑。

周帝姬瑜之注解:

姬瑜,周定王,周朝历史上第二十一任君王,东周史上第九任君王,周顷王之子,周匡王之弟。匡王驾崩后,传位其弟,是为定王。定王即位后,跟他哥哥一样,王畿之地已成弹丸,无足轻重,各大诸侯没有人理这个天下的万国共主,对其更是毫无尊敬可言,需要一个由头的时候就招过来,不需要就挥之即去,中央政权早已成为摆设了。楚国的楚庄王在匡王时期继位,起初三年不理政事,醉心享乐,沉湎于声色犬马,但是三年后有实在看不下去的大臣劝说他,楚庄王说,他这只大鸟三年不飞,要飞就一飞冲天,三年不鸣,要鸣就一鸣惊人。这就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由来。这之后,楚庄王开始发愤图强,励精图治,整顿朝政,施行变革,训练强军,增强国力,正式作为春秋五霸之最后一霸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楚庄王东征西讨,灭了不少小国,楚国势力进一步扩大。就在定王继位的第一年春天,楚庄王带兵攻打陆浑的戎族,一直打到洛水河畔,与周都隔河相望,事后兵陈周境,阅兵示威,周定王吓的不轻,赶紧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无比傲慢,对前来慰问的周天子使臣一点也不放在眼里,不等王孙满开口,上来直接就问,周都宗庙里面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可是周天子表面上天下共主的象征,问九鼎的重量,意味着想夺取周天子的天下啊。幸而有忠诚睿智的王孙满,他说:“周王室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有礼有节,隐含刀刃的一番凛然回应,挫败了楚庄王的狂妄野心,使楚庄王退出周疆,回去修德了。这就是“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整个定王时期,基本是楚国的天下,特别是邲之战之后,楚庄王一举歼灭了拥有600辆战车的晋国大军,取得了晋楚对决的决定性胜利,五霸之一的晋国再无力量与之抗衡,楚庄王正式当上了霸主。楚庄王在围困宋国的时候更是发生了惨无人道的易子而食事件,这就是诸侯争霸打架的代价,其实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晋国战败后,国内一团浆糊,权臣赵盾死后,其子赵朔辅佐晋景公,晋灵公的宠臣一看赵盾死了,就跳出来要为晋灵公报仇(晋灵公被赵盾杀死),说赵盾犯有弑君大罪,虽然死了,但他儿子还在做官,必须处罚。于是发动兵变,带领军队围攻了赵朔的住处,杀死了赵朔及其族人,因为赵朔的媳妇是国君的姐姐庄姬,得以幸免,但是已经怀孕了,于是就跑到景公宫里居住,不久生下男婴,晋灵公的宠臣听到消息后就索要此婴儿,于是庄姬将孩子藏了起来,对孩子说:如果老天要灭赵氏,你就哭吧,如果老天不想灭赵氏,你就别哭。孩子果然没哭,得以脱身。这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也是后来中兴晋国的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