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四泽十水”之地,中国上古九泽之一。

此地系天然古泽,济水所汇,菏水所出,曹州连通古济水,泗水两大水系。

因其南有菏山,北有雷泽,又名菏泽,唐时又称龙池。

西汉纬书《河图》说:“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

当时为知母不知父的时代,先民以为凤族太昊氏华胥姑娘在雷泽岸边踏了雷神龙的脚印而怀孕,历经十二载,华胥终于在雷泽生下伏羲。

曹州集钟天地之灵秀,是龙凤之源,伏羲桑梓之地,还是尧舜故里。菏泽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尧舜二帝的传奇。据说,尧帝在此建都,他仁德爱民,天下大治;舜帝则以孝悌闻名,孝感天地,成为千古佳话。

此外,还有许多名人出自菏泽,如军事家吴起、孙膑,文学家庄子、晁补之等。他们的事迹和思想影响深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里也是中原一带,水上交通的重要枢纽,运河自北向南贯穿其中,将北方和南方连接起来。

曹州府位于运河畔,成为了南北货物运输的中转站。

各种船只在这里停靠、装卸货物,形成了繁忙的码头景象。

运河两岸,商家云集,市场繁荣。来自各地的商人汇聚于此,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等。

这些商品通过运河运往全国各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同时,曹州府也因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吸引了大量人口聚居。

人们在这里从事各种行业,包括手工业、农业、服务业等。

城市内建筑林立,街道宽敞整洁,繁华的商业街和热闹的市井生活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黄巢曾多次来过曹州,因此他对这里的街道和建筑非常熟悉,前世今生他都喜欢这个地方。

他毫不费力地穿过拥挤的人群,沿着熟悉的路线前进,很快就到达了自已家的盐铺。

当他走进盐铺时,一股熟悉的咸味扑鼻而来,让他感到亲切和安心。

他看到店内摆满了各种盐制品,有粗盐、细盐和精盐等不同种类。

而在这些盐制品中,黄家的精盐最为显眼。

这是因为黄巢对传统制盐方法进行了改良,使得黄家生产的精盐质量上乘,口感纯净,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黄家的盐铺生意一直在当地颇有名气。黄巢的大伯黄榇正在忙碌地招呼顾客,看到黄巢回来,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大伯,我来了。”黄巢向伯父行了个礼。

“好,安全到曹州了就好,你一路舟车劳顿,家里的生意不用你操心,你先歇会,伯父一会儿忙完了,就过来!”

黄榇拍了拍黄巢的肩膀,眼中满是慈爱。

黄巢点点头,他看了看店里的生意,心中暗自欣慰。

这时,他注意到一个陌生的面孔,此人衣着华贵,气质不凡,正站在盐铺一角观察着盐品。

黄巢走上前去,礼貌地问道:“这位客人,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那人微笑着看着黄巢,说道:“我听闻黄家的精盐品质极佳,特意前来采购。但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可否与这公子商谈一番?”

黄巢心中一动,他连忙道:“当然可以,请随我到内室详谈。”

“大伯,可否一起前来?”黄巢向伯父黄榇投来询问之意。

“张令,照看好生意,我去陪一趟客气!”说完,黄榇随即交代了帮佣。

“掌柜的,您放心!”

三人进入内室,黄巢奉上茶水,客气地问道:“不知阁下有何指教?”

“明人不说暗话,本人于海龙受河南道刺史王崇墨之名,特意寻找一家盐商合作,不知意下如何?”

黄巢闻言,心中暗喜。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他表面上依然保持冷静。

“王刺史的大名,黄某早有耳闻。只是不知这次合作具体是怎样的呢?”黄巢问道。

那人笑了笑,缓缓说道:“王刺史希望能够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你们供应精盐给官府。当然,价格方面会给予优惠。”

黄巢与伯父对视一眼,两人都明白这是一个大好的商机。

“如此甚好。不过,我们需要时间考虑一下。”黄巢答道。

“无妨,我可以给你们一些时间。但希望你们能够尽快答复,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多。”

那人站起身来又回头说道:“我会在曹州停留两日,等待你们的消息,如果可以,便去兴华街聚贤楼找我即可。”

待于海龙离开后,黄巢与伯父商议起来。

“大伯,你怎么看?”黄巢问道。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我们也需要谨慎行事。”

黄榇沉思片刻说道:“若能与官府合作,我们家的生意定会更上一层楼。但也要提防其中是否有诈。”

黄巢点头表示赞同,“我会派人调查清楚此事。若是无误,我们便可着手准备合作事宜。”

“行,我与你父亲写封书信!”

说完,大家便各自忙活了起来。

黄巢此行有三个目的。

一是来看看自已的三弟黄揆,顺道接他回去过年。

二是查看自家最大的盐铺最近的经营状况。

三是因为思念成疾,想过来看一看婓箜篌这个意中人。

自已这个三弟,平日里喜欢钻研机关之道,简直是痴迷到无可救药的程度,自从黄巢重生那次见过一次,平日里黄揆在曹州府里拜了师,整日沉迷于此道,想想见上一面都是奢望。

不过,黄巢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常识,他知道唯有不断学习创新,才能发明出有利于千秋万代的新事物。

在黄巢眼里,这可比读四书五经可强上太多太多,所以他能理解自已兄弟的做法。

还有四天便是除夕,黄巢的行程可谓匆忙,在翻看了一天的账目之后,黄巢便扛不住那汹涌而来的思念。

于是,他便趁着夜色,让幼菱前去婓箜篌家里,把她邀约了出来。

夜晚的曹州城格外热闹,黄巢与婓箜篌漫步在街头,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两道长长的影子。

“箜篌,好久不见。”黄巢轻声说道。

一句好久不见,又隐藏了两人之间的那种辛酸。

“黄大哥……”婓箜篌的声音有些羞涩,低着头说道:“今晚的月色真美!”

两人静静地走着,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

忽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入耳中。婓箜篌不禁停下脚步,陶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

“这笛声如同仙音一般,令人陶醉。”她喃喃道。

“想必是哪位高人在吹奏。”

黄巢笑着说:“不如我们一同前去欣赏一番。”

两人顺着笛声来到一座桥上,只见一位白衣少年立于桥边,手持笛子,吹奏着动人的乐曲。

“此人技艺高超,曲调婉转,真是难得一见的高手。”婓箜篌赞叹道。

婓箜篌凝视着少年,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之色。

黄巢留意到她的目光,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嫉妒。

“箜篌若是喜欢,我也可以学吹笛给你听。”他低声说道。

婓箜篌微微一笑似乎听出的那一丝丝的醋意:“黄大哥的心意我领了,但每个人都有自已独特的才华。你在其他方面也很出色呀。”

黄巢点点头,心中释然。

他牵起婓箜篌的手,柔声说道:“箜篌,我喜欢你写信给我的那种情意绵绵,大胆奔放,为何如今见了我却是这副小女孩一般模样?”

“难道你想我是假的,喜欢我也是骗我的?书信中还说给我生几个大胖小子呢,嘿嘿!”黄巢假装生气道。

“讨厌啦,女孩子要矜持一点,要不然,连门都没过呢,岂不是让人……”

说完,婓箜篌撒开手,捂着夜色都掩盖不住的羞涩逃似地跑向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