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给皇额娘请安,卫贵人安。”

来者穿着淡黄色服饰,衣衫上用银线绣的芍药花随着主人走动的步伐活灵活现。头上有两三根金色簪子,一支梅花头的步摇在午后阳光下熠熠生辉。

卫嬿婉微微点头示意。

笑着说:“和敬公主出落的愈发标志了,还是皇后娘娘教的好,公主如此进退有度,娘娘也可放心了。”

谁不想听别人夸自已儿女的好,富察琅璍笑脸盈盈不语,算是应和。

“额娘,宫中传的可是真的?真要我去和亲?”和敬公主听着这意思,稍稍一想,也就确定几分。

“璟瑟,你别急,额娘也舍不得你远嫁去那偏远地区受苦,但是身为公主,享百姓俸禄,也应尽公主之责。”

“可是儿臣不想去和亲。”和敬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此事不是由她决定。

“你放心,额娘同你皇阿玛商量过了,待你成亲后就留在京城,修建公主府。”富察琅璍拍了拍女儿的手。

和敬公主震惊无比,好一会反应过来欣喜若狂:“额娘你说的可是真的?”

“额娘什么时候骗过你?”看着女儿高兴的模样,富察琅璍嘴角也不自觉有几分笑意。

“但璟瑟,如今圣旨未下,虽然你父皇答应了,可若是科尔沁部那边儿不同意再闹出点幺蛾子,按你父皇的性格,这事就不一定了。”富察琅璍担忧地说。

乾坤未定,什么变数都有可能。

一句话,给和敬公主干沉默了,一旁看戏的卫嬿婉也沉默了。

这母子俩变脸变得也太快了吧!

“哈哈,还未定,公主平时可看话本子?”卫嬿婉转移话题。

一切未定,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往坏处想,万一没到那个地步心中欣喜也就多几分,就算真到最坏的地步了,也能坦然接受。

自古以来公主不愿和亲,母亲不愿女儿远嫁,无非就是担心离得远,受了欺负没人及时出面撑腰。

可如今大清不说财力兵力鼎盛,但对付一个小小部落还是绰绰有余的。

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娘家做靠山,公主只要挺起腰板,自个儿立起来,不说在部落里挣得一些权利,起码能护住自已。

自小在后宫中长大的女子怎么可能是头脑无知之辈,就算远嫁,与夫君志向相同那就携手打出一片天下,若与夫君不和,大不了踢了自个儿打下一番事业。

要卫嬿婉说,还是顾虑太多,像她拿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狠劲往上爬就是了。

“偶尔会看。”

富察琅璍一脸疑惑,歪歪头,眉眼一动好似在问:“不是做思想工作嘛?怎么说到话本子上去了?”

“公主可看过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自是看过,我也很钦佩这位女子,柔弱之躯有着非常人一般的勇气和孝顺,替父从军并立下累累军功,当真是了不起。”

和敬公主谈起花木来,满眼钦佩之色,更有身为女子的骄傲。

富察琅璍一听,也就明白了,笑着看向卫嬿婉,“好样的,还得是你。”

其实卫嬿婉也松了口气,给富察琅璍使了个眼色,“你放心,问题不大。”

“公主可会认为这话本子中的女主人公放荡不羁,没有一点身为女子的样子?”

“怎会如此想?各人有各人的本事,女子身躯娇弱,力气更是没有男子大,身为女子能放下世俗偏见,替父从军,有如此心胸宽广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实属难得,能立下军功已经不知比其他男子强了多少倍。”

和敬公主谈起来神采奕奕,好像她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一般,肆意洒脱。

“那公主就没想过,倘若远嫁和亲,闯出一片天地,掌有一番属于自已的势力?”

卫嬿婉眼看火候也差不多了,继续循循善诱。

“我?我怎么可以?”和敬一脸惊诧,吃惊于卫嬿婉的敢说,也吃惊于额娘的支持。

“怎么不可以?公主自小聪慧,又有大清这么大的靠山,只要公主愿意,就算那部落长老有异议,换人就是。您要是自个儿立起来,谁敢欺负了公主。”

卫嬿婉手里还拿着糕点,倒也赶不住吃了,满心满眼地劝和敬公主。

“卫贵人说的也在理,本宫身为皇后心怀百姓,但我也是你的母亲啊,只要你开口,我和你父皇就算是拼了命也要帮扶你。”

“额娘……儿臣明白,额娘放心,若真远嫁到科尔沁部,我一定会护好自已的,不让额娘担心。”

母女俩抱在一起,氛围有点伤感。

一旁的卫嬿婉很是尴尬,我是该走呢还是该走呢?

任务也完成了,卫嬿婉也不好再待下去,给皇后娘娘和和敬公主留点空间。

起身告别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