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黄河游泳大赛,李家冤案平反
公元528年,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元诩,因孝明帝无子,胡太后立孝明帝未满月之女元姑娘为帝,不久事情败露,只好改立临洮王之子元钊,后世称为其北魏幼主。
元诩之岳父,北魏肆州刺史尔朱荣闻之大怒,部下高欢认为,此时正是尔朱荣以清君侧为名逐鹿中原之大好时机,受到高欢点拨的尔朱荣立刻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借口,发兵洛阳。
四月十三日,尔朱荣假装与朝廷讲和,将北魏百官诱骗至河阴西北三里,又谎称高阳王元雍谋反,派出骑兵冲杀百官,不分官职高低,身份贵贱,一律大刀伺候,尔朱荣嫌砍的太慢,把没砍完的连同胡太后与幼主元钊一起沉入黄河,北魏宗师及大臣两千余人被尽数屠杀,史称:河阴之变。
随后,尔朱荣入主洛阳,将军队驻扎于永宁寺,拥立彭城王之子元子攸为帝,是为北魏孝庄帝,至此,尔朱荣掌控北魏朝政,也彻底改变了北朝的历史走向。
上文书说到,李增加和云潇潇从历史之门穿越到北魏末年,在北魏竟有和二人同名同姓之人,李增加是从五品开国县男、北中郎将府幕僚,云潇潇是一武林门派的宗主,两人还未适应新身份,就被刺客案一步一步推着往前走,在沙陀松的介绍下,逐渐了解了曾经的往事。
李增加的父亲李冰,算是早期红顶商人的雏形,因为被北海王元颢构陷,李家被抄家,只活下来了李家兄弟两人,李增加被郎中吴景之收养,为了防止身份暴露,吴景之给李增加取了个新名字叫吴云坤,对外就说是自已的老来得子,又添了一个小儿子,为了避免被追查,吴家举家搬迁至邺城,开了一家医馆,李增加的童年生活还算不错,吴景之的夫人和几个儿女也拿李增加当亲兄弟对待,吴景之更是把自已的医术传给他,直到李增加13岁那年,吴景之生命垂危之际,才把李增加身世的秘密说出,但那时胡太后还在,李增加年少,哪怕他想复仇也没有什么门路,吴景之告诉李增加,他的哥哥还活着,而且人就在洛阳城的左卫将军府上。
吴景之葬礼过后,李增加与吴家兄弟姐妹告别,踏上了前往洛阳的道路。
回到李羲和这边,当年被抄家时,李羲和只有5岁,在与母亲走散后,李羲和被北魏皇室宗亲、禁军左卫将军元顺所救,元顺是掌握禁军的皇室宗亲,与李冰私交甚好。李羲和被带到将军府后,元顺也给他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江季和,身份是左卫将军府大公子元望舒的下人和伴读,虽然名义上是下人,但元顺对他比对自已亲儿子都好,和李增加不一样,李羲和从小就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心中一直有一颗复仇的种子,所以他一直跟着元望舒和将军府大小姐元缨一起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
后来胡太后被沉入黄河时,李羲和差点儿就在洛阳城放烟花庆祝了,因为他和胡太后的仇不止一桩,公元527年,左卫将军府大公子元望舒溺水而亡,经调查这件事和胡太后有关。元望舒一直被李羲和当作大哥,胡太后抄了李羲和的家,害死了李羲和的大哥,李羲和自然与她势不两立,失去儿子的元顺也在随时找机会,准备弄死胡太后,可惜元顺在禁军也不是一手遮天,除了左卫将军还有右卫将军和中卫将军,禁军各营统领也并非都能听他的,所以元顺也没敢轻举妄动。
528年,尔朱荣攻打洛阳,北魏朝廷其实可以调禁军防守,但是元顺首先第一个不动,他也不说打尔朱荣,也不说反叛,就是不动,做法和他一样的禁军将领有很多,所以胡太后不是不跟尔朱荣打,是根本指挥不动多少军队,和彪悍的尔朱荣大军打,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种情况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件事情,胡太后得罪的人绝不止元顺一家,一个连自已亲儿子都能毒死的人,一个吃斋念佛又权欲熏心的人,能有多少人支持?
元顺等人的无动于衷赢得了尔朱荣的好感,尔朱荣掌权后自然是重用了这些人,用最简单的话说,你不给我添乱,那就是帮我。因为在河阴杀了两千多名宗室和官员,这两千多人里虽然有胡太后一党,有奸臣,但也有不少好官,一时间,尔朱荣在洛阳的风评极差,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凶悍暴虐。
所以尔朱荣需要做一些事情,给自已屠杀找个理由,我尔朱荣为什么要杀人呢?为什么要把胡太后和元钊扔到黄河里呢?为什么要举办这场两千人黄河游泳大赛呢?答案只有一个:大家要擦亮眼睛看看啊,他们都是坏人啊,他们该杀啊,我尔朱荣是替天行道啊,别人不说,那胡太后是不是坏?她谋害了多少忠臣良将?和他沆瀣一气的大臣能是好人?我这次来,就是要给忠臣们平反。她还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百姓哪个不骂她?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从今天开始,大家有冤的说冤,有仇的说仇,我们举办永宁寺控诉大会,把这姓胡的做的恶事全给她抖出来,永宁寺塔不是她建的吗?她还整天佛法佛法挂嘴边,我呸,我们就是要在她建的这座塔下,让佛睁开眼看看这个祸害人间的妖孽做了多少恶,让她永世不得超生!
本来尔朱荣想找几个演员,骂一骂胡太后,表明自已河阴之变是为民除害,没想到第二天永宁寺外挤满了百姓,有很多是真的有冤,也有一部分是看着人多凑热闹,总之,效果完全超过了预期,尔朱荣一看自已被架这么高,就真的给很多被胡太后害过的大臣平了反,至于被胡太后残害过的百姓嘛,那就是:好的,知道了,一定办,一定给你个交代。
这个控诉大会其实并没有史料详细记载,但大致上还原了尔朱荣当时的洗白操作,这些被平反的人里,就有李家,当然,也是因为元顺私下里给高欢提了提这事,才让尔朱集团注意到了这个微不足道的李家,加上尔朱荣也确实需要通过一些典型平反案例来维护自已的正义形象,那么给李家平反确实是个不亏本的买卖,除了平反,尔朱荣还添油加醋地大肆宣传胡太后当年是如何如何残害李家,让大家彻底相信只有打倒胡太后,才能解放全人类。
朝廷将被查封的李府归还给了李家兄弟,并且给了封号,李羲和对当官不感兴趣,所以李增加就成了从五品淮阳县男。
这个官职没什么实权,但可以领正五品俸禄,这也算是对李家的补偿。
14岁的李增加终于可以叫回自已原本的名字,也回到了他们原本的家,只是李羲和还是继续叫江季和,他觉得这样更自由一些。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家的平反本质上是在一场以暴制暴的政变中借到了一点点时运,从而获得了平反,比起家,大家更担心的是国,被胡太后霍害一遍,又被尔朱荣霍害一遍,北魏已经摇摇欲坠。
故事到这里就有人问了,当年陷害李家的元凶北海王元颢去哪了?您猜怎么着,跑了。听说尔朱荣举办黄河游泳大赛的消息,不在洛阳的北魏宗室和一些官员直接选择跑路,投靠南梁,不跑路还能等着被抓走扔黄河里吗?不仅是一人跑路,因为这些宗室有封地,官员管理着各州,他们直接连地盘一并献给了南梁,而这时候尔朱荣还忙着在洛阳给自已洗白,以及安排自已的亲信填充北魏朝廷,根本来不及管这些事,南梁的领土向北扩大,加上北魏正处于动乱中,梁武帝萧衍一琢磨,这不是北伐的大好时机嘛!
于是,那个男人来了。
李增加继续给云潇潇讲述新的历史故事——南梁最成功的一次北伐。
他体弱多病,开不动弓弩,提不动长枪,挽不住烈马,别人打仗靠拼命,他靠筹谋,靠胆略,靠智慧,他为出兵伐魏,打的魏军节节败退,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他就是大梁第一儒将——梅长苏……不好意思串戏了,他就是南梁名将陈庆之。
投降南梁后,元颢对梁武帝萧衍说:元颢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弃,颢愿拜为义父。
梁武帝说:义父倒也不必,朕就想完成个统一南北的霸业,这样吧,朕封你为魏王,派兵护送你北上,直接灭掉北魏,从此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大梁,你只能是大梁魏王,诸侯王,不能当皇帝,你能接受这个条件吗?
元颢说:感谢义父再造之恩!大梁万岁!
公元529年,陈庆之领兵七千人,以护送魏王元颢重返洛阳为由,开始北伐。开始的时候元颢心里也犯嘀咕:义父就给了七千人?我们北魏可是有百万大军啊。
其实元颢的话也不虚,北魏鲜卑族本就尚武,总兵力没有一百万也有九十万,不过有一部分要镇压农民起义,有一部分在北方,有一部分朝廷根本指挥不动,甚至还有一些是正在叛乱中,反正是有一百万的兵,但最多打出六十万的效果。
别管是一百万,六十万,还是六万,陈庆之就带了七千骑兵,怎么算都不像是能赢啊。纵观全球历史,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约5万兵力,曹操军号称50万,1比10而胜,淝水之战谢玄北府军约8万兵力,苻坚大军号称100万,1比12而胜,昆阳之战刘秀兵力约2万,王莽军约40万,汉光武帝发动技能召唤流星朝着对面脸上砸,才达到1比20而胜。陈庆之带着七千人,北魏就算拿不出百万大军,但按历史记载参战人数至少30万,1比42的兵力对比,在常人眼里根本就不可能赢的战争,却被后世称为南北朝历史上的最燃一战。
此时,又有红光汇入神庙,历史还在还原,照这个还原法,李增加一场9星挑战,至少能给南北朝补上一大块历史,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龙国已经举国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