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忙碌的一天,不停地上课,临近期末,上不完课的老师开始补课。

老实说我不是很喜欢她,可是她的课她的言论想法的确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让我的脑子转动起来。

不过我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自从刚开始她的课没多久,我悄悄的在台下跟同座人分享自已的想法,被对方偷走引起他人注意后,我就知道自已不能再随意的说出自已的想法。

并且老师知道,但她不予理会,毕竟她更喜欢能够大声说出来而不是扭扭捏捏的人也无可厚非。长辈都这样。

不过她上课氛围不错,显眼包也挺多。

啊,我想起来,算了,还是以故事形式改编一下吧。

大学宿舍,舍友的关系有的微妙,有的神经。

A和npy视频,很亲昵的对话,其他人都会调侃,A在座位时人人都自觉避开两人的镜头。

在床上时,就会出现这么一个人,毫不避讳的掀开别人的床帘,尤其是下铺人的。

后来A和此人说清楚,便改了。于是另一个受害者出现了。

B性格好,温和软语,多次好言沟通无效,后来更是生气发火也不见效。

B与A说过之后,也不知怎么,不知不觉间那人便改了。

可之前无理的行为,让B内心还是有了隔阂,偏偏对方不以为然,仍以好友居之。

另一则,有一人常以食指指向他人正面或上半身。不知在其他地方是有什么含义,只知道在当地是个极其冒犯的举动。

不过似乎没有人提醒这人,因为多年来并未改去这个习惯。

或许被指的人都委婉表达过不满,当事人却不曾察觉。

只知道人不应该太过自信自满,凡事都只管一个肯定句。“肯定的”“不可能”“绝对不会”“相信我”“不是”“不对”。

此类词句层出不穷,我却每每觉得有些说的不对。网上好像叫“反驳型人格”,可能是这个症状。

我不否认其他人的优秀,但是有的人拿着自已的优秀之处去别人面前炫耀打压,暗中制造焦虑,似乎就不太好了。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好,总不会是私底下有了仇怨。要是有了仇怨,又为什么还要表面交好,再不济少接触也可。

“我好白”“我好瘦”“我好高”“我分数 90+好差”“你怎么这么低”“你又黑了”等等。

让我有些琢磨不透,就算关系不和,也不至于这样当众说,不仅给当事人营造了焦虑感,更是让无意听到的人中伤。

可见当下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不与家庭阶层有关,也与此人见识无关。

一个人的素质教养,最初起源于养育之人,其后是学校老师,之后是自已。

奇葩之人千千万,若是都与养育之人及学校老师有关,岂不是大部分人都变成那样了。

更多的取决于自已的判断,自已的悟性。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能是自已由内心底的样子决定。

若是生于苦寒之家,受尽苦难折磨之类人,内心处丰富,精神不萎靡,从根上是个好的,也是顶好一个人。

若是生于优渥之家,受尽宠爱关照之类人,被溺爱或惯坏,从根上就是坏的,便是再厉害的教育学家也难将其扳回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