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明末海上的王2
钱多多见到郑芝龙后,便观察起来,发现眼前站着的是个中年男子,模样却生得十分英俊,周身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和十足的气势。
心中感慨,这就是明末清初海上的王者,郑家郑芝龙!
而郑芝龙则仔细端详起这位据说只有八岁的少年来。
这他妈哪里像八岁啊!难不成是吃了什么特别好的精饲料长大的吗!
看起来至少也有十三四岁了吧!要知道,在古代,十三四岁的年纪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实在算不上小孩子了呢!
郑芝龙看到这个八岁的小家伙居然能长这么大只,心中不禁感到十分讶异。
这时,站在一旁的手下黄旭开口说道:“老大啊,这位就是我之前跟您提起过的钱少爷啦!他可是咱们这儿的常客,经常和我们合作,把货物运出去贩卖。而且他们家的货物品质那可都是一流的,绝对没话说!”
“钱少爷,这位便是我们郑老大!”只见中间站着一个瘦高的汉子,他一脸恭敬地对着面前的两人介绍道
原来此人正是郑志龙的得力助手——黄旭。多年来,他一直负责管理郑志龙旗下庞大的产业,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交易还是各种事务,都由他全权处理,可以说是位极人臣。
此时此刻,钱多多激动万分,他紧紧握着双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毕竟眼前之人可是传说中的郑芝龙啊!他早就听闻过郑芝龙的大名,但却始终未能亲眼一见。如今终于有机会见到这位传奇人物,怎能不令他感到欣喜若狂呢?
于是,钱多多快步上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满怀敬意地说道:“久闻郑叔叔老大威名,今日得以拜见,实在是三生有幸!”言语之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崇敬之情。
仿佛能与郑芝龙见面已经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而这一切也充分展示出了郑志龙在江湖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其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郑志龙听后哈哈大笑,并大声回应道:“哈哈哈,钱小侄啊!你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呀!年仅 8 岁就如此出众,可以称得上是少年英雄、青年才俊啦!”
“啧啧啧……不仅天赋异禀、才情过人,还拥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否则怎么可能打造出像钱家这样庞大的产业呢?这些年来,咱们之间的合作一直都很顺利、愉快。哎呀呀,真可谓是天作之合啊!”
此时此刻,现场气氛融洽至极,两人开始相互吹捧起来。
经过一番阿谀奉承后,双方终于开始切入正题。这两只狡猾如狐的谈判高手谁也不想先开口,但终究还是钱多多略逊一筹——毕竟此次会面乃是他主动找上郑芝龙的。
于是乎,钱多多只得先对郑芝龙说道:“呃……这次找您过来呢,主要是想和您谈谈咱们之间深入合作的事儿。我这边可以提供更多的货物资源,不过嘛,我想要交换的可不是金钱哦,而是实实在在的粮食!”
郑芝龙满脸惊讶之色,心中暗自思忖:“粮食……这可不是个好收的东西啊!而且在海上运输时,风险也是极高的,一旦受潮就极易损坏。”
他看着眼前的钱多多,继续说道,“钱小侄,你可能不太清楚,粮食在运输途中的损耗非常严重。所以无论是哪种运输方式,都会让人感到十分头疼。”
沉默片刻后,郑芝龙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下单收购粮食吧。只是,我想知道你预计的粮价究竟是多少呢?要知道,如果价格太低,我恐怕很难收到足够的粮食;但若价格过高,对我们双方来说又不太划算。”
“这样吧,除非你能给出至少比市面上的粮食价格高出两倍的报价,否则我实在没有信心能给你送来满意的数量,毕竟,做生意还是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的嘛。”
说完,他紧紧盯着对方,等待着钱多多的回应。
“好,既然郑叔叔,都说的这样直白,那我就在市面俩倍的价格再加俩成,我只希望数量能越多越好。”钱多多当机立断地表示。
“不瞒郑叔叔,在陕北地区,发生了一部分灾情。看到那里的百姓遭受灾难,我实在无法坐视不管。尽管我通过努力赚到了不少财富,但这仅仅赚钱并非我的目标。”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明朝百姓少受一些苦,让他们过上一些好日子。眼见着大明的子民受苦受难,我心中着实难以忍受,所以才找郑叔叔来合作。”
钱多多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坦诚相告,并无任何私心杂念或隐瞒之事,所说即所想。
张芝龙一听他这么说,心中爷不由得一惊。
好一个小小的钱少爷,不愧是名震四方的商人啊!便开口:“既然如此,那么这两层就不必再加了吧,我郑芝龙也并非什么贪图钱财之人,哼,那些黑心商人,怎配当我大明之人。”
“只是希望钱小侄不要将粮食卖出过高的价格,以免导致我们大明的子民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呐!”
“有郑叔叔在此坐镇,又有郑叔叔鼎力帮助,我绝对不会做出任何有损于咱们大明百姓利益之事。”
“尽管我四处奔波,试图从全国各地购入粮食,但粮价却持续波动、居高不下,这种情况实在难以掌控。无奈之下,我只能将目光投向海外,探寻获取粮食的其他途径。”
“在此之前,关于合作方面的事情,钱小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无需赘言。至于粮食方面,则完全交由郑叔叔负责处理即可。”郑芝龙连连做出保证。
要知道,这仅仅是个 8 岁大的孩子而已,身为郑家老大的郑芝龙,面对这样年幼的孩子确实也无计可施,这孩子的传闻也是听过一些,做事又如此光明磊落,只希望最后能够皆大欢喜、圆满收场,不要节外生枝才好。
郑芝龙在心底还是比较肯定这个小娃子的,8岁的年纪就漂洋过海,还心系天下,少有之人。
“话既然都说开了,那么钱小侄啊,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吧。”
等到酒足饭饱之后,郑芝龙又叫他的手下黄旭去陪着钱多多在台湾四处逛逛。虽然目前的台湾并不归郑芝龙管,但他在这一带已经颇具名气,可以说是声名远扬。
尤其是在海上领域,更是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和威望。总而言之,如果提到台湾地区,就必然绕不开郑芝龙这个人物。
数日之后,钱多多方面再次与郑芝龙展开了一系列的协商事宜。
这些协商不仅涉及到各方利益,还包括对外采购等重要事务。而且,所需采购的物资不仅仅局限于粮食,还涵盖了各种其他的原材料等等。
梦寐以求的橡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回去要让小丘给出资料,让科学院赶紧按着资料开始研究了。直接准备将橡胶制成各种轮子,这样不仅能使运送效率大幅增加,而且损耗会非常小,唯有提高运力,才能降低人工成本。
如此,方能更好地解决经济成本问题,达到减少运输等效果消耗的目的。
临行时,郑芝龙带着手下热烈欢送。
钱多多感激地说道:“郑叔叔,就不要再送了。小侄感激您多日的盛情款待,那就让我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改日再相会。”
郑志龙开怀大笑,一边拍着钱多多的肩膀,一边称赞道:“好小子,咱们相处这么多天,真没想到你的武力如此非凡,连我们军中的几个好手都不是你的对手。”
说罢,他与钱多多挥手道别,“改日再见,希望我们合作成功。”
钱多多重新登上船,看似轻易地拨开海浪,但实际上波涛汹涌的海浪让他感到一阵恶心。
经过一番颠簸,他终于回到了家里。他感慨地表示:“哎,没有平稳的船只,我是再也不会出海了,这也太遭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