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钓鱼
用过午餐后没多久,几个人便将余憬团团围住。
小宝问余憬:\"哥哥,接下来咱们要干些啥呀?\"
\"我们下午去钓鱼呀,钓到鱼之后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掉,如果没卖出去,那咱们就留着自已吃。\"余憬对着众人说道。
几人纷纷点头\"这个可以哎!我们都一起去多钓点鱼。\"
听到余憬的提议,周氏连忙起身走进房间,拿出家中仅有的一根针递给他,并嘱咐道:“这根针可是咱家唯一的一根了,你可别给我弄丢了,买一根也要花好几个铜板的,用完后记得带回来啊。”余憬满口答应,表示一定会小心使用一定会带回来的。
得到母亲的允许后,四个孩子兴奋地点头示意,然后带着细麻绳和木盆一同踏上了前往村子外小河边的小路。一路上,他们欢声笑语,偶尔遇到相熟的村民打个招呼,不一会儿便抵达了目的地——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的水流不急也不是特别宽很适合钓鱼。
到达河边后,几人首先跑到附近的田地里挖掘了一些蚯蚓当作鱼饵,然后将它们扔进木盆备用。接着,他们又顺手折断了四根拇指般粗细的小山竹,并在一棵巨大的香樟树下找到一处阴凉之地并排坐好。余憬熟练地将那枚珍贵的针弯曲成鱼钩状,再用细麻绳牢牢系住,最后固定在小山竹上,一根简单实用的钓鱼竿就此完成。
由于只有一枚针头可用,其他三个人则选择直接将蚯蚓绑在麻绳上。只要鱼儿咬住蚯蚓,他们就能迅速将其拉上岸来。一切准备就绪,大家纷纷抛出鱼竿,开始耐心等待鱼儿上钩。
微风从水面袭来,带来了一丝凉爽。 余憬专注的看着水面,突然细麻绳下坠绷直,手里小山竹有拉扯感,野生鱼的劲真大,看来这条鱼不小,余憬都不敢用力提,怕把细麻绳扯断了,就来回拉扯着溜鱼。直到鱼精疲力尽才把鱼拉上了岸。
“哥,你真厉害!哇~这条鱼可真大啊!你快教教我吧。”小宝马屁精满脸钦佩地夸赞道。
“是啊,哥哥,你太了不起了~我这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呢。”三妹也跟着附和起来。
二弟好奇地走上前去,仔细端详着那条大鱼,然后转头对大哥说:“大哥,你以后一定也要教教我们哦,我们还从来没有尝试过钓鱼呢。”
余憬感到有些诧异,这条河明明就在村子边上,而且从水面的情况来看,这里应该有不少鱼儿。于是他不解地问二弟:“你们之前为什么没有钓过鱼呢?难道大家都不吃鱼吗?”
经过一番询问,余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由于调料价格昂贵,而烧鱼需要耗费大量的油和盐,村里的人家平日里做饭,通常只会加入少许的盐调味,其他的调料几乎都是买不起的。至于油,也只是在锅边轻轻滑过一圈,起到滋润锅底的作用而已,像余憬家情况差的连油都没有。少盐少油没调料做出来的鱼腥味很重,口感也不好,因此大家都不太喜欢吃。既然如此,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费心思钓鱼了,更何况还要浪费掉一根宝贵的针,谁又能舍得呢?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余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他暗自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想办法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
余憬钓上来的这条鱼大约两斤重的鲫鱼被他钓了上来。看着这条活蹦乱跳的大鲫鱼,他不禁心中暗喜:这里的鱼资源可真是太好了,竟然能钓到这么大的鲫鱼!若是放在现代社会里,那些钓鱼佬看到恐怕会心痒难耐吧!
成功收获到第一条又大又肥美的鲫鱼后,余憬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装满水的木盆之中,生怕把鱼鳞磕到影响了卖相,看到哥哥收获了一条大鲫鱼,其他人顿时信心倍增,纷纷继续投入到垂钓之中。
没过多久,第二条鱼儿也上钩了——这次是一条小巧玲珑的鳊鱼。与此同时,二弟那边也传来了喜讯,表示有所斩获。由于这里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短短两个时辰过去,几人带来的那个巨大木盆便已经被装得满满当当。于是大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打道回府。
只见三人合力抬起那沉甸甸的大木盆,而小宝则兴高采烈地手持工具紧跟其后。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心情格外愉悦。尚未到家门口,小宝便迫不及待地扯开嗓门大喊起来:“娘!娘!快出来呀,我们钓到了好多好多的鱼呢!”
听到儿子的呼喊声,周氏赶忙快步走出家门查看情况。当她看到眼前那三大盆满满当当的鲜鱼时,惊讶得合不拢嘴,并连忙说道:“哎呀,居然钓了这么多鱼啊!我去再多拿几个盆子来装。”
随后,周氏将这些鱼平均分配到三个盆子里,以免鱼儿缺氧死亡导致无法出售。经过仔细清点,他们总共钓到了 18 条鱼,这个数字听起来颇为吉利。
周氏让余憬拎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前往村长家,想要向村长借用一下他家的牛车和秤。这个小小的村庄名叫余家村,村里的人们全都同姓余,可以说是一个大家族,彼此之间多少都有些亲缘关系。据说他们的祖先当年为了逃避战乱才来到这里定居。
村长名叫余富,如今已年过六旬,但身体还算硬朗。村里人不论老少都尊称他一声\"村长叔\",而像余憬这样的晚辈则称呼他为\"村长爷爷\"。
余憬走进村长家,礼貌地问道:\"村长爷爷,您明天早上的牛车和秤能否借给我用一用呢?我打算去镇上卖掉这些鱼,这条鱼给你们家晚上加餐啦。\"说罢,他将手中的鱼递给了村长。
村长微笑着接过鱼,语气和蔼可亲地回答道:\"好嘞,小憬儿你也太客气了还送一条鱼过来,你们要去卖鱼呀!那明天早些来直接过来牵牛还有称,早点去镇上卖鱼。\"
由于家中缺少顶梁柱——父亲,村里的乡亲们总会或多或少地给予他们一些关照。这次借牛车的事情也进展得十分顺利。跟村长爷爷打过招呼后,余憬便转身踏上回家的路。
村长爷爷的家位于村子中央,而余憬的家则在最东边。在回家的途中,余憬碰巧遇见了自已的大伯。
\"憬儿啊,你这是跑到哪里去啦?头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好一些呀?\"
面对这位陌生的亲戚突如其来的关心,余憬不禁感到有些手足无措。毕竟,他从未与村子里的亲戚们打过交道。慌乱之中,他只能硬着头皮随意回应道:\"嗯,已经好多了。我刚才去村长家借了辆牛车,娘还在家里等着我一起干活呢,所以我得先赶回去啦。\"话一说完,余憬便匆匆朝着家的方向离去。
回到家中,他先是将带二弟认识村里人的事情嘱咐妥当,然后又开始盘算第二天卖鱼的相关事宜。母亲和三妹需要留在家中翻新土地过几天种植玉米,而他们三兄弟则负责前往集市出售鲜鱼。考虑到自已并不擅长宰杀鱼类,余憬决定让二弟操刀处理,自已则负责招揽顾客及收款。此外,年幼的小宝只是单纯地想跟着哥哥们出去玩耍罢了。
晚餐依然十分简单,匆匆填饱肚子后,余憬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他担心明天的鱼儿可能销路不畅,到头来岂不是白白辛苦一场?一家人闲聊片刻之后,便各自回房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