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首都机场,天边已经泛亮。

一架大型飞机收起起落架,从跑道上起飞,在朝阳前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安颜看着窗外渐行渐远的高楼,将挡板落下,缓缓合上眼睛。

……

经过转机,一天后,飞机在北非埃利亚机场落地。

安颜穿过狭小的铁栅栏,有接待的当地人开车来接,为他们租好了一所公寓。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被安置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

但这个区域,租金昂贵。

为了节约费用,只能选择看上去就很破旧古老的公寓房。

即便在市中心,街道两边依然流淌过污水,混杂着一丝腥臭气息。几个当地人目光看过来,似乎对外来者感到好奇。

安颜呼了口气。

她对新闻是有理想的,一直崇拜老牌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不畏艰险的精神鼓舞着自已。因此,她只是慌了那么一瞬,就镇静下来。

安颜拉拽行李箱,跟着摄影师走到楼上。

公寓萧条破旧,到处是灰尘,不知多久没打扫了。

她有所预料,提前准备了抹布,等擦洗了一遍,行李也安置好的时候,接到了本地线人打来电话,有新的新闻线索:

“斯坦工厂发生了一场枪击案,和风靡一时的LK-3迷惑酒饮有关。”

安颜来之前已经查询过资料,这种迷惑酒瘾在北非非常流行。喝了这种酒的人精神会受到影响,情绪暴躁易怒,极易发生暴力斗殴事件,埃利亚官方已经禁止饮用,但屡禁不止。

枪击案似乎和这种迷惑酒瘾的生产有关,如果能找到生产源头,做出报道,很可能是一则重大新闻。

安颜捕捉到了这条新闻的价值,马上出了房门,告知摄影师装配好隐形摄像头。

“我们要去一趟斯坦工厂。”

枪击发生后警方前往,涉案双方早已被带走,只留下一个被查封的工厂,但去往那里仍有一定风险,尤其涉及到迷惑酒瘾的相关利益者。

但是,一线是必须要去的,而且要赶在第一时间,才能捕获更多未被抹除的线索。

他们只能谨慎又谨慎,不暴露任何摄影器材。

两人打了车去往现场,一小时后抵达郊区,看到一幢与旁边建筑格格不入的工厂。这家工厂有一定年头,但体量庞大。

不会就是这种迷惑酒饮的源头吧?

安颜和摄影师对视一眼,下了车,两人一前一后,都带有隐形摄像机。

他们靠近工厂,观察查封的情况。果然,政府已经叫停了工厂的运转,工人也已被遣散。但当地防卫没那么严,他们仍然能透过大门向里探看。

拴在门上的锁链轻轻一拉,也开了大半,两人甚至都能钻进去。

摄影师正色道:“我们进去看看,或许真能找到那种酒瘾的原材料。他们本地生产并向外倾销,在附近国家造成多少暴力事件?我们负责把新闻曝光出去,通过舆论对这件事进行施压。”

当然,报道不在非洲播报,但国际舆论的影响也是本地需要考虑到的。

为了节省时间,避免被人发现,两个人决定分头寻找。

安颜沿着楼梯前往三层,转了一圈,该拍摄的画面都记录下来后,并没有发现和任何迷惑酒饮相关的原材料,包括生产线,甚至根本猜不到的这间工厂是做什么的。

然而从楼梯下来,在原本即将汇合的一层大厅,她没有看到摄影师的身影。

安颜等了一会儿,心头有些不妙,只好找向摄影师刚才去往的方向,找了一遍,仍然没有人。

无奈,她只能大喊摄影师的名字,仍然没有人回答她。

安颜心脏一阵猛跳,脑海中突然涌现不祥的预感。

“轰”的一声,工厂不知哪个车间突然爆燃,巨大的声响吓了安颜一跳。

她担心摄影师困在里面,反身去找。

可是几秒之内,火焰已经在助燃物的帮助下引燃了一层,还顺着一条横幅向下燃烧。眼看自已无法靠近,火势越来越大,她只能暂时逃出来,用手捂着嘴巴,不停地呛咳,给摄影师拨打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没办法,如果他不是回去公寓的话,就只能……

她拨打了当地的消防电话,然而号码还没来得及按下去,就被一伙人堵住。

黑色的麻袋被罩在安颜脑袋上,她被扛在一个男人肩上,扔进一辆车。

车上的人说着英语,但她能听懂:“抓住了焚烧工厂的罪魁祸首,把她带去,交给老大处理。”

安颜被封住了嘴巴,在麻袋里呜呜挣扎着。

她委屈极了,拜托,我走散了一个同伴,还差点陷入火灾,不能什么锅都往自已脑袋上扣啊!

然而,从那伙人的对话来看,工厂里只抓到安颜一个闯进去的外来者。

过了很久,车终于停下了。

安颜心里害怕极了,怕是惹上当地帮派了吧?

这工厂背后明显有人罩着。

可奇怪呀,明明他们来到的时候,工厂里没有人,工厂外的人也早被警方驱散了。可这火又是怎么着起来的?

安颜被人从车里拽出来,走了一段路,只觉得外面的光线骤然一暗。

她被身后一个人踹倒在地。

“老大,人我带来了,就是这个女的纵火烧了工厂,兄弟们还在那扑火呢。”

“哦。”

对面男人开了口,声音低沉有磁性,倒是十分好听。

安颜视线下移,余光看到一双锃亮的皮鞋,看上去价值不菲。男人说着流利的中文,慢条斯理地用手帕擦手:“你纵火,损坏工厂上千万的资产,打算用什么来赔?”